劉迪
摘要:國家目前日益重視水利工程建設施工,水利水電工程不僅使生活質量明顯提高,對于社會經濟發展及城市化建設也具有重要作用。但施工導流及圍堰技術在水利水電施工中能夠加強對水域諸如水流蓄水及積水問題等方面的控制。在實際施工中,應加強對施工導流方案及圍堰技術的應用,盡可能創造良好的施工條件,在水利工程建設中,施工導流與圍堰是其中的重點工作。在本文中,將就水利水電施工對于施工導流和圍堰技術的運用進行一定的研究。
關鍵詞:水利水電施工;施工導流;圍堰技術
在水利工程建設中,施工導流是其中的重點技術類型,將對工程的整體建設質量產生影響。對此,即需要能夠在施工中對該項工作引起重視,保障工程建設質量。
1、施工導流和圍堰技術在水利水電施工中的應用現狀
當前階段,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進步,使得我國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果,即各項施工技術與施工工藝均得到了穩定提升。如,施工導流技術的應用,能夠通過對河道水流進行引導,進而解決河道的蓄水與泄水問題來避免水流不穩定性問題對建筑物帶來的負面影響。而圍堰技術,就是通過建設具有臨時性與特殊性特點的水壩工程,以保證其平面能夠阻擋水流對河道的沖刷影響。然而,在實踐過程中,施工導流與圍堰技術,作為保證水利水電工程建設質量的關鍵,不得不面臨惡劣的施工環境與日趨頻繁的水資源位置調整問題。針對此問題,要想使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不受所處自然環境影響的影響,需對工程應用施工導流與圍堰技術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以對存在的局限進行優化控制。
2、水利水電施工中施工導流技術的應用
2.1施工導流
在水利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經常會遇到比較復雜的地勢和環境,為使施工能夠順利進行,就必須采取引流措施,將復雜的河道環境加以改變,引導活水使其繞過施工現場。由此就能保證水利水電工程項目的施工按照施工計劃順利進行,所以,施工導流在修筑大壩等水利工程項目中是比較常用的一種方法。在應用施工導流技術時,首先,技術人員要勘察現場,了解基坑內部工程量,然后以此為基礎合理設計施工導流方案,使引流量達到實際施工要求。如果水利水電工程項目為壩體結構,要在河道枯水期時采取截流措施,修筑主體建筑物,使其達到攔洪高度。如沒有達到攔洪高度,就必須避免其溢流,要將這一時段的施工導流,作為一年之中施工導流的標準。一般情況下,施工導流的程序分為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三個階段。施工前,先確定擋水量和圍堰水平,在河床截流期,要保證水壩高度起到攔洪作用。
2.2施工導流方案的選擇
在進行施工導流時,要以施工現場的地質、環境、水文情況等對施工導流方案進行合理調整,在設計與選擇導流方案時,要考慮到施工總成本、施工難度、技術難度等。施工導流前,技術人員要運用先進的工具對河流流速、水力大小進行準確的測量,以便使導流方案更加符合實際施工現場條件。此外,還要將大壩的水壓水位和蓄水能力進行詳細分析。通常情況,施工導流有兩種方案:①分段圍堰法。此方法是分段、分期進行導流施工,即把河床水利建筑物進行分段,然后再對每一段分期進行導流施工。其方式可從左、右任意一岸進行圍修,形成狹小的河床,讓河流從此處流出,然后進行截流。②全段圍堰法。此方法是一次性地進行攔截,直至干河道。當河流的流量比較大,且河槽很深的情況下,采用這種方法進行攔截,攔截前,要考察河槽兩側臺地的大小情況,以此為依據,采取一次性的攔截方法,明渠導流。
3、水利水電工程圍堰技術的運用
在水利水電工程施工過程中,圍堰即是指在施工導流中建造的臨時性擋水建筑物,起到擋水和維護基坑的作用。通過運用圍堰技術,可以使水工建筑物在干地上的進行施工,通過阻擋導流期間的水流,避免其進入到基坑中,從而為水工建筑物施工提供更多的便利條件。通常情況下圍堰在使用完畢后要進行拆除。
3.1不過水土石圍堰
在當前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不過水土石圍堰應用最廣泛,主要是利用當地的土石材料,就地取材,施工較為便利,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可能在各種基礎上進行建設。但這種圍堰施工量較大,存在較大的沉陷量。圍堰不允許過水,因此在汛期需要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
3.2過水土石圍堰
對于采用淹沒基坑的導流方案時,圍堰堰體則要能夠安全過水,這種圍堰在應用時,需要針對過水時水流對堰體表面的沖刷和滲透壓力引起的下游邊坡同堰頂一起的深層滑動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具體施工過程中可以采用混凝土板護面過水土石圍堰和加筋過水土石圍堰。其中混凝土板護面圍堰通過在下游護面上壓蓋混凝土面板,可能采用現澆或是預制的方法,在確?;炷涟遄o面的厚度適宜,而且要具有不透水性,對于面板之間的接縫要設置止水帶。
3.3混凝土圍堰
混凝土圍堰的防滲防水性能更加優越,且工程的施工作業量比較小,施工應用時能與永久性混凝土建筑物進行連接。當前水利工程施工中大多會選用混凝土圍堰作工程的橫向圍堰。
3.4圍堰的平面布置與堰體砌筑
3.4.1圍堰的平面布置
圍堰平面布置要做到合理,一旦圍護基坑面積過大或是過小都會對主體工程施工帶來不利影響。因此在實際布置時,基坑橫向坡趾與主體建筑物輪廓之間的距離應保持在20~30m以上,基坑縱向坡趾離主體工程輪廓的距離在保持在2m以內。在具體布置時,需要充分的結合主體工程的輪廓、導流方管和圍堰類型等。針對于主體工程輪廓來布置上下游橫向圍堰。
3.4.2圍堰的砌筑
進行測量放線工作,明確堰體的軸線,并且劃分相應的施工范圍。測量堰體的斷面尺寸以及整體砌筑高度,設置護坡木樁,在砌筑粘土時,編織袋整齊擺放。在結束堰體砌筑之后,需要敷設相應的彩條布起到防水的作用。
4、結束語
近年來,較多的水利工程得到了建設。在上文中,我們對水利水電施工對于施工導流和圍堰技術的運用進行了一定的研究,在實際工程建設中,需要能夠對導流與圍堰工作引起重視,以科學方式的應用保障導流效果,進一步提升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水平。
參考文獻:
[1]任洪梅.水利水電施工項目中施工導流和圍堰技術的運用實踐微探[J].綠色環保建材,2016(12):202.
[2]熊波.試析水利水電施工中導流和圍堰技術的運用[J].低碳世界,2016(25):115-116.
[3]姜漢秋.施工導流和圍堰技術在水利水電施工中的應用[J].建材與裝飾,2016(33):264-265.
[4]金笛.水利水電施工中施工導流和圍堰技術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17):243.
[5]胡懿隆.水利水電施工中施工導流和圍堰技術的應用研究[J].低碳世界,2016(12):131-132.
(作者單位:河北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