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久云
摘要:基礎處理作為水利水電工程一項特殊的施工環節,在水利水電工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基礎處理技術具有多樣性變化,需結合具體工程施工條件、特點進行合理選擇,從而確保后續工程施工得以順利進行。選擇科學合理的基礎處理施工技術,有利于水利水電工程實際建設施工工作落實的更加到位,進而打造出高質高效的水利水電工程。本文主要分析探討了水利水電工程基礎處理施工技術,以供參閱。
關鍵詞:水利水電工程;基礎處理;施工技術
引言
隨著我國對于能源的需求增大,水利水電工程的規模越來越大,對于施工技術的要求也更加嚴格。在整個施工過程中,基礎處理施工技術是水利水電工程整體質量的重要保障,但是在施工中常常有施工人員忽視基礎施工的部分,以致基礎處理施工技術的效果極其低弱,甚至影響了水利水電工程的使用效益。因此,為了提高水利水電工程基礎處理施工技術的效果,有必要針對影響水利水電工程基礎處理施工的主要因素進行分析和完善,從而使整個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質量和施工安全得到顯著提升。
1水利水電工程基礎處理施工概述
水利水電工程作為我國基礎設施建設工程之一,對水利生態資源起著重要的保護作用。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具有狀況復雜、資金及人員流動性強、材料和構造技術要求嚴格等特點,因此在進行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建設中一定要合理利用資金、把握好關鍵施工技術,掌握好每一個施工細節,為整體水利水電施工建設做好有力的保障。其中水利水電工程基礎處理施工是整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關鍵組成部分,其施工質量的好壞對整體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有著重要的影響意義。與普通的項目工程相比,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工藝更加復雜多變,為了確保整體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能夠順利平穩進行,需要做好水利輸電工程基礎處理施工,從而為整體施工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
2水利水電工程基礎處理施工技術要點
2.1錨固施工技術
水利水單工程的施工環境一般都比較復雜,其地形條件和自然條件都是直接影響水利水電工程基礎處理施工的重要阻礙,同時在這種環境下進行基礎處理施工,對于時間、物力和人力的要求都相對嚴格,不僅施工難度加大,而且工程經費也有所增長。為了降低地形條件和自然條件的不利影響可以采用錨固技術,并以合理方式將錨固技術應用在基礎處理施工中,使其能夠發揮大程度的技術效用,從而減少基礎處理施工的工程量,間接的就達到了縮短施工工期和節約施工成本的效果。在錨固技術的應用中,首先要針對基礎施工的地形環境和地基情況進行勘察,并詳細的記錄勘察獲取的數據,以便能夠結合設計方案有針對性的利用錨固施工技術,提高基礎處理施工的效果。
2.2預應力管樁施工技術
水利水電工程基礎處理施工技術類型相對較多,當前主要是以預應力管樁施工、錨固施工、大體積碾壓混凝施工、軟土處理施工、水泥土加固施工來體現。其中水利水電工程基礎處理施工期間預應力管施工技術,其主要是根據實際情況來為了提升相應工程施工質量和施工效率。這個過程中對預應力管樁施工技術的運用,先要對相應預應力管樁中先張法預應力管樁和后張法預應力管樁兩者功能和效果進行全面分析整理,按照兩者不同功效結合施工期間所遇到具體情況選取合適方法進行相應施工作業。水利水電工程基礎處理施工中的預應力管樁施工技術多是以振動法、捶擊法、射水法、靜壓法來展現,這些方法所具有的共同點即有效提高整個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效率,同時不同方法對基礎施工各方面要求的提升效果顯著。進行預應力管樁施工技術時,必須對相應水利水電工程基礎施工情況做全方位分析匯總,按照具體情況選取適當的方法技術,在施工完成后第一時間對管樁質量進行詳細檢查,保障其施工質量達到工程預期要求。
2.3軟土處理技術
軟土包括淤泥質土壤、泥炭及其它含水量較高的泥土,對工程基礎設施存在抗剪強度低、承載力低和壓縮性大等不利因素。因為質地松軟,在建筑施工的高壓作用下容易產生變形、膨脹、滑移、擠出等問題,對建筑的穩定性造成影響。對此,水電工程基礎處理施工隊對軟土進行了開挖清除,并填入砂層排水,同時控制好排水的速率,對淤泥進行脫水處理,使其緩慢固結。此外,地基含有軟土的工程建筑要擴大基礎,或采用樁基來增加穩定性,并預留沉陷空間。對軟土的處理技術還有板樁墻封閉、砂石阻滑、反壓護堤平臺等等。
2.4水泥的應用
在水利水電工程的基礎處理施工中,其施工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更好促進水利水電基礎部分的強度和穩定性不斷提高。對于強度以及穩定性的提高情況來講,水泥材料在其中能夠將優勢充分的發揮出來。其過程就是將水泥材料與其它施工材料進行有效的融合,在經過攪拌等過程使得水泥材料形成泥漿,將泥漿注入在水利水電工程基礎部分的內部,保證在其中能夠得到充分的反應,這樣就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基礎部分的穩定性,這種方法也叫做灌漿法。所以,這種技術方法在實際的水利水電工程中的應用就能夠實現水泥漿的制備和灌注,能夠達到好的水泥漿比例和數量,保證水泥漿在基礎內部將其作用不進行充分的發揮,就能夠保證基礎內部的強度和穩定性。
2.5施工導流圍堰技術
對于水利水電基礎工程來說,其導流設計方案的科學性與專業性會對整個工程的施工成本、施工質量與施工進度產生直接的影響。一般來說,在實際施工時大多采用修建圍堰的方式來解決導流問題。在水利水電基礎工程施工的過程中,如果施工場地位于河流上游,就要在確保土體穩定的基礎上,采用圍堰技術來疏導河流,以便將水體引導到下游的位置。比如,在圍堰下游坡面上鋪設鋼筋網,防比坡面塊石被沖走,并在下游部位的堰體內埋設水平向主錨筋,避免下游坡會隨著堰體一起滑動。諸多工程實踐表明,在自然條件及場地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采用導流圍堰技術不僅可減輕航運和排水方面存在的問題,還能減小原有河道的流速,從根本上解決了水流對圍堰的沖擊問題,保證了水利水電工程的高效建設。
結束語
綜上所述,水利水電工程的基礎處理技術有很大的研究價值,其在工程中的應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工程的質量,從而促進整個行業的發展。但是我國對基礎技術的應用尚未成熟,需要引進更先進的基礎處理技術,需要更多的專業技術人員對其進行深入研究,促進水利水電工程領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