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R19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2-0039-01
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膿性感染,多見于產后哺乳期的婦女,尤其以初產婦多見,這一疾病多發于產后3~4周。產后婦女抵抗力低下,加上乳汁淤積和細菌入侵,容易出現急性乳腺炎。早期癥狀主要有乳房疼痛,局部紅腫、有壓痛性腫塊,部分患者還會出現發熱現象,一般在數日后形成單房或多房性膿腫,必須需要進行乳腺膿腫切開引流手術。手術給哺乳婦女帶來極大痛苦,也會影響母乳喂養嬰兒。術后正確的護理措施會縮短病程,減輕患者的痛苦。
目前臨床上,急性乳腺炎造成的乳房腫脹一旦形成,必須進行切開引流術。為了提高患者術后恢復情況以及及時預后,在患者急性乳腺炎切開引流術后介入正確的護理,能夠降低患者因疾病產生的負面情緒,增強患者對于疾病的治愈信心,有效提高治療效果。
急性乳腺炎切開引流術后護理,主要對患者切口護理、心理護理以及回乳護理進行有效干預。根據患者病情的發展情況不同,及時采取有效護理措施,積極引導患者,能夠有效降低患者術后出現并發癥以及其他類病癥,對患者生理、心理健康,提供重要保障。
1.心理護理。由于患者多見于初產婦,心理承受能力較差,產后出現急性乳腺炎,身體上的痛苦,加上撫育寶寶需要大量的精力,容易造成較為復雜的負面情緒,甚至部分哺乳期婦女因病情原因出現產后抑郁癥,給自己、嬰兒及家庭造成巨大痛苦。護理人員需要積極與患者溝通,幫助患者做好情緒疏導以及宣泄,與患者交流時要保持熱情與耐心,認真聆聽患者困惑,詳細解釋急性乳腺炎切開術的原因、治療及效果,消除患者恐懼心理。護理人員還要積極與患者家屬進行溝通,請患者家屬合作,共同幫助患者建立治療疾病的信心,提高治療效果。
2.切口護理。切口護理是急性乳腺炎切開術后護理的重要內容。在這一階段,護理人員要定期為患者更換藥物,密切注意切口愈合情況。同時護理人員要注意觀察引流管情況,嚴密觀察引流液顏色、性狀、引流量、氣味等,指導患者活動,防止引流管脫落。根據引流管引流出的液體性質,顏色以及流出量及時向臨床醫生進行反饋,根據醫囑更換患者用藥。術后患者乳房部位產生嚴重疼痛時,應當為患者準備寬松乳罩,托起乳房,以減輕劇烈疼痛和腫脹。在患者疼痛加劇的情況下,給與患者止痛藥止痛。、
3.回乳護理。由于患者在生產后會分泌乳汁,增加患者切口恢復的負擔。加上膿腫引流后容易并發乳瘺,因此在患者接受治療后,在護理人員的引導下,患者應當單側停止喂養或者終止哺乳嬰兒。在患者餐后指導患者服用促進回乳的藥物,幫助患者回乳。同時對患者積極引導,向患者講解乳腺炎出現的原因以及回乳的意義,避免患者出現抗拒。同時密切觀察回乳情況,對回乳產生不良影響的患者,需要及時停用回乳藥物,并反饋醫生,根據醫生醫囑調整用藥,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
通過正確的治療和護理,急性乳腺炎患者能夠完全治愈,部分患者還可以繼續母乳喂養自己的寶寶。母乳喂養不正確,容易再次誘發急性乳腺炎,因此,護理人員還要實施健康教育,指導患者正確實施母乳喂養,為急性乳腺炎治愈后哺乳做好準備。
(1)保持嬰兒口腔衛生,及時治療寶寶口腔炎癥。避免因寶寶原因母親乳腺再次感染。
(2)養成良好的哺乳習慣,按需哺乳。每次將乳汁吸盡,避免乳汁淤積。
(3)每日用清水擦洗乳房1~2次,避免過多清洗和用肥皂清洗。
(4)提拉、擠捏乳頭,防止乳頭內陷,影響寶寶吸允,造成乳汁淤積。
(5)讓寶寶正確姿勢含接乳頭和乳暈,防止乳頭皸裂,造成細菌侵入。
作者簡介:
何娟(1978.03-),女,四川華鎣人,大專,主管護師,研究方向:外科臨床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