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愛茹
摘要: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強有力的物質保障和政治基礎。因此,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國有企業改革不斷被深化。通過不斷改革,我國國有企業從最初的政企不分、政府下屬的附屬物,發展成為當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獨立經營的現代化企業。本文通過對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四個不同階段下的國有企業管理會計應用方法的變遷,進而梳理我國國有企業管理會計應用的未來展望。
關鍵詞:改革開放;國有企業;管理會計
1.改革開放以來國有企業管理會計實踐應用的歷史沿革
我國國有企業管理會計真正實踐是起于改革開放以后,由于我國從最初的計劃經濟體制轉向今天的市場經濟體制,總共經歷了包括以經濟責任制為主的管理會計方法(1979年至1993年)、以市場為導向的管理會計方法(1993年至2003年)、與國際接軌的管理會計方法(2003年至2013年)、全面推進管理會計建設(2013年至今)等四個階段。
1.1以經濟責任制為主的管理會計方法
由于我國自1949年以來,一直實行計劃經濟體制,因此最初的管理會計方法就是要打破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的枷鎖。通過改革企業的經營體制,使其效益提升。但由于權力下放過快,導致部分企業出現“內部人控制”問題,所以國家開始實行經濟責任制,一系列的西方會計理論及方法被陸續引入,比如本量利分析、邊際貢獻、預算、責任中心等等,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戰略管理等管理會計方法被陸續引進我國,極大地豐富了我國管理會計的范疇。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國有企業最初將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都視為同一種企業會計方法,但學術界認為,管理會計較之財務會計,還是存在著不同的特征。
1.2以市場為導向的管理會計方法
緊接著經濟責任制為主的管理會計方法之后,我國開始進入以市場為導向的管理會計方法的時代,其標志性事件是1993年的憲法中,我國正式將國營企業改稱為國有企業,并頒布了《公司法》,這為廣大國有企業實施公司制提供了法律依據。這一系列的舉措,都是我國對國有企業的管轄權和經營權等兩權分離初步探索,推動了國有企業走向市場化。隨著國有企業逐步向市場化邁進,我國國有企業的管理會計也由最初的成本管控,逐漸向預算和企業內部控制層面發展,而預算方向和企業內部控制方向,也正是上世紀1993年至2003年階段,我國管理會計研究中的兩大熱門研究方向,許多管理會計研究工作者通過大量的研究,為管理會計在我國國有企業中的落地生根,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為我國國有企業向市場化轉型,提供了幫助。總之,在這一時期里,無論是管理會計還是國家的推動,都使得管理會計在我國國有企業中進一步發揮了作用,從而幫助許多企業提升效率、增加效益。
1.3與國際接軌的管理會計方法
到了新世紀2003年以后,我國國有企業的公司制改革全面落實,國有企業在經營方面,擁有極大的權限。但在國有企業的管理上,則是政出多門,有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中共中央企業工作委員會、財政部等多個部門都有一定的權限對國有企業進行管理。這種政出多門的管理方式,極大地阻礙了國有企業的經營效率,為了扭轉這一局面,我國于2003年建立了國資委,專門用于監管國有企業,這顯著改善了我國國有資產流失的風險。自2003年以后,我國國有企業除了繼續推行公司制以外,還進一步落實了國有企業的“規范化治理”。正是在這種欣欣向榮的情況下,管理會計得以在企業里進一步發揮作用,在鞏固了一些管理會計學基本理論和方法之后,我國企業也開始借鑒西方最為先進的管理會計方法,比如平衡記分卡、作業成本法、EVA法等,都是在2003年以后,由西方發達國家傳至我國。
1.4全面推進管理會計建設
自2013年以來,國家多次發文開始全面重視管理會計,這使得管理會計在國有企業中所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顯著。在黨的十八大中,首次提出面對市場經濟浪潮,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應該公平公正的展開競爭。《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曾明確指出,要積極鼓勵發展以國有制企業為主的混合所有制經濟,讓國有企業的優勢和民營企業的優勢全面結合,再通過管理會計的實施,全面促進國有企業優勢互補,長遠發展。
2.國有企業管理會計應用的未來展望
2.1大力推進信息化建設
今后國有企業的管理會計應用,首先應該大力推進企業管理會計的信息化建設,具體做法如下:第一,政府要持續對信息化建設進行投資,并有政府信息管理機構出面制定國有企業管理會計信息系統建設標準和運行規范,并且為廣大的國有企業提供數據分析以及預測等多種服務,為企業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提供良好的環境。此外,政府還應該通過其自身的影響力,不斷倡導國有企業重視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第二,迅速開發一大批適合我國國有企業發展的管理會計信息化軟件,幫助企業發展。同時,鼓勵國有企業積極引進國外先進的管理會計信息軟件,并實現先進管理會計軟件本土化。第三,企業應該充分認識到人才的作用,尤其是財務人才。要支持財務型人才向管理型方向轉型,不僅要精通傳統財務會計知識,還要對當前大數據應用、大數據分析等全新知識,進行掌握。要會運用大數據分析處理能力,盡快成長為財務互聯網型復合人才。
2.2完善國有企業公司治理
在公司治理方面,應不斷健全國有企業的法人治理結構,讓董事會充分發揮作用并承擔相應的責任,可以考慮將建立健全管理會計體系的要求列入董事會職責,使董事會充分重視管理會計的作用以促進管理會計的戰略規劃、資源配置和業績評價功能的有效發揮;應深化企業內部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引入外部職業經理人,打破薪酬平均化,發揮崗位薪酬制度的激勵作用;還應推進信息公開,發揮公共輿論監督作用,使其與內部財務監督、外部審計監督一起形成全方位的立體監督機制。
3.結語
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強有力的物質保障和政治基礎,而管理會計則是推動國有企業發展的重要工具。本文通過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國有企業對管理方法的應用,梳理了管理會計在我國國有企業中的歷史沿革,并總結完善國有企業公司治理、大力推進信息化建設的未來管理會計發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