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旋
摘要:對高層建筑設計與現代城市空間的融合進行研究,闡述了高層建筑與城市空間之間存在的關系,分析了城市空間中高層建筑設計所發揮的重要作用,提出了高層建筑設計與城市空間有效融合的策略,從而提高城市的審美層次,為城市居民提供舒適宜人的生存環境。
關鍵詞:高層建筑;生態建筑;設計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以及多元文化的發展,高層建筑規模不斷擴大,而在建筑設計上也逐步形成了全新的設計理念,將生態理念融入高層建筑當中,已經成為了當前建筑設計的熱點話題。生態設計理念正是在社會資源不斷緊缺的形勢下應運而生,其核心思想就是節約資源和提升資源利用率,改善居住環境和舒適度,重視與社會發展理念有機融合,促進我國建筑領域的全面創新可持續發展。
一、高層建筑的發展現狀
從高層建筑的生命周期上看,高層建筑工程項目的各個開展階段都會對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在前期準備階段,原材料開采會造成地表破壞、影響當地生態平衡,形成粉塵污染;材料加工會產生大量的廢氣、廢液、粉塵、化學垃圾以及固體垃圾;材料運輸中會形成廢氣排放,消耗大量能源。在建筑施工階段,在材料設備的采購、運輸和儲藏中,會有材料損耗和能源消耗問題;建筑結構選型和不同施工方式也會形成噪音、交通堵塞以及粉塵污染問題,施工管理也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環境。在建筑使用中,會由于能源消耗而產生建筑垃圾,形成建筑二次污染問題,其生活垃圾、污水排放或是保溫隔熱措施,在造成不同程度的資源浪費。由此可見,在高層建筑整個生命周期中,會給生態環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為了促進建筑行業的健康持續發展,要尋求高層建筑和生態環境之間的契合點,構建和諧共處的方式,在滿足人們居住需求的同時,不斷降低高層建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這就凸顯出生態建筑學應用在高層建筑設計中的必要性。
二、高層建筑設計中的生態建筑設計分析
(一)空間應用設計
在我國當前的高層建筑設計中,由于社會居住資源的局限性,對于有限空間的利用顯得極為重要,同時,生態設計的應用不僅要考慮空間的利用率,更要以生態節能以及舒適度為目標,根據高層建筑對于空間的需求進行合理化、科學化的布局。由于高層建筑自身的特點,不同的高度、朝向和空間布局不同,其自然光照、溫度、濕度、景觀等需求都各不相同,由此所產生的問題都需要進行合理的規劃,利用生態化的設計理念,依據高層建筑的特點,充分考慮其適應關系,將功能分區、動靜分區的關注延伸至自然光線、通風、舒適性等。并且還要通盤考慮高層建筑的結構平衡性與經濟適用性,從整體研判的角度出發,進行空間上的生態化布局。在進行初期的設計時,要以自然資源的最大化利用為主,最大程度的選擇南北朝向的建筑要素,同時,有效開發和利用好公共空間,保證其在高層建設當中的作用發揮。
(二)將高層建筑設計與城市空間有效融合要對高層建筑的高度和外形予以控制
在進行高層建筑的設計中,要發揮對施工的指導作用,提高施工技術水平。從目前的城市高層建筑施工情況來看,在建筑設計中過于重視建筑的外觀,突出建筑的個性化,對于建筑的建筑實用性以及與周圍環境的協調性沒有高度重視,雖然高層建筑看起來標新立異,但是沒有全面融合到城市空間中,使得建筑群存在與城市空間相矛盾的問題。這就需要在高層建筑設計中,對于建筑的規模高度重視,建筑物的規格要符合城市現狀,且與城市的空間具有較高的協調性,發揮建筑提高城市空間美觀度的效應。只有當高層建筑與城市的空間高度融合的時候,建筑的審美價值才能凸顯出來。
(三)平面設計
在高層建筑設計中,設計人員要深入分析建筑體型系數與散熱比值,建筑體形越大,熱量散失越多。因此,設計人員設計簡約化建筑外觀,盡量避免熱量的過多流失,合理構建建筑結構體系與設施安排,電梯、管道、機房盡量在建筑物西向位置,以達到阻擋日射的作用,利用空中庭院來提高自然通風效果,落實節能環保理念,進而提高高層建筑設計的綜合質量水平。
(四)生態能源設計
普通的高層建筑在使用過程中,具有能耗高、循環難等特點,使其在使用中舒適性、便捷性大幅降低,尤其是能源的消耗量巨大,對建筑領域產生了消極的影響。而利用生態理念對高層建筑進行設計,不僅體現了科學合理的空間利用率,更使能源的消耗處于較低的水平,特別是基于生態循環理念下的生態系統循環功能,讓整體的建筑思路得到了全面的彰顯。針對于高層建筑生態設計,主要遵循協調共生、自然能源應用、廢物有機處理、全面循環、持續再生的基本原則,把高層建筑的生態化理念進行最大化體現,并利用新材料、新技術進行更新升級,積極融入環保理念,減少對自然資源的消耗和依賴,實現自然節能、持續發展和生態保護的目標。例如,充分開發和利用光能源、風能進行發電,利用地熱系統進行集中化供熱,利用水處理收集設備進行循環水處理,采用隔音、隔熱、防火等綠色建筑材料,使整體的建筑生態鏈的構成,最大程度構建科學可持續的生態建筑系統,促進環境的改善和能源的節約。
三、結語:
高層建筑的日益崛起和城市化的急劇擴張,很多氣候溫暖的城市采用垂直結構和綠色建筑相結合打造生態化高層建筑,例如成都的“垂直森林”、新加坡的“綠色心臟”。綠色建筑設計已經成為高層建筑設計的必然趨勢,研究新時代的綠色建筑設計技術,探求城市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的內部關系,構建適合嚴寒地區的綠色高層建筑設計體系,解決長春市高層建筑引發的問題以及保護東北地區脆弱的生態環境。
參考文獻:
[1] 劉欣然.高層建筑生態設計的應用淺析——以長春市為例[J].建材與裝飾,2018(34):103-104.
[2] 嚴一凱.生態建筑視角下的高層建筑設計策略[J].住宅科技,2018,38(07):9-13+31.
[3] 李倩倩.生態建筑學在高層建筑設計中的應用探究[J].住宅與房地產,2018(16):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