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振海
摘要:我國電力行業的快速發展帶動我國整體經濟建設發展迅速。隨著我國電力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電力供應需求也在逐漸增加,科學有效的運行管理模式變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輸電線路;運檢一體化管理
引言
隨著我國整體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電力行業發展非常迅速。在市場經濟環境下,電力企業不斷加深改革,加速了電網建設速度。在傳統輸電線路管理工作中,存在一定的不足,導致電力系統正常運行受到一定影響。當下,電力企業管理機制影響下,電力運行人員以及相關檢修人員之間存在權責分配不合理現象,導致電力輸電線路運檢管理工作受到影響。
1運檢一體化管理的可行性及意義
通常情況下,輸電線路的運行與檢修一體化管理需要一體化技術的支持,就當前發展情況來看,我國電力系統依舊處于持續升級與更新階段。支持輸電線路檢修的現代化智能技術也越來越成熟。例如地理信息系統技術、現代通訊技術、全球定位系統技術等,目前已在我國輸電線路運行與檢修中獲得了十分廣泛的應用,為運檢工作的順利開展創造了良好的技術條件。同時,輸電線路的各項設備、線路的技術含量也越來越高,能夠有效適應現代化智能技術,為輸電線路運檢一體化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優良的基礎。例如有功損耗監測技術、遠紅外成像監測技術等,均可用于輸電線路監測工作,并且還可發揮其良好的監測功效,從整體上提高運檢管理工作水平。除此之外,先進的監測手段為輸電線路的實時監測提供了可能,如遠紅外線成像監測、變壓器油色譜監測、避雷器泄露電流監測等。隨著電力企業市場化發展的不斷深入,輸電線路運檢一體化因其具有輸電線路運行、檢修工作的高效率等特點,已被更多電力企業所接受,也有助于電力企業突破傳統的相對落后的經營模式。同時,輸電線路運檢一體化還可以提高電力企業工作人員綜合素質,進而激發工作人員對工作的熱情和責任心,間接提高工作人員輸電運行、檢修工作的效果。此外,輸電線路運檢一體化還在節約資源方面有很好的表現,可以為系統節約出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可通過高效的運檢機制,提高故障排除的時效性,更大程度避免故障升級問題的出現,降低時間和維修成本。
2輸電線路運檢一體化主要問題分析
(1)輸電線路責任缺乏責任制度,制度方面,輸電線路缺乏完善的責任制度。多數工作人員僅關注自身責任,這種情況長期發展則會引發管理工作方面的缺失,促使工作人員綜合水平受到影響。因為責任制度不夠完善,最終導致人們日常工作過程中的綜合水平受到影響,難以明確具體負責人,對問題不能及時報告,最終增加檢修工作成本。(2)管理模式不完善,隨著我國電力企業的快速發展,雖然輸電線路運行及檢修也取得了進一步發展,但其一體化管理工作中依舊存在較多缺陷。例如只有少部分人熟悉少數設備的操作,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工作人員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此外,對于檢修信息的管理,主要包括檢修主體數據、時間安排以及基建擴建項目等信息的管理,因為運行及檢修管理模式的不完善,使得這些數據均無法得到有效的管理,從而阻礙了輸電線路運行及檢修效率的提高。
3運檢一體化管理模式的路徑
3.1完善管理制度
