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楊
【中圖分類號】R65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2-0036-01
由于腹腔鏡手術具有手術效果良好、痛苦程度低、恢復速度快等優勢,使其在手術領域得到有效運用,以腹腔鏡手術為基礎進行治療時,主要是通過直徑3-10mm腹腔鏡的使用,將其置入穿刺孔內,再對部分微創器械予以放置后,嚴格按照手術要求展開腹腔鏡手術。對于腹腔鏡使用,通常是借助冷光源進行照明,利用數字攝影進行呈現,通過監視器對整個手術情況進行了解,以便于醫生的全面觀察。因腹腔鏡手術選擇2-4孔進行操作,具體位于肚臍周邊,所以,術后基本無法發現,僅留下0.5-1cm手術切口,從而將其稱之為微創手術。
1 腹腔鏡手術切口
當采取腹腔鏡手術治療時,往往會選擇2-4孔進行操作,對于膽囊切除手術,可以選擇1-2孔手術,其主要是根據受手術者技術能力進行,或者按照疾病情況、手術器械等進行確定。一孔位于肚臍周邊,術后基本無法發現,使腹腔部位僅會留有1-3手術切口,其長度為0.5-1cm。完成手術后,患者傷口往往需要進行內部縫合,并對其表明進行生物膠等粘合,無需進行其他拆線。然而,患者完成手術后,應該保證傷口的清潔干燥狀態,在完全愈合以后,大約為7-10天,可以正常沾水。
在腹腔鏡手術治療中,首先需要進行全身麻醉,在清醒后即可恢復飲食,通常在術后六小時左右,初步喝溫開水,如果沒有出現任何不適,可以逐漸進食流質食物,如稀飯等,第2天恢復正常飲食,其原因為:傷口愈合應該通過蛋白質等實現,所以,對于高蛋白質類食物的攝取,如雞蛋與瘦肉等,有利于患者早日恢復健康,盡可能減少刺激食物。如果患者術后出現惡心或嘔吐等情況,嚴禁持續進食,應利用點滴補充其相應營養,保證其飲食平衡性。
2 腹腔鏡手術常見并發癥
和開腹手術進行比較,腹腔鏡手術存在較多優勢,如創傷小和恢復快等,可有效降低腸粘連幾率,部分手術視野可以完全顯露,有利于患者早日恢復健康。與此同時,腹腔鏡手術還會存在不同程度并發癥,需要對其進行有效預防。
2.1 氣腫
氣腫主要發生于人工氣腹,因氣腹針的穿刺造成氣體流入胸腔,使其形成組織間隙。當患者出現氣腫癥狀時,首先表現為注氣發生腹痛方面,且腹部膨隆呈不對稱癥狀,如果患者癥狀較輕無需進行處理,但是如果出現顯著皮下氣腫,需要對患者呼吸和心率等進行密切觀察,判斷是否出現氣胸后縱膈氣腫。
2.2 氣體栓塞
當進行氣腹針的使用時,如果整個操作缺少科學性,將其直接刺入血管中,氣體會隨之出現血液循環中,并逐漸聚集呈現較大氣泡,此情況的發生幾率較低。由于氣栓臨床癥狀發生比較迅速,例如:迅速出現胸悶和呼吸困難等,如果病情嚴重會直接死亡。因此,為了避免氣體栓塞發生,需要加強相關預防工作,即氣腹注氣以前,選擇空針回抽方式處理,如果沒有出現回血情況,即可進行注氣,反之發生氣栓,需及時停止注氣,做好相應處理措施。
2.3 術后腹脹和肩背酸脹癥狀
當完成腹腔鏡手術治療后,如果出現肩背酸脹情況,通常表現在右側肩痛,部分患者會吧友肋下痛,如果持續時間較短,會在24小時左右,時間較長會維持3-5天,和腹腔中二氧化碳氣體沒有排盡相關。預防措施包括:在進行腹腔鏡手術治療時,利用局麻藥物改善患者術后疼痛癥狀;術后患者應以平臥狀態排出二氧化碳氣體,以此降低膈肌刺激,有效緩解臨床癥狀,盡快排出二氧化碳。
2.4 出血
腹腔鏡手術過程,術中出血屬于比較常見并發癥,其發生原因較多,如操作不當引發出血,或者術中穿刺損傷腹壁血管等,對于小出血點,應選擇電凝止血進行處理,較大血管需要通過鈦夾鉗止。有效預防方法:對腹腔鏡適應癥、禁忌癥進行了解;整個操作應以輕柔原則進行,防止盲目套管或反復穿刺;完成手術治療后,應該對氣腹壓力進行有效控制,再進行盆腔生理鹽水的清理,在無任何出血癥狀后結束治療。
3 腹腔鏡手術護理
3.1 術前護理
在進行腹腔鏡手術前護理時,其主要是以飲食護理、皮膚護理、心理護理等為主,具有護理方法包括:(1)飲食護理,在進行腹腔鏡手術治療前24小時,應將清淡和易消化類食物作為重點,術前8小時禁食,4小時禁水。若要確保手術視野的清晰狀態,避免術后發生腸脹氣,應選擇0.1%的肥皂水進行灌腸處理,盡可能排空腸內積水等。(2)皮膚護理,在展開腹腔鏡手術時,通常需要進行皮膚穿刺,穿刺部位皮膚應該予以全面消毒,避免穿刺造成細菌感染等,具體操作:選擇溫水進行穿刺部位的清洗,通過棉棒蘸取肥皂水的方式,對污垢進行全面去除。(3)心理護理,患者采取腹腔鏡手術治療前,因缺少手術知識內容的了解,極易出現懷疑或恐懼等情緒,所以,患者術前往往存在較強應激反應,如心率過快或氧量上升等,此類生理反應會直接影響其預后。基于此,術前24小時觀察患者病情,同時還需要和患者取得有效溝通,可以在掌握患者心理狀態的前提下,向患者進行腹腔鏡手術內容和方法等詳細講解,使其正確掌握腹腔鏡手術治療,以此消除其緊張情緒。(4)資料詢問與檢查,向患者手術部位和手術時間等進行全面了解,有利于結合患者情況做好相關術前準備工作。手術室內還需要核對相關信息內容,創建靜脈通路等,幫助麻醉師完成器官插管等操作。
3.2 術中護理
(1)了解患者體征變化,如脈搏和血壓等,同時觀察患者保暖情況,氣管插管和靜脈給藥過程,應密切注意患者血壓和心率等變化,防止出現錯誤用藥等情況。(2)醫護有效配合,可以保證手術器械的順利傳遞,如傳遞尖刀或氣腹針的使用,能夠科學創建氣腹,結合手術類型進行相應操作,如果鏡面出現不清晰情況,應及時通過碘伏棉球進行鏡頭擦拭,確保視野清晰狀態。
3.3 術后護理
(1)在完成腹腔鏡手術后,應該做好器械清理工作,例如:腹腔鏡的拆卸,需要按照相應順序進行清洗,在吹干后涂抹防銹劑,再放置專柜保管,避免影響其使用壽命。另外,定期進行手術器械保養,由專業技術人員予以保管和記錄,可以準確掌握其使用情況。(2)患者護理,腹腔鏡手術后,患者需要以平臥位狀態休息,頭偏向某側,確保呼吸道的通暢,做好常規吸氧與保暖等工作,如果出現異常需及時告知醫生護理,通過安全隱患的有效控制,避免發生醫療糾紛,以促進患者早日恢復健康,同時發揮腹腔鏡手術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