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室內樂是從西方音樂表演中發展而來的,屬于一種很重要的表演形式。鋼琴室內樂是室內樂表演的組成部分之一,對鋼琴學習有很大促進作用。室內樂原指在小房間或家庭式的音樂演奏,后來逐漸擴展成在較小空間內演奏的音樂。本文首先對鋼琴室內樂進行描述,然后結合室內樂演奏特點,分析對鋼琴專業學生訓練的重要意義,希望能夠對鋼琴學習者提供有價值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室內樂;鋼琴;學生;重要性
室內樂嚴格來說是專門為小團體演奏而寫的器樂曲,每一個演奏者掌握一個聲部發音,對于它的完美演奏需要團員彼此之間互相合作。目前,在國際上已經將室內樂演奏水平和發展地位歸為對一個國家音樂水平的衡量指標,可見其在音樂領域中占據的重要地位。鋼琴室內樂把鋼琴演奏融合到室內樂的演奏中,演出規模小,易于組織,雖然沒有達到氣勢磅礴的感染力,但是卻細膩誘人、清晰細致,對鋼琴學習者來說有很大的技術促進作用。在國外,音樂來院校一般都設有專門訓練課程,豐富的音樂活動,對鋼琴室內樂非常重視。但是我國在此方面的研究比較落后,只有個別院校開設此門課程,學生更是對鋼琴室內樂鮮知。所以,必須重視室內樂作品對鋼琴專業學生的影響,創新鋼琴教學模式,關注鋼琴室內樂訓練,順應時代音樂發展趨勢。
一、鋼琴室內樂發展概述
鋼琴室內樂發展歷史久遠,藝術價值崇高,不僅是西方音樂藝術發展的碩果,更是人類精神文明的寶藏。巴洛克時期是鋼琴發展初期,此時最著名的鋼琴室內樂作品是巴赫的《勃蘭登堡協奏曲》。之后歷經古典主義時期、浪漫主義時期,一直發展到20世紀,跨越到現在21世紀。不同時期的鋼琴室內樂都有不同發展特點,其中古典時期是鋼琴室內樂發展的黃金時期,海頓的鋼琴三重奏、莫扎特的五重奏都將室內樂作品推向高潮;浪漫主義時期的室內樂作品更具有標題性,更能突出音樂家個性,創作手法更加復雜化,表演更加專業化;20世紀室內樂重點發展民族主義音樂,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室內樂載體的發展。
二、室內樂作品對鋼琴專業學生的學習價值
(一)有助于加深學生對音樂的感受水平,增強合作意識
室內樂作品演奏上和傳統鋼琴獨奏不同,需要結合幾種樂器,多個表演者默契配合,渲染演奏效果。鋼琴室內樂是交響樂隊、樂團合作的基礎,能夠演奏室內樂作品的學生合作水平比獨奏演奏者水平高。這主要是因為樂團演奏是由不同個體演奏者組合而成的,每一個個體都具有鮮明的演奏特點、演奏習慣和演奏水平,很容易產生思想支配差異,通過室內樂作品學習,學生能夠形成合作意識,認識到合作的重要性,以樂團利益為主,放棄自己的個性,學會發揮自己音樂優勢的同時與樂伴達到思想交流,提高自己的心境,樹立尊重和聆聽的觀念。
(二)能夠做到與多種樂器相互配合
室內樂作品演奏的關鍵就是和諧,不但演奏者之間要相互照顧,還要在鋼琴演奏過程中,做到樂器的音色和諧、節奏統一,使彈奏出來的音樂效果達到一致的表現形象。這就需要演奏者收斂個性的同時,通過配合弱化不同樂器各自的音色,突出整體效果,也是對演奏者弦技的考核。室內樂作品的學習能夠使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以及平時訓練過程中容易忽略的問題,由可以直接感受不同樂器的作用和地位,提升對音準、節奏、音色、樂感的掌握水平,培養音樂感知能力和鑒賞能力。
(三)可以提高學生節奏穩定性
