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園
科學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和探究欲望,要盡量創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究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為幼兒的探究活動創造寬松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鼓勵幼兒大膽提出問題,發表不同意見。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通過引導幼兒積極參加小組討論、探索等,培養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學習用多種方式表現、交流、分享探索過程和結果。在設計科學活動“沉浮的秘密”這一活動時我注意做到了以下幾點。
一、在確定教育目標時緊扣幼兒的發展水平和具體教育內容
根據活動的內容和操作活動的基本要求,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及其實際情況,我確定本次科學活動的目標為。
1.讓幼兒在猜想、實驗、探索活動中獲得有關沉浮方面的知識和經驗。
2.讓幼兒嘗試用簡單圖畫記錄科學實驗的過程和結果。
3.讓幼兒在探索中尋找改變物體沉浮的方法,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這三個目標以幼兒為主體,它不僅包括了知識點、科學方法、技能學習和情感態度的培養,而且能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充分調動各種認知水平幼兒探索的積極性,使每位幼兒都能在操作中獲得一切身的體會和經驗。
二、把材料準備作為教育過程的一部分
在準備材料時,我不再是想當然地按自己的想法替孩子們把材料都準備好,而是和他們一起動手收集廢舊材料,并引導他們自己進行分類,這樣幼兒對各種物品的名稱、材料屬性也就有初步的了解。除此,我還提供一些能最大限度吸引幼兒進行探深入索的材料。有的材料一放入水中,立刻沉入水底或浮在水面,那么幼兒很快就能獲得答案,無需思考,無需深入探究,幼兒操作這類材料時難以充分發揮認知和思考的潛能。因此,我為幼兒提供了牙膏皮(卷起來就沉入水底,展開又像一只小船又浮在水面上)、紙和布(開始浮在水面上,吸水后就又沉于水底)、玻璃瓶(打開蓋沉,蓋好蓋卻浮)等,以供幼兒進行深入仔細的探索。
另外,我為幼兒提供了紙和筆,以便幼兒嘗試著把猜想、觀察、探索的結果進行記錄,這不僅給活動增添了新意,而且使活動更加有了趣味。
三、在活動形式上,采用了小組活動的形式
為每個幼兒提供了親自實驗、探索的空間和充分活動的時間,改變以往教師操作幼兒看,或個別幼兒操作,大部分幼兒觀察的傳統方法。整個活動,分4個層次進行:猜想——驗證猜想——尋找改變物體的沉浮方法——交流講述實驗的方法和結果,并做一定的記錄。這種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方法,不僅使教師可以有意識、有目的地按知識、情感、能力的系統和幼兒的實際水平進行教學,也可使幼兒潛在的能力獲得更加充分的發揮。
四、圍繞活動目標,以循序漸進為原則,把教學過程設計的有新意、有趣味、更具有挑戰性
1.猜一猜——創設情景,提出問題,引起興趣。為引起幼兒觀察探究的欲望,我是這樣設計導入課題的:幼兒4~5人結成小組后,我并不急于讓他們做實驗,而是提出這樣一個問題:“你們猜一猜,這些玩具放入水中,什么會沉下去?什么會浮起來?”幼兒聽到問題后立刻進入了猜想的狀態,這時我又提出下一個問題:“把你認為沉下去或浮起來的玩具記下來。”幼兒又動起了腦筋,“用什么方法記錄才能看出它是沉或浮呢?”接著,我先在黑板上畫出實驗材料的一種,讓幼兒討論表示沉浮的標記,有的幼兒說:“把波浪線畫在物體下面表示浮,波浪線畫在物