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惠鳴
【中圖分類號】R19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2-0051-02
功能性便秘屬于臨床常見病,主要是由于患者的飲食因素與心理因素導致的,患者的具體表現有日常排便次數減少,糞便干燥堅硬,排便困難、費力等等。但進行相關檢查,無器質性病變發生。近年來,我國功能性便秘的發病率不斷提高,成人的功能性便秘發生率為4%-6%,老年人(60歲以上)的功能性便秘發生率為22%,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質量。
1 功能性便秘的病因分析
1.1飲食因素:近年來,人們的經濟水平提升,交通發達,飲食逐漸多元化,人們可以在超市、市場、商店中購買高脂肪、高蛋白食物,日常纖維素攝入不足,導致糞便的形成兩不斷減少。再者,大部分人的日常飲水量不足,每日飲食小于1000毫升,長時間持續這種生活狀態,便秘的發生率逐漸提高。
1.2精神心理因素:現代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社會壓力不斷增大,人們長期受到社會壓力、生活節奏等因素的影響,容易產生抑郁、焦慮、緊張等負面情緒,這些負面情緒可以影響患者的腸道功能,繼而導致便秘。有研究學者指出,便秘患者的精神障礙越嚴重,便秘癥狀越嚴重。
1.3運動因素:現代人多進行腦力活動、腦力工作,長期坐在辦公室,外出機會、運動機會大大減少。但長期坐臥,缺乏活動,會減慢腸道蠕動速度,進而影響腸道蠕動功能,導致大便排出延遲,繼而造成便秘。
1.4遺傳因素:流行病學顯示,有三分之一的功能性便秘患者存在家族聚集現象,在一些存在家族便秘史的家庭中,一些嬰兒在剛出生時便存在便現象。
1.5病后影響:產后、病后也是導致功能性便秘的一個主要原因,年老體弱的患者在發生疾病后,需臥床休息,長時間不活動則會導致功能性便秘。產婦分娩后需要臥床休養一段時間,容易發生功能性便秘。
2 功能性便秘的西醫治療
2.1改變生活方式:現代醫學認為,良好的生活方式是治療功能性便秘的基礎?,F臨床提倡綜合治療,鼓勵患者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從而擺脫患者對于藥物的過分依賴。比如指導患者日常攝入25-35g纖維素,飲水1.5L只2L,加強日常體育鍛煉,鼓勵患者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在晨起后、進餐后2h排便,排便過程中避免一切外界干擾(閱讀、玩手機、接電話等)。通過改變生活方式,一部分患者可以恢復正常排便,若患者的便秘依然不緩解,則需要聯合藥物治療。
2.2藥物治療:臨床治療功能性便秘,常用以下幾種藥物:瀉藥、促進腸動力藥物、微生態制劑等。(1)瀉藥也分為容積性、刺激性、潤滑類與滲透類四種。容積性瀉藥指硫酸鎂與硫酸鈉等藥物,其中含有大量陰陽離子,可提升腸內的滲透壓,增加大腸中的水分,促進患者排便。大部分患者在口服藥物后1-6h便能排除液體糞便。(2)促進腸動力藥物,該類藥物鞥夠刺激患者的腸肌間神經元,同時可以刺激患者胃腸器官內壁的神經末梢,促使胃腸道平滑肌加快蠕動,促使患者排便。在功能性便秘中常用的促進腸動力藥物有男莫沙必利與西沙必利等。(3)微生物制劑有金雙歧桿菌、普樂拜爾、乳菌生、聚克等藥物,口服微生物制劑能夠補充患者體內丟失的生理性細菌,能夠糾正因為便秘導致的菌群失調。微生物制劑在胃腸道內可以產生有機酸,從而抑制腐敗酸,促進腸胃蠕動,從而達到治療功能性便秘的作用。但臨床認為微生物制劑更適合用于治療幼兒,能夠改善、調節患兒腸道菌群失調的現象,而且能夠幫助幼兒創造更適合生長發育的腸道環境,緩解并改善患兒的便秘情況。
3 功能性便秘的中醫治療
中醫認為,導致功能性便秘的主要原因是外感寒熱之邪、內傷情志飲食、氣血陰陽不足等。中醫認為功能性便秘的主要病位在大腸,但與患者的脾、肺、腎等臟器也有密切關系,主張辯證治療,但也強調“藥食結合”治療。中醫治療功能便秘的方案較多,筆者簡述了以下幾種。
3.1辯證治療:中醫將便秘分為實秘、熱秘、虛秘、風秘等。有研究學者將功能性便秘分為四種,并分別給予不同的治療方案。胃熱燥結者給予清胃泄熱通便湯治療;陰血不足者給予滋陰養血潤腸糖治療;氣滯濕阻者給予四逆散加減治療;肝脾不和者給予逍遙撒加減治療。學者喬艷貞將功能性便秘分為四類,實秘之氣秘以潤腸通便、理氣疏肝為主,給予六磨湯加減治療;實熱便秘以潤腸通便、清熱導瀉為主,給予麻子仁丸加減治療;氣血虧損導致的便秘則以滋陰通便、益氣健脾為主,給予四君子湯加減治療;虛熱兼顧的便秘則以清熱化濕、養陰益氣為主,給予生脈飲加減治療。
3.2針灸治療:針灸是中醫治療中的特色治療,治療功能性便秘的療效確切。有研究學者就收治的27例功能性便秘患者展開了研究,27例患者應用針灸治療14天后,治療有效率高達96.3%。該學者認為針灸可以刺激患者的骶神經與副交感神經,能夠增強患者的腸道蠕動功能與分泌功能。而且針灸具有雙向調節功能,能夠加快患者的胃排空以及腸道蠕動,能夠促進糞便盡快排出,緩解患者的病理性痙攣。
3.3生物反饋:生物反饋是非藥物治療便秘的主流治療方案,通過許梿患者的肛門收縮功能,從而建立反射,達到正常排便的效果。生物反饋主要應用在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的治療中,臨床療效確切。對于存在盆底肌肉運動協調障礙患者,療效更為突出。有研究學者針對該院收治的50例功能性便秘患者,給予生物反饋治療,治療總有效率在80%以上。
3.4食療與其他治療結合:食療可與推拿按摩、針灸、中醫辯證、穴位貼敷中醫療法等聯合治療功能性便秘患者。均有一定療效,能夠改善患者的大便性狀、大便次數與便秘嚴重程度,聯合其他療法后,療效更為明顯的同時,治療時間明顯縮短,更符合患者的需求。
4 結束語
功能性便秘的中醫、西醫治療方案較多,臨床應合理選擇治療方案,有效治療功能性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