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玉蘭 王麗麗 李芳

【摘? 要】目的:探討優化溝通技巧在門診掛號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主要實驗對象為: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間至本院錄入的門診掛號患者,共200例,將其臨床數據進行分析后根據就診順序進行分組,前100例患者為實驗組,后100例患者為對照組。兩組患者分別給予常規護理(對照組)和優化溝通技巧干預(實驗組)。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評分指標改善狀況。結果:實驗結果中顯示實驗組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護理后,患者對護理人員的各項護理評分指標均優于對照組,各數據組間差異顯著(P<0.05)。結論:將優化溝通技巧干預應用于門診掛號患者的交流與溝通中,具有良好的護理效果,能夠有助于提高護理人員的護理技巧,改善患者的護理感受,值得深入推廣應用。
【關鍵詞】優化溝通技巧;門診;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6-0291-01
門診科室是現代臨床上進行常規診療的主要科室[1]。由于每日門診內收入的患者數量較多,所接觸的患者病情也較為復雜。門診科室而在這種狀況下,需要針對患者的門診進行相應的護理操作,這樣才有助于患者的病情的改善和診療,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及護理評分指標,進而使患者的康復感受得到改善[2]。本次實驗將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間至本院接受治療的門診掛號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優化溝通技巧在門診掛號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現歸納總結如下。
1一般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的主要實驗對象為: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間至本院錄入的門診掛號患者,共200例,將其臨床數據進行分析后根據就診順序進行分組,前100例患者為實驗組,后100例患者為對照組。對照組患者的性別數據記錄為(男:53例;女:47例),患者的年齡信息區間介于23-73歲,平均年齡(48.4±3.6)歲;實驗組患者的性別數據記錄為(男:51例;女:49例),患者的年齡信息區間介于21-70歲,平均年齡(47.6±4.2)歲。
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在入院時均不患有其他全身性疾病或相關器質性疾病,可耐受本次實驗中各項操作以及后續隨訪,詢問患者相關病史以及基本資料后,確認患者可配合本次實驗開展,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未見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兩組患者分別給予常規護理(對照組):包含病房護理、遵醫囑用藥、環境護理等。優化溝通技巧干預(實驗組):
1、首先在門診內建立完善流程溝通表,在科室內部將科主任作為優化溝通技巧小組長,護士長則設置為副組長,其余護理人員以及主管護師等人員被設置為優化溝通小組組員。小組成員需根據門診的溝通流程表以及相關指南,并結合患者的病情特點,通過多輪溝通的方式確定符合患者的交接報告流程,形成以打勾為主要記錄的病情溝通表格。
2、而在開展實際溝通時,首先對患者的基本資料進行評估,針對患者的特殊狀況提出合理化的建議。對于病情較為嚴重,并在手術后恢復較差的患者,必要時需將患者轉移至其他科室內,靈活采用門診內匯報模式和交接模式,這樣能夠有助于保證患者術后恢復,可采用面對面直接匯報的方式來進行表格記錄,避免延誤患者的病情治療。
3、在于主管醫師進行溝通時,應當了解優化溝通技巧模式的落實狀況,而主管護士需要對護理人員工作中未落實或未執行到位的項目進行及時調查,通過對客觀存在的原因進行討論并優化其中存在的問題。對護理人員的主體意識,對護理方案進行不斷改進,通過優化溝通技巧的方式建立完善的護理改進措施。
1.3 評價標準? 按護理完成后,由患者對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進行評價,各項指標均為百分制,得分越高說明護理人員對應指標的護理能力越強,其中包括:服務態度、溝通能力、主動性與責任心。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中實驗數據選擇SPSS22.0 For windows統計軟件進行收集校正。本次研究統計操作由同組檢驗人員開展,計量資料(年齡、評分值)選擇T值進行檢驗,以P<0.05作為數據差異界限,說明統計學差異存在。
2結果
2.1 實驗結果中顯示實驗組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護理后,患者對護理人員的各項護理評分指標均優于對照組,各數據組間差異顯著(P<0.05)。詳情見表1。
3討論
現在臨床研究證實,在與門診患者進行溝通時,做好醫務人員的管理,能夠提高醫療工作的效率,這對于醫療形象的建設來說有積極意義[3]。隨著生活節奏加快、生活壓力的逐漸增加使得更多群體的飲食結構和生活習慣發生變化,胃腸道疾病、呼吸道疾病等病癥在臨床上發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趨勢[4]。
而長時間治療可能會患者心理狀態發生變化,因此有必要在治療的同時實施優化溝通技巧干預,通過疾病健康知識的講解,了解患者生活習慣并給予指導,有助于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讓其自覺改正不良生活習慣,養成規律飲食和生活習慣,可以提高臨床療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5]。
綜上所述,將優化溝通技巧干預應用于門診掛號患者的護理中,具有良好的護理效果,能夠有助于提高護理人員的護理技巧,改善患者的護理感受,值得深入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馬菲菲,張志純,周玫玫.護患溝通技巧在門診導診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J].醫療裝備,2018,31(20):151-152.
[2]王盼.溝通技巧在門診掛號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8,25(18):91.
[3]楊德松.淺談醫院門診掛號與收費窗口的溝通技巧[J].基層醫學論壇,2015,19(25):3529-3530.
[4]戴繼芳,孫艷婷.溝通技巧在門診掛號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4,18(18):78-80.
[5]楊紅,孫瑞婷.門診掛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與對策[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9,6(20):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