聲部節奏整齊是實現室內樂演奏統一性的首要要求,杜絕演奏過程中忽快忽慢現象的出現。在獨立練習過程中,對節奏處理也比較隨意,就算出現節奏不穩定也很難發現,長久下去會帶有偏激性,不夠完美。室內樂作品學習過程中,不單單是個人隨意發揮,需要與他人合作,要通過聲奏建立聲部之間的聯系通道,按照作曲家安排的音符位置,進行完美演繹。如果演奏者節奏有問題,就無法實現與其它聲部配合,所以室內樂作品學習過程中首要解決的問題是節奏,通過學習室內樂作品能夠提升學生節奏的穩定性,促進鋼琴學習效果。
(四)有利于學生鋼琴演奏素質提升
室內樂演奏不單是演奏者之間的協調,更是各種樂器音色和諧的平衡。室內樂演奏要求各個樂器在演奏者的操控下清晰出聲,相互融合的同時又能夠層次分明。此種效果呈現需要演奏者擁有敏銳的視覺和聽覺,提升自身專業演奏技巧的基礎上增強合作意識、提高協調能力,學會用音樂語言講話,用抑揚頓挫的音符完美展現音樂作品蘊含的思想情感和意境。這樣會在無形中會提升演奏者綜合素質和音樂素養。
三、我國鋼琴專業教學與室內樂之間的出入
室內樂是西方發展的音樂藝術形式之一,已經有數百年發展歷史,涌現出許多優秀的音樂作品。室內樂演奏特點與形式也促進著教育體系的完善。我國鋼琴專業教學中“重獨奏輕合作”,室內樂整體發展相對滯后,對鋼琴室內樂發展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對鋼琴室內樂與鋼琴獨奏的辯證關系認識不到位。雖然獨奏是所有音樂演奏形式的基礎,但是演奏者常以自我炫技為主,難免會存在片面性和狹隘性,缺乏合作意識,音樂效果枯燥無味,情感表達內涵淡薄。室內樂發展本身比較注重風格與欣賞者精神需求,風格中要蘊含有個性的思想,展示自身優勢的同時又能夠兼顧其他演奏者,彼此照顧,團結互助,尊重作曲家的意愿。
由于室內樂學科專業性強,此部分鋼琴藝術指導在我國仍然算新型專業,在發展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
首先室內樂方向的師資力量不夠,作品學習課程設置有限。無論本科還是研究生對于鋼琴的專業學習依然是以獨奏作品為主,只有研究生階段的學年考試會簡單涉及到室內樂作品。再加上雙鋼琴課程開設周期短,學生很難接觸到更多的音樂作品。
其次鋼琴專業學生人數多,專業水平參差不齊,小組教學實施困難。為了保證教學進度,大部分學校選擇以集體課的授課形式進行鋼琴教學,就算想對每一位學生、每一組演奏進行指導,也沒有更多的時間允許。再加上學生水平高低不齊,在作品選擇上也會呈現多種結果,會加大重奏合作訓練的難度。
再就是學生對室內樂作品學習不夠重視,合作效果差。獨奏要求演奏者有很高的專業技能,有些學生專業能力達不到,就會選擇彈伴奏,認為只要彈下來,與合作者“對”上拍即可,對室內樂形成一種錯誤的認識。另外很多學生演奏重奏作品時,重視的是技巧很少關注聲部,也從未看過總譜,協調能力不夠強。
四、室內樂作品學習方向與技巧初探
室內樂作品主要以弦樂重奏為主,其中五重奏最具有代表性。本節將以舒伯特的《鱒魚五重奏》為例,講一講具體學習過程和訓練技巧。
(一)曲譜分析
通過對《鱒魚五重奏》的曲譜分析發現,在第第四樂章演奏中出現了五次對主題的變奏,而且都突出主聲演繹和伴奏演繹。變奏I在主題演奏上出現了小提琴主奏到鋼琴主奏的轉變,到了變奏II又變回提琴主奏,呈現出一幅小鱒魚在清澈的小溪中歡快暢游的情景;緊接著在變奏III中由大提琴和低音提琴主奏,使提琴的雄厚音色以及鋼琴的緊密音型完美銜接,營造出沉重的音樂氛圍,給聽眾一種漁夫腳步聲將近,內心恐慌的感受;到了變奏IV主要突出人物性格以及音型變奏,加上大小調的穿插變化以及強大的和弦營造出一種緊張氣氛,使聽眾好像看到小鱒魚與漁夫之間的斗爭;變奏V由大提琴演奏出主旋律,優美如歌,好似小樽魚擺脫漁夫、重獲自由的心墻。此作品整個主題旋律由大小提琴共同合作完成,不但音樂效果上實現了多重節奏變化,更向聽眾展示了一幅自由歡快的生活畫面,擁有很強的代入感。完成曲譜分析后,要具體落實到教學上,與和聲課相融合,用理論指導實踐。準確把握作品風格和演奏重難點,提升學生作品分析能力。
(二)分譜練習
準確把握室內樂作品變奏過程后,就需要教師指導學生進行分譜練習,引導學生詳細理清和聲走向以及各聲部之間關系,調整自己練習部分音準、節奏以及表情符號。這一環節是以個人為單位熟悉作品音律變化,為接下來合奏奠定基礎。
(三)合作排練
室內樂作品學習最核心的環節是合作排練,一首蕩氣回腸的鋼琴曲需要演奏者在幕后呢經過上百次合作排練,找到彼此之間最關鍵的連接點,將不同樂器演奏的音符交融在一起,近乎完美的演奏出自己的聲部,展現出和諧的音樂效果,呈現一個優秀的聽覺盛宴。合作排練中主要做到以下幾點:
1.統一音色
在室內與作品學習中,想要展現音色的表現力,需要演奏者相互默契配合,找到樂器之間音色的平衡感,達到聲音的和諧美。所以,必須重視音色統一環節,細化聲部訓練的每一個環節。弦樂演奏受三大因素影響,分別是運弓的速度、弓在弦上的壓力,以及弓和弦的接觸點,此外還有演奏者手指的速度與力度。在作品學習過程中要調整自己觸鍵方式,做到弦樂音色貼合,彈出明亮的音響、柔美的聲音,使音樂富有線條性和歌唱性。
2.相互傾聽
在音樂學習中耳朵是最好的老師,對于室內樂作品學習最重要是學會聆聽,只有相互傾聽的演奏,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呈現一場完美的音樂演奏。學會聆聽首先擺脫以自我表達為中心的演奏理念,當其它聲部成為主旋律時,要有意識降低自己控制聲部的音量與音色,達到聲部平衡、音色和諧;此外還要聆聽樂句走向,調整樂句之間呼吸,盡量達到一致,掌握用肢體語言交流的技巧,提升集體協作能力。在相互傾聽過程中會不自覺增強樂感,學會與其他演奏者合作,同時又能夠使自己的演奏多一份柔和,少一份戾氣,形成全局觀念,準確展現音樂形象,提高個人音樂綜合能力和素養,對音樂理解又會更上一層樓。
五、結語
由以上敘述可知,音樂作為一種視覺藝術,能夠陶冶情操,渲染情緒,抒發情感。目前擁有者數百年發展史的室內樂已經成為國際音樂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西方國家正在室內樂的道路上不斷創新、探索,而我國卻剛剛有起步的苗頭。所以,對于鋼琴專業學生來說,學習室內樂作品是提升自己的重要途徑,不僅能夠加強對音樂的感知水平,還可以做到與多種樂器相互配合,提升節奏穩定性,提高協調能力和合作能力,學會與他人溝通交流,對于專業素養也有很大促進作用。所以,相關高校教師要重視室內樂作品學習,仔細分析曲譜,采取分譜練習,加強合作排練,增強鋼琴教學內涵,緊跟國際音樂藝術發展的步伐。
[參考文獻]
[1] 胡青.鋼琴室內樂教學的發展構想[D].河南大學碩士論文,2016.
[2] 杜非霏.淺析鋼琴室內樂教學對學生的重要性[J].音樂時空,2016,10: 87+86.
[3] 楊毅.淺談聲樂室內樂在美聲教學中的重要性[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17,04:126-128.
[4] 雷蕾.我國鋼琴室內樂發展現狀及訓練策略初探—兼與東歐鋼琴室內樂發展比較[J].周口師范學院學報,2016,03:149-152.
[5] 陳奕霖.關于鋼琴室內樂的訓練價值的幾點思考[J].黃河之聲,2015, 05:79-80.
[6] 林敏婷.高等學校音樂表演專業鋼琴室內樂課程構建及改革研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7,09:269+271.
作者簡介:祝青(1981-),女,上海人,研究生學歷,星海音樂學院附中,講師,主要研究方向:鋼琴表演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