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東
摘要:變電站的數字化與智能化是智能電網建設中變電環節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受到國家政策影響,我國在數字化變電站技術未成熟時,變電站自動化技術迅速向智能變電站方向發展,使得我國對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措施的研究變得尤為緊迫。變電站自動化技術的應用,對智能變電站的建設發展具有重要推動作用。智能變電站運行模式更為復雜,很容易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為提高其運行的穩定性與安全性,必須要對其做好繼電保護處理。本文就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技術的優化措施進行了簡要分析。
關鍵詞: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技術;研究
引言
智能變電站負責的運行量比較大,對繼電保護技術的要求高,而且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技術與傳統繼電保護存在明顯的差異,我國智能變電站的起步晚,在發展中需要完善繼電保護技術,用于提高智能變電站的安全水平,體現繼電保護技術的作用。
一、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技術
(一)線路繼電保護
線路繼電保護在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內具有重要作用。線路繼電保護過程中,能夠對智能變電站運行狀態進行實時性監控,了解智能變電站實際情況情況,一旦智能變電站出現故障,線路繼電保護可以采取相對應解決措施,對智能變電站故障進行防治。在條件允許情況下,還可以在智能變電站線路上安裝測控裝置,測控裝置主要作用就是對智能變電站運行狀態進行檢測,測控裝置會將所測控到的結果傳輸到網絡體系內,繼電保護就可以按照測控裝置所檢測到的結果,對智能變電站下達針對性繼電保護指令。
(二)變壓器繼電保護
變壓器繼電保護在智能變電站內,承擔著過程保護職責。在變壓器繼電保護裝置內,在后備部分安裝中可以采取集中安裝模式,進而充分發揮出變壓器繼電保護在智能變電站內保護作用。變壓器繼電保護在運行時,核心模塊為非電量保護,非電量保護模式需要與電纜相互連接,同時與繼電保護裝置相連接。變壓器在運行過程中一旦遭受到不良因素影響,非電量保護模塊就會進入到跳閘狀態下,傳輸跳閘指令,能夠有效緩解智能變電站在不良因素干擾下所需要承受的壓力,保證變壓器能夠安全穩定運行。
(三)母聯繼電保護
母聯繼電保護與線路繼電保護較為相似,但是母線繼電保護由于母線分段性能原因,母聯繼電保護性質更加簡單,在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內具有重要作用。
二、智能變電站特點
(一)一次設備智能化
在智能變電站內的一次設備,在運行過程中可以需要安裝智能傳感器及智能組件,因此一次設備在數據采集及關聯上面基本上可以實現數字化建設。一次設備在智能變電站內運行時,一次設備可以和智能變電站內其他設備之間通過光纜傳輸有關數據或者是指令。所以,一次設備在安裝智能組件及智能傳感器之后,一次設備也就具有了智能化特征。
(二)功能集成和結構緊湊化
在我國現階段所運行的全部智能變電站內,智能化技術在不斷完善成熟之后,智能變電站一次設備、傳感器及電子設備之間能夠有效橫河,功能集成度較高,結構更加緊湊,一次設備與二次設備之間運行更加緊密,變電站不同位置專業性逐漸弱化。
三、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技術缺陷
我國智能變電站與發達國家相比較,智能變電站建設時間相對較短,基本上還處于剛剛起步階段,有關機械設備或者是技術上面都還存在一定缺陷,尤其是在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技術上面,對我國智能變電站建設造成嚴重影響。
(一)智能化水平低
我國智能變電站基本上都是以傳統變電站作為基礎,通過改建或者是擴建的方式構建的,這樣就造成智能變電站在實際運行中,所應用的設備數量較多,資源消耗比例較高,在一定程度上嚴重影響了我國智能變電站智能化水平,所建設的智能變電站也無法達到智能變電站建設實際要求。智能變電站內設備端口尚未智能化連接,所應用的設備及線路生產企業不同,從而造成設備在實際運行時,設備及線路之間無法相互兼容,對智能變電站運行安全性造成嚴重影響。與此同時,設備與線路之間無法進行兼容,為智能變電站檢查工作也造成嚴重影響。
(二)設備接口連線不合理
智能變電站在運行過程中,包含較多設備,設備就具有接口終端。但是智能變電站設備在運行過程中,不同設備之間需要連線進行連接,這樣就造成設備終端接口數量顯著增加,對智能變電站操作人員工作造成嚴重影響。
四、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優化措施
(一)就地化間隔保護
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有關設備在安裝過程中,需要將繼電保護設備安裝在保護設備周圍,按照就地化準則,保證繼電保護設備能夠及時發現智能變電站出現的事故,有效降低事故對智能變電站所造成的損失。現階段智能變電站大部分都采取新型一體化微機線路模式,變電器保護措施和繼電保護一同運行,按照智能變電站設備實際情況,對線路合理進行配置,這種設計模式能夠有效提高智能變電站穩定性能,保障智能變電站設備及工作人員的安全。
(二)站域保護功能的應用
站域保護實際上就是在相同網絡背景之下,通過計算機對智能變電站所產生的全部信息進行調動,站域保護在接受到危險信號之后,計算機能夠及時進行反饋,對設備進行后備保護,信息傳輸整個流程全部通過電信號形式進行傳輸,后備保護時間大幅度縮短,能夠有效滿足智能變電站對繼電保護靈敏性要求。
(三)完善智能變電站設備,減少智能變電站端口數量
現階段,我國智能變電站所應用的電氣設備基本上都屬于進口產品,這些電氣設備都是按照自身國家變電站情況進行研發制造,與我國變電站實際情況之間存在一定差異。這就需要變電站在對電氣設備選擇過程中,提高對電氣設備有關問題關注程度,對智能變電站設備進行優化,簡化智能變電站設備數量,減少智能變電站端口。
五、總結
在我國社會和經濟不斷發展的條件下,電網建設事業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電網建設規模越來越大,同時,隨著變電技術的顯著提升,興建了很多智能變電站,想要確保智能變電站實際供電具有足夠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就應該深入研究相關繼電保護技術,將智能變電站所具有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從而促進我國電力事業的有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