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獻陽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的教育理念、教學方法都發生了質的飛躍。信息技術已經成為了當下我國教育界開展有效教學活動的一大有利武器,倘若能夠巧妙應用信息技術,目前的高中物理教學課堂將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變革。所以本文將基于信息技術背景談一談高中物理教學課堂的教學變革切入點。
關鍵詞:信息技術;高中物理;教學變革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當今社會已經步入了“信息社會”,也就是“學習化社會”。信息技術的出現構成了一個有一個的新式教學平臺,它沖擊了傳統的教育教學課堂,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高中物理教學中,由于物理知識較為抽象、理性,所以學生在參與物理學習時經常會面臨“重重苦難”。而實踐檢驗,信息技術的出現能夠利用動畫演示、視頻展示等方式為學生模擬物理實驗、宏觀、微觀世界,能夠讓高中物理教學課堂重現生機和動力,具有良好的教學效果,是推動高中物理教學課堂變革的一大重要手段。
所以高中物理教學課堂必須把握住信息技術發展這一契機,實現高中物理教學課堂的新變革與新發展。
一、情景教學,引人入勝,聯系生活
情境教學法是當下我國教育極為推崇的一種新式教學方法,它強調通過為學生創設與教材有關的知識情境讓學生進行知識學習,擺脫了傳統的“一支粉筆、一張嘴”的教學模式,更側重帶領學生走入教學之中,以讓學生理解知識、聯系知識、掌握知識。所以教師可以利用現代化的教學設備以及教學軟件來為學生們進行實際生活情境的模擬,讓學生能夠將生活中的物理轉移到課堂上,將課堂上的物理知識應用于生活之中,以實現“引人入勝”的教學目的。
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情景模擬時,要做好課前準備工作。首先要搜索與生活有關的物理素材,也在開展情景創設模擬環節時準好準備。教師可以搜索有關的視頻、音頻、圖片、動畫,也可以直接利用投影設備來進行實物展示等,這些都能夠達到情境創設的目的。
如在學習魯教版高中物理“形變與彈力”知識時,為了讓學生能夠掌握生活中有關形變與彈力的各種實際情況,教師可以通過圖片播放的方式制作成ppt,里面包括彈簧、傘的釋放、機械表發條、射箭等等。讓學生進一步通過直觀的觀察,和清凈的帶入去理解有關該章節的知識。教師甚至可以給學生帶一些簡單的實驗設備,譬如說學生都有的“皮筋”,讓學生直接的動手感觸,親身體驗形變與彈力,以為后續的教學作鋪墊。
二、動畫模擬,化難為易,理解知識
很多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理解之所以認為十分困難,是因為無法將抽象的物理知識感性的認知,所以在認知的過程中出現偏差,對其理解也就更加困難。所以教師可以通過利用信息技術手段的方式將有關的理論知識利用動畫來模擬出來,讓學生能夠直接跳國人的思維形象直觀地觀模擬動畫,從而化難為易的進一步去理解和掌握知識。
當然,動畫模擬對教師也有較高的要求。教師必須能夠根據自我需要來制作有關的動畫Flash視頻等,所以教師要提高自己的動畫制作水平。同時教師要將動畫和所學知識進行巧妙的對接,不能讓動畫在物理教學中“喧賓奪主”,但要起到引導教學的作用。
如在學習魯教版高中物理“拋物線”知識時,問問為,對拋物線運動的基本特征有所了解。教師可以利用拋物線動作動畫來模擬拋物線,并且利用信息技術來將拋物線和數學中的拋物線函數圖進行對比,以引導學生進一步的掌握物理中的拋物線知識。
三、移動教學,變換場所,自主學習
微課教學是信息技術引入教育教學課堂的一種新表現形式,它十分契合當下高中物理教學課堂的教育教學需要。很多學生在課上無法跟上教師的物理教學步伐,或者對某一知識點的理解不到位,但課下又沒有人指導,所以很容易出現學習“浪費”的情況。但通過微課、慕課視頻的下達,教師的教學場所發生變化,教師實施有效的移動教學。學生能夠根據自己所不能理解的物理知識進行二次學習與掌握,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有效性,又提高了學生對物理知識的進一步理解。
四、資源整合,知識搜索,擴大教學
教師要靈活利用信息技術強大的互聯網引擎功能來對有關的物理知識進行資源整合,這樣不僅能夠確保自己的教學面變得更加廣泛,而且能夠更好地將物理世界的大門展現在學生面前,有利于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理解和認知。
同時,進行資源整合能夠讓教師的教學水平得到一定程度提升,能夠擴大當下高中物理教學課堂的教學面,這是提高其物理教學實效性的一大重要方式方法。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現代信息技術的出現無疑是當下高中物理教學課堂的一大重要推動力。所以物理教師要正視信息技術背景下的新教育,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活動,以實現高中物理教學課堂的新變革與新發展。
參考文獻
[1]宋小羽.信息技術與高中物理教學的有效融合[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18(03).
[2]江順舟.信息技術在高中物理教學課堂的應用研究[J].通訊世界,2017(16).
[3]李培學,王鳳艷.現代信息技術與高中物理教學整合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