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士峰
【中圖分類號】R47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2-0081-02
在臨床各項檢測中血常規檢測屬于最基本的檢測項目之一。血常規檢測的實施主要是臨床醫師結合患者檢測結果對其是否伴有造血功能異常、貧血和感染等情況進行診斷。同時還能便于對人體全身性疾病的早期跡象及早發現啊,為后期臨床診療工作的開展提供數據支持。就現下而言,靜脈血采集與末梢血采集等,均屬于常見血常規監測方法。有學者指出,不同采血方式能對患者最終檢測結果帶來直接影響,對此,現就對血常規檢測中不同采血方式有何差異情況做介紹如下。
血常規檢測中不同采血方式
(1)靜脈血采集
開展此血液采集的目的在于對靜脈血標本抽取并進行各項檢驗。一般適用于本科做各種項目所需要靜脈血液標本的采集,包括血常規、免疫和生化等。行靜脈血采集時,血管盡量取前臂內側靜脈、肘正中靜脈和肘窩靜脈等;若對小兒行靜脈血采集,采血部位則以大隱靜脈、頸外靜脈為主。
行血液檢驗項目的患者,通常要求采血前禁食8至12小時,且在采血前一天,禁止食用高蛋白類、高脂肪食物,戒煙酒,對于靜脈血標本的采集應在起床后1小時進行,采血時間盡量選擇上午7至9時,行采血當天,禁止劇烈運動,對于門診患者建議靜坐15分鐘后實施采血,通常坐位采血。
(2)末梢血采集
開展此血液采集的目的在于對末梢血液常規標本的接收與采集進行指導,不會影響標本中待測成分,確保檢測結果的可靠性與準確性。一般適用于門診檢驗科做各項檢驗等項目所需末梢血液標本采集,包括末梢血血糖檢驗、兒科血常規檢驗等。
血常規檢測中不同采血操作方法
(1)靜脈血液采集
把患者左手肘部靜脈作為采集靜脈血的部位,然后常規消毒該部位和四周皮膚;連接好真空抗凝管及一次性采血針,予以患者針刺采血;采集靜脈血5至7毫升后,終止采血;按壓采血部位則能起到止血目的。隨后,將稀釋液置于真空抗凝管內,并將其搖晃均勻,防止有溶血情況發生。
(2)末梢血采集
采集末梢血時,采血部位選自患者左手食指或無名指的內側;常規消毒采血部位和其四周皮膚;對患者應用一次性采血針針刺采血;采血末梢血30μl至60μl后,終止采血;按壓采血部位則能起到止血效果;隨后,在抗凝管內置入采集好的血液標本,并將其搖晃均勻。
血常規檢測中不同采血方式的差異
(1)靜脈血采血
靜脈血采集期間能采集較多血樣,經連接真空抗凝管,并通過對氣壓差的利用自動采血,能有效防止外界因素的干擾,因此能有效提高血樣中的血液濃度。
靜脈采血能有效縮短采血時間,同時能一定程度降低溶血發生率,所采集的靜脈血液具有穩定性好和受限小等優勢,能充分顯示人體血液的實際狀態。對受檢者實施靜脈采血時,一般以肘部前靜脈為主要采血部位,其原因是能有效減小血液成分受溫度的影響,能客觀反映出受檢者全身血液循環情況。另外,血液分析儀對血液的需求量較大,予以受檢者實施靜脈采血,能使血量的充足性得到保證,方便開展血液分析儀檢測,同時還能有效控制檢測結果的誤差,為臨床診斷的開展提供數據支持。
(2)末梢血采集
其具有操作便捷等優勢,且有廣泛的適用范圍。然而因手指末梢血管相對細小,因此在采血期間能一定程度影響患者血流速度,延長采血時間。此外,進行末梢血采集時,如果四周環境溫度偏低,容易導致血液標本發生溶血情況,使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受影響。
對末梢血的采集一般是用手輔助擠壓獲取,能一定程度影響血液標本質量,從而易導致白細胞稀釋和破裂等情況發生。此外,由于末梢血的采血主要是對受檢者手指與耳垂部血液實施采集,從而能一定程度降低PLT指標,使游離血小板減少,從而能提高溶血情況的發生。除此之外,末梢溫度與操作速度等也會一定程度影響檢測結果,末梢采血血樣的組成主要包括動靜脈血和組織間液、細胞內液和毛細血管學等,血液循環交叉,而且在采集血液時血量較少,出血不暢,能一定程度加大采血難度,從而無法對受檢者全身的血液循環情況進行客觀且真實的反映。
血常規檢測中不同采血方法的注意事項
(1)靜脈血采集
禁止在輸血與輸液的針頭處對血標本進行采集,建議在對側肢體進行血液采集。對血清標本抽取時需在干燥試管內注入血液,避免震蕩情況發生。對全血標本抽取時,在盛有抗凝劑的試管內注入血液,馬上輕輕搖動旋轉,使抗凝劑與血液混合均勻,從而能避免血液凝固情況發生。對血培養標本采集時,應避免感染情況發生;通常采集血培養標本時其血量在5毫升左右,如果患者伴有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癥狀,為使細菌培養陽性率能有所提升,建議增加采血量至10至15毫升左右。如果需要對幾個項目的血標本進行同時抽取,通常注入容器的順序是,血培養瓶-抗凝管-干燥試管,盡量做到動作準確快速。
(2)末梢血采集
末梢血的采集主要在以下部位,即指尖和耳垂;對嬰兒末梢血的采集以腳后跟為主。耳垂取血能一定程度減輕患者疼痛感,然而由于取血量較少,尤其是對耳垂偏小的患者而言,容易加大取血難度。指尖取血雖然會有顯著疼痛感,但耳垂取血采血量較多,尤其是對行血常規化驗患者而言,能有效保證測定結果的穩定性。
在實施采血前先清洗干凈采血部位皮膚。在冬季寒冷的外室進入室內后,建議待身子暖和后再取血,禁止馬上取血,尤其是應使采血的手與耳垂緩和起來。對指血采集前,禁止用熱水燙手,保證手指干燥,若患者手指的指尖伴皮膚病和甲溝炎、傷口和紅腫等情況,則不能應用此手指采血。無名指為行指尖采血時常用的手指,其原因是,即便刺破無名指后也不會對手的日常生活功能產生影響,除無名指外,也可以用食指或中指采血,沒有任何特殊差異。對耳垂血采集時,建議把掛在耳垂上的裝飾物取下,如耳環等,采血后禁止馬上掛上。采血后,對針刺破處用消毒海綿或其他消毒止血物品壓緊,禁止馬上浸水吸收,禁止與臟物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