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琛琛
摘要:審計信息化的審計工作具有更高的準確性、工作效率和及時消除風險的能力,可以全面分析審計數據,創新審計工作的方法,使運行更加趨向合理化。因此審計人員依據審計信息化管理模式,全面有效的對審計數據進行分析,才能完善審計工作內容,提升審計質量。本文探討了審計信息化對審計質量的影響。
關鍵詞:審計 信息化 質量
在固有的管理體系中審計通常運用人工的方式來進行審計處理,這種審計手段不僅費時、效率低,而且容易出現各種錯誤。由此可見,運用人工計算的方法在當今社會并不適用,它會對審計管理體系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并且這種審計方式仍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資源,這使得審計的準確性得不到保障,直接導致審計管理質量低下。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雖然人力資源在我國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數據資源以不可阻擋的氣勢為將來的發展提供動力。
一、審計信息化有利于提高審計質量
1.1審計信息化可以提高審計準確性
在以前長時間的審計過程中,審計人員在審核被審核單位的材料時,通常采取抽樣審計的方法,在只分析一部分資料數據的情況下,就對被審核單位的整體情況進行估計,這樣的做法顯然很容易出現較大的誤差。而隨著計算機技術與信息技術大量引入審計工作中,審計工作可以針對被審計單位的所有數據進行分析,從而保證了審計工作的準確性以及全面性。審計信息化有利于掌握更加全面的審計信息,對數據進行深入的研究,從而有效解決人力操作出現的種種不利因素,提高了審計質量。
二、審計信息化對審計質量的影響分析
2.1全面分析審計數據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提升和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審計工作信息化逐漸成為一個發展趨勢,對于審計工作來說,有利于提高審計工作質量和盡快實現審計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在這個信息化時代,審計工作可以通過互聯網技術的應用來創新審計工作的施行。并且,大數據的出現,更是這類大量重復性數據操作的得力助手,有利于更加全面、細致的展開數據統計工作,同時可以全面清晰的反應出當前審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不足,機器做出的分析較人工更加理性,有效避免主觀因素帶來的誤差等問題的發生,實現對數據的全面分析。
2.2創新審計工作的方法
當前,隨著審計工作的全面展開,國家和企業更加重視審計工作的展開,對審計工作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審計方法就顯得無法滿足對大量審計數據的處理和審查,因此創新審計工作的方法勢在必行。例如在實際審計工作中,可以嘗試通過科學的借助云技術手段和各種計算機軟件,對數據進行全面綜合的分析,不僅能實現對審計基礎數據的快速處理,還可以根據需求,實時的篩選出所需要的數據,使各類數據的統計分析更加全面、高效。同時,可以根據需求進行適當的編程,實現對各類業務的精準化管理,更加有針對性,目標性,對可疑之處進行重點排查,實現對各類財務數據的高效整理,完善審計工作的方式方法。
三、審計信息化對審計質量影響的策略
3.1 完善審計信息化制度
審計信息化過程中,審計軟件樣式很多,但就目前來說我國還不具備完善的、統一的審計信息化體系,在不同行業、不同企業、不同單位中,為了保證審計內容的規范性,應該不斷提升審計質量,以免各種審計失誤頻發,建立起審計信息化制度后,還應當建立審計作業流程標準。審計工作人員按照科學的技術方法以及有效措施,保證被審計單位數據的完整性,才能開展正常的審計流程。在審計的同時,審計工作人員對收集到的數據細心檢查,以防出現嚴重后果,因此應建立多樣化的審計分析模型。
3.2 大力開發審計信息化軟件
目前有豐富審計經驗的審計工作人員大多年齡較大,不能熟練的操作計算機,而能夠熟練掌握計算機應用技術的審計工作人員又不具備豐富的審計工作經驗,短期實現傳統轉變為計算機手段是不現實的。因此需要大力研發審計信息化軟件工具,在使用中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使審計信息化軟件工具與審計人員的專業需求達到統一,有效提高審計質量。
四、結束語
想要推動審計工作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提升審計質量,就需要審計工作人員及時轉變觀念,認識到信息化技術在審計工作中的重要性,加快信息化建設,完善審計制度,健全審計體系,從而促進審計工作人員學習信息技術,使審計工作信息化的加快實現。
參考文獻:
[1]張金剛.淺議審計信息化對審計質量的影響[J].財經界(學術版),2018(15):119.
[2]韋雪皎.論審計信息化條件下的審計質量控制[J].財經界(學術版),2017(17):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