就輸電線路運檢一體化管理本身而言,想要在日后工作的開展上創造出較高的價值,制度方面的完善是必要性的組成部分,而且會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決定性的影響。制度對于輸電線路運檢一體化管理來說,能夠提供較多的參考和指導,并且在處理各項問題和事故的過程中,能夠提出較為明確的依據,這就能夠在將來工作的安排和拓展過程中,不斷的取得更好的成就,為將來工作的合理改進,做出較為卓越的貢獻。輸電線路運檢一體化管理水平的提高,離不開完善的管理制度,這是輸電線路運檢一體化管理工作順利開展的前提和基礎,在具體工作中,電力系統工作人員需要加快推動輸電線路運檢一體化管理系統的建立和過關工作,同時還要保證輸電線路的完整性及良好的運行狀態。
3.2提高智能化建設水平
傳統的輸電線路管理主要由人工來完成,線路運行人員將輸電線路的運行信息記錄下來,由技術人員對這些信息進行分析,再由檢修人員進行檢修。這種傳統的人工操作方式在信息準確性和及時性方面都有所欠缺,不利于電力企業輸電線路的管理。將智能化平臺運用到輸電線路的運檢管理中,可以減少信息傳達環節,縮短輸電線路維修時間,從而使輸電線路運檢工作效率得到提高。智能化平臺系統包括無線數據的傳輸、數據的采集及分析等。在使用智能化平臺進行輸電線路的運行及檢修管理過程中,通常數據的分析和采集都是通過全球定位系統定位系統來進行的。
3.3提升運檢過程智能化
在現代化技術不斷發展過程中,電力企業在對輸電線路進行運檢作業時,應用的相關設備也在逐漸實現智能化轉型,合理應用智能化技術和相關設備能夠對管理流程順序進行有效調整,保證工作進行的有序性,對運檢成本和人力成本進行有效控制,實現更高的工作效率。在進行具體作業時,必須基于目前存在的智能巡檢系統,對輸電線路進行覆蓋性處理,確保檢修工作進行了信息化和規范化,避免發生停電事故,確保相關設備正常運行,最大程度地保障線路運行的科學性。
3.4建立健全的設備信息檔案庫
當下,我國各大電網輸電線路規模得到進一步擴大,促使輸電線路設備管理面臨挑戰。多數大型輸電線路以及那些復雜的電力設備,在具體運行過程中,均容易出現混亂現象,這也對輸電線路管理工作帶來影響。電力企業必須對信息檔案做出進一步改進,對輸電線路進行大力檢查和管理十分重要,構建比較完整的設備以及信息檔案,可以促使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構建完整的設備信息文件清單,在設備原始技術文件當中,存在生產數量、試驗數據和操作參數等。為了促使設備信息檔案得到改善,還需要對設備異常記錄、操作參數等進行收集和記錄,測試相應管控數據,從而歸檔處理。
3.5實行輸電線路的一體化承包
輸電線路運檢一體化管理需要一體化承包模式為基礎。現階段,多數輸電線路運維都采用分組、分段、分批承包的模式,各個承包單位只對自己管轄區域負責,這種分區、分段承包模式成為輸電線路運檢一體化管理的阻礙,無法實現跨地區、跨范圍地綜合管理與維護。對此,必須對輸電線路運維承包模式加以調整,加強承包區域間的合作,或者改革分區承包模式,統一實行集中式承包,從整體上打造出一個運維系統,為一體化管理創造條件。綜上所述,人工檢修已經不能適應我國快速發展的電力網絡需要,實施線路檢修一體化管理尤為重要。幾十年來的人工線路檢修,為線路檢修打下了知識儲備的基礎,同時,科學技術不斷發展,信息技術和傳感技術的發展,為實行一體化管理提供了技術支持。建立一體化的管理系統,要運用很多先進的智能技術,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庫。
結語
在電力企業當中,輸電線路管理工作當中開展運檢一體化管理,同時建立輸電線路運檢一體化管理系統,能夠對設備信息檔案庫當中內容,智能化平臺等進行充分應用,最終促使運檢一體化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高,能夠促使工作人員工作積極性得到提升,保障輸電線路運行以及檢修工作效率的大大提升,最終保障輸電線路運輸的安全性。
參考文獻
[1]李巖東.淺談電力系統輸電運檢管理方法[J].科技創新導報,2016,13(08):97~98.
[2]林藝民.輸電線路運檢一體化管理中問題剖析[J].科技經濟市場,2015(09):154.
[3]劉國輝,聶飛,華清榮.電力系統輸電運檢管理方法分析[J].電子制作,2015(03):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