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蕓
摘要:目的:探究語言溝通及心理護理在焦慮癥患者護理中的效果。方法:選取本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100例焦慮癥患者,通過隨機分組的方式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5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措施,觀察組在使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采用語言溝通和心理護理。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前和護理后的精神狀態評分以及依從性。結果:對比兩組護理前的簡明精神病評定量表(BPRS)評分,兩組無明顯差異,P>0.05,護理后兩組患者的BPRS評分都有顯著降低,P<0.05,而且觀察組患者的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在依從性方面,觀察組患者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差異明顯,P<0.05。結論:采用語言溝通和心理護理,焦慮癥患者的精神狀態明顯有所改善,依從性提高,效果顯著,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語言溝通;心理護理;焦慮癥
焦慮癥是常見的精神疾病中的一種,它的主要特征是情緒焦慮,患者一般容易出現緊張害怕、提心吊膽、頭暈、胸悶、呼吸急促、出汗、坐立不安等癥,一些嚴重患者還會出現社會功能受損,患者無法解脫這種病痛折磨,倍感苦痛[1]。現報道如下。對于焦慮癥的治療,一般是藥物治療配以心理護理和語言溝通。本文將研究語言溝通及心理護理在在焦慮癥患者護理中的效果,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100例焦慮癥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觀察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齡18~47歲,平均(33.36±2.56)歲;對照組50例,男25例,女25例,年齡19~46歲,平均(32.26±2.36)年;兩組患者基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可對比。
1.2 方法
1.2.1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給予治療焦慮癥的藥物。具體包括對患者進行用藥指導、健康教育及常規護理,保證患者擁有一個良好的住院環境,提醒患者及家屬重視醫囑,遵照醫囑正確服藥。給予病人適當的安撫,讓其保持充足休息和適量運動。
1.2.3 觀察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和焦慮癥藥物治療的同時,施以語言溝通和心理護理。具體如下:①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時,要確保實施護理的人員要具備較高的個人素質,因為護士和患者接觸最多,熟悉患者的各方面情況,所以護士樹立起良好醫德醫風,保持恰當的言談舉止,這是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的重要前提。②與患者進行交談,這是心理護理的重要方法。初次接診患者時,要為患者多強調藥物治療的作用以及焦慮癥對精神生活的影響,與患者溝通過程中要讓患者知道其自身并無身體器官方面的疾病,這種痛苦主要來自于精神方面。與患者深入討論其生活中某些重要事件和人際關系情況,理解患者,使其正確看待生活。③鼓勵患者參與工娛療活動,分散患者注意力,幫助疾病康復。④給予患者心理支持,即多鼓勵、多安慰、多啟發、多疏導等,排除其焦慮心態,為其穩定情緒,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⑤在進行語言溝通和心理護理時,醫護人員要特別重視護患關系的建立,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取得患者的信任,保證心理護理工作的順利進行。⑥加強疾病防治宣傳,讓患者以正確的態度對待自身疾病,消除不良情緒,為患者創造良好的休養和治療環境,使患者的心態更加積極。
1.3 觀察指標
(1)觀察護理前后,兩組患者在精神狀態方面的評分,評分越高,說明心理護理及語言溝通對焦慮癥患者的護理效果越好[2]。
(2)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后的的依從性。
1.4 統計學分析
用SPSS20.0分析數據,計量資料()、計數資料行t檢驗、X2檢驗對比。P<0.05為差異顯著。
2 結果
2.1?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精神狀態評分
經護理,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的精神狀態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依從性對比
經護理,觀察組護理后的依從性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焦慮癥患者大多數都伴有緊張、恐懼等癥狀,還存在植物精神系統癥狀[3]。客觀來說,這些心理方面的障礙對患者不造成任何威脅,主要是患者過度憂思所致,但是患者又無法控制以上情況的發生[4]。長時間作用就會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
對患者給予心理護理和語言溝通,能夠幫助患者擺脫各種心理因素的干擾。護理人員需要和患者建立起良好的護患關系,多了解患者的性格習慣,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為患者解答問題,排憂解難,鼓勵患者參加工娛療活動,分散其注意力,輔助其盡快康復。給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當患者遇到問題時,多疏導寬慰,排除其不穩定情緒。最后要加強疾病的宣傳防治,讓患者重拾自信,以正確的態度看待疾病,消除自身的消極情緒,積極配合醫生治療,盡早恢復健康。本次研究中對比了兩組患者在實施護理后的依從性和兩組患者護理后的精神狀態評分,根據數據可以看出,觀察組患者的護理后依從性及精神狀態評分均優于對照組,P<0.05,具備統計學意義。
總而言之,將語言溝通和心理護理用于焦慮癥患者護理中,患者的依從性提高,精神狀態得到改善,護理效果顯著,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李秀容. 心理護理與健康教育在青少年輕度焦慮癥中的應用[J]. 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7, 27(6):180-181.
[2]吳靜, 王錦渝. 心理護理對更年期焦慮癥患者各項評分及生活質量的研究[J]. 檢驗醫學與臨床, 2017, 14(14):2134-2136.
[3]徐新, 鄭燕華. 放松訓練結合心理護理對廣泛性焦慮癥患者的臨床影響分析[J]. 基層醫學論壇, 2017, 21(30):91-92.
[4]孫茜. 心理護理干預在更年期焦慮癥治療中的效果評價[J]. 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 2017, 4(17):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