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瑞霞
摘要: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國際商業競爭日益激烈,環保和發展的矛盾也逐漸突出。“環?!笔前l展的關鍵詞,環保企業的興起可以有效地緩解“發展與環境無法平衡”的尷尬現狀,可以推動我國經濟及各方面產業的長足進步。
關鍵詞:環保;發展難點;突破策略
近年來,我國各類企業數量不斷增加,經濟實力也不斷增強,但企業的環保意識不強,大多數企業的發展都依賴自然資源的大量消耗,對環境造成一定破壞。目前,節能環保企業雖已興起,但發展狀況達不到預期效果,無法改變大損耗、大污染的局面。本文將陳述關于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難點及突破策略。
一、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發展難點
(一)企業自身制度不完善
在國家重點關注經濟發展的同時,我國企業在生產及擴大規模中追求的僅僅是“低投入、高產出”,以自然資源的消耗作為支撐生產的根本,對不可再生的資源造成大量浪費,且生產廢物不經處理直排環境,企業缺乏環保意識造成我國面臨嚴重的環境問題。霧霾、河水重金屬超標、危險廢物隨意傾倒等環境問題層出不窮。近年來,我國大力開展環保節能企業發展的政策路線,但部分企業依舊無法很好踐行。因企業在生產中只注重經濟效益而缺乏環保意識,導致自我約束的缺失。環保不只是簡簡單單的口號,關鍵是要踐行,但踐行則需要企業大量的資金投入,要想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物不直接外排,必須要引進相應技術對廢物進行處理達標后才能外排,這些都是需要人才、技術與大量資金支持。企業一味追求利潤,不愿意增加投入,沒有相應的環保監管制度對企業自身形成約束,只靠政府下令進行制約無法解決根本問題。企業必須從自身制度、全員意識和生產模式上進行改變,將廢棄物處理納入生產過程中,引進新興技術,改進企業的節能環保發展方向,使現代科技進步與企業節能環保工作進行有效的結合,才能在企業發展的同時,避免發生環境污染事故。
(二)政府規范不到位,缺乏相應制度
目前,保護環境已經成為我國的基本國策,但基本國策在落地生根的過程中缺乏有力的規范和制約,要么只在意經濟的發展,要么只關注環保的成果,對于經濟和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無法進行很好的把控。環保不是簡單的兩個字,也無法短時間內取得突破,政府應從當地環境及企業的實際情況進行考慮,在發現問題的同時,對于企業的整改進行有效的、可實現的管控。企業節能環保理念的改變與政府的鼓勵、督促、檢查、規范密不可分,因此,政府應從自身做起,從大局考慮,對企業提出合理的改進要求和鼓勵政策,并不斷督促,這樣才能使企業的整改力度加大,整改措施得以落實。
(三)企業與政府環保意識不強,忽視環保
近幾年,國家對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節能環保的法律法規相繼出臺,政府監管部門的節能環保意識也逐步增強,大型企業的超低排放、廢水零排放等改造項目大面積鋪開,企業的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但某些中小型企業由于資金不足或環境保護意識缺乏等因素,導致節能環保投入不足,大量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沒有得到改善。環保是基本國策,為了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企業的環保節能改造迫在眉睫的。企業與政府都應從根本上重視起來,一味依靠自然資源發展的發展不是根本的發展。企業要想取得長足的進步,應不斷結合現代高新技術,不斷進行技術上的突破,采取措施降低能源消耗和環境損害。政府應建立相應的管理政策,樹立紅線意識,要求企業改善、進步。企業也應遵章守紀,不斷進行改進,加強節能環保宣傳,提高全員環保意識,在保證國民經濟高速發展的基礎上,切實保護自然資源,造福子孫后代,為建設美麗中國共同努力。
二、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突破策略
(一)政府加強監管
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發展難從很大程度上在于政府監管不力或監管方向有所缺失。有些企業為了降低成本而擅自停運污染物處理設施,僅在政府監察部門對企業進行檢查時才使用。政府監管部門沒有證據而無法對企業進行懲戒,造成污染物偷排現象屢禁不止。針對于此,政府應加大監察力度,采取多種監察方法,對企業進行不定期突擊抽查,不提前通知、不規定路線,甚至采取無人機等先進技術手段,取得較好的檢查效果。同時,政府監管部門應根據地方實際情況,對排污企業制定更加嚴格的管理制度。對于整改措施及時落實、整改力度大、整改效果明顯的企業進行減稅、資金補貼等獎勵,對于未整改、屢教不改的企業進行嚴厲處罰、甚至停產停業整改,整改難度大、污染嚴重的企業,要求以新代老或徹底關停。制度是發展的基礎,將企業發展與環境保護相結合,這不僅是對企業的未來負責,更是對國家的負責,對社會負責、對子孫后代負責。
(二)以政策引導企業進行環?;l展
節能環保企業的生產成本上高于其他企業,因此我國政府應建立相應法規鼓勵此類企業發展。例如,由政府引進現代高新技術對企業的污染排放進行治理,污染物脫除所需要的設備費用由政府和企業共同承擔,對于初期進行節能環保改造的企業減少相應的稅收、貼補專項資金,不但要淘汰落后產能,還要從各方面對企業的發展給予幫助,促進企業的快速發展。對于浪費資源、破壞環境換來利潤的企業進行相應懲戒督促改善,甚至要增加稅收督促整改,屢教不改的企業進行停業整頓,有必要時可以采取相應的法律手段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行政或刑事處罰,督促改善企業生產模式,從而發展成為節能環保企業。
(三)以科技發展市場經濟
現如今是科技與經濟高速發展的大時代,眼前影響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瓶頸是企業只單純依賴自然資源的開采和耗用,并沒有更多的應用現代科學技術,主要原因還是相關產業的創新技術不過關導致節能環保產業沒有辦法滿足其市場需求,雖然我國自然資源豐富,但為了短暫的利益而不管不顧地耗用資源終究會坐吃山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提高相關產業的技術創新,研發廢物利用技術,讓企業引進先進科學技術的同時也得到國家給予技術支持。
三、結束語
現如今的經濟發展已經無法只依賴于自然資源,同時,我國的自然資源也不允許再經歷這樣的開采、破壞。人類生存倚賴自然,人類與自然的關系是密不可分。因此,在企業發展的同時,也要秉持著自然與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策略,運用現代高科技技術,做到真正的低消耗、低污染,大發展,唯有如此,我國才能在根本上發展,才能真正的發展企業,從而不斷趕超發達國家,建設更美好的中國。
參考文獻:
[1]張堅.戰略新興視角下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對策[J].資源節約與環保, 2014(9):20-20.
[2]丁新旗,吳國華.我國節能環保產業市場結構分析[J]. 綠色科技, 2016(18):198-202.
[3]李海勝,吳國華.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技術政策策略探析[J].資源節約與環保, 2016(10):1-1.
(作者單位:內蒙古京能康巴什熱電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