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玲
【中圖分類號】R47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2-0074-02
職業性皮膚病指的因生物、物理和化學等職業因素導致的皮膚和其附屬器的病癥。通常此類患者多存在黑變病和皮炎、燒傷和痤瘡等癥狀表現。而對于職業性皮膚病的發生,建議先通過調查分析將職業性有害因素搞清,對生產設備進行改革,盡量做到密閉化與機械化,從而能防止與有害因素的接觸;配備防護用具,對個人衛生的開展予以加強。現就對專業性皮膚病的基本知識做介紹如下。
什么是職業性皮膚病
職業性皮膚病表示在從事職業勞動生產中導致的各種皮膚病,在職業病中職業皮膚病所占比例較高,包括40%職業病與30%職業損傷。同時,對于職業皮膚病也需要一定的預防,如果只是單純開展治療并未進行有效預防,則會加大臨床治愈難度,而且容易導致病情復發。由于職業性皮膚病能嚴重影響社會勞動與生產人民的健康,對此臨床應加大對其重視程度。
職業性皮膚病的類型
(1)刺激性接觸性皮膚病
易發職業性皮膚病發生的主要因素是,經原性刺激導致的慢性或急性皮炎,據統計,在職業性皮膚病患者中,約70%患者病癥情況的發生是由原發刺激所致;若患者伴職業性接觸性皮炎癥,為刺激性接觸皮炎癥狀的患病率能達到90%左右。急性刺激性皮炎的發生主要是由于與鉻酸鹽和堿、酸和三氯化銻等接觸所致,在短時間內容易導致皮膚急性皮炎發生,或者因溶劑、洗滌劑等較弱原發刺激物反復且長期刺激皮膚而引發慢性皮炎。經各種不同的機制將皮膚保護作用予以實現,比如黑色素能對紫外線受損情況的發生予以預防,角質層能有效屏蔽化合物帶來的侵害,皮膚的彈力前衛可對切力的應激進行有效預防,經不斷更新表層能有效排除微生物的侵襲。在一定作用時間與濃度下一些刺激物也能對患者皮膚組織帶來嚴重損傷,如強酸、強堿等。如果刺激物產生的刺激程度較弱,雖然不會給患者嚴重損害,但若是長期反復刺激則容易引發皮炎。除此之外,一些溫和物質經浸漬和濕度、多汗和壓力及摩擦等也會提高刺激性皮炎的發生率。
(2)變應性接觸皮炎
指的是機體與變應原接觸后,經一定潛伏期,再與此變應原接觸而產生的皮炎,相比刺激性皮炎,變應性接觸性皮炎的發生率較低。此類皮炎的發生主要是由于與植物和鉻酸鹽、藥物和樹脂及材料等半抗原物接觸所致。
(3)光接觸性皮炎
該皮膚癥狀是指通過接觸光感性化學物質后,因吸收一定波長的光波而發生一系列光生物反應,從而易導致皮膚炎癥反應情況發生。通常,臨床可將皮膚炎癥反應大致分為兩類,即光變應性反應與光毒性反應。導致光毒性的物質包括煤焦油和其衍生物;含香豆素類物質的植物,主要包括芹菜和歐芹、胡蘿卜和蒔蘿、茴香和當歸等;藥物則包括四環素、吩噻嗪和磺胺等;染料則包括熒光素、吖啶及其衍生物和蒽醌等;化學品則包括硫化鎘等。像熒光增白劑、鹵素水楊酸酰胺和吩噻嗪類等藥物均屬于導致光變應性物質的藥物;像6-甲香豆素、肉桂酸和基苯甲酸,以及兩種物質的衍生物均為防光物。
(4)電光性皮炎
通常情況下,電光性皮炎癥狀的發生主要是由于水銀石英燈發射的強大紫外線,或者通過接觸電焊所致。水銀石英燈發射的強大紫外線與電焊可直接作用于患者的皮膚組織,從而會增加紅斑反應在皮膚表面的發生率。上述所述的電焊與紫外線主要是UVB,其中后者易增加皮膚紅斑反應發生,使水皰發生提高;此外,長期反復自紫外線照射,容易對彈力纖維產生破壞,甚至還會出現癌變及皮膚老化等情況。
(5)職業性黑變病
職業性黑變病屬于一種慢性色素沉著性皮膚病,其發生主要是因物理或化學因素所致。與碳氫化合物長期接觸,如石油等,以及和藥物和橡膠、燃料和香料及化妝品的長期接觸,容易提高光敏性皮炎或接觸性皮炎的發生,后期還會有色素沉著遺留問題。與瀝青、煤焦油和石油等物質長期接觸且紫外線照射和日曬而導致的職業性黑病變,對于該病癥的發生認為和吸入其蒸汽的慢性影響相關,另外,也要學者指出,瀝青、煤焦油和石油等物質含有相似于多巴和酪氨酸的芳香族衍生物,人體吸入后因受到類似酪氨酸酶之氧化而發生變化,從而產生色素,由于產生的色素與黑色素類似,進而容易導致職業人員出現皮膚變黑情況。表皮損傷、燒傷和變應性或刺激性接觸性皮炎的炎癥后反應,暴露于光敏感反應及非離子與離子照射,均會提高黑病變的發生率。
如何預防職業性皮膚病
正所謂壺預防大于治療。雇主應盡可能保證作業場所的完善,包括良好的消毒滅菌和通風、廢棄物處理和排水系統等,防止工作人員的皮膚長期暴露在工作環境中。如果此情況無法避免,則建議工作人員在作業時做好防護工作,包括遮陽帽和防毒面具、口罩和手套等;同時定期安排工作人員進行醫師檢查。一旦出現皮膚異常情況,建議馬上進行醫治,防止病情受延誤。雖然大部分職業性皮膚病并不會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但能一定程度影響患者壺的生活質量,此外,還會使醫療支出增加,降低生產力,對此應加強對其重視程度。
對宣傳教育工作的開展予以加強,從而有助于職工人員對職業性皮膚病相關防護知識與其重要性的掌握,對新職工人員予以定期體檢與就業前健康體驗,其目的是便于皮膚病的及時發現,使治療工作的開展及時。
臨床人員應對現場調查研究工作的開展予以深入,對職業性皮膚病發病規律進行掌握,對相關防護措施積極制定,同時將生產技術損傷規程改進,勞動條件進行改善,盡量保證生產密閉化、自動化及機械化。
職業性皮膚病的飲食禁忌
(1)叮囑患者禁止食用海腥類食物,如螃蟹和黃魚、蝦和帶魚等水產品。其原因是,此類食物大部分咸寒而腥,如果患者體質有過敏情況,則容易導致蕁麻疹、哮喘等過敏性病癥的發生,甚至還會導致皮膚病癥的發生,如瘡瘍腫毒等。
(2)對于蔬菜類食材,則叮囑患者禁止食用韭菜和南瓜、竹筍和菠菜等食物,其原因是,此類食物易引發皮膚瘡瘍腫毒情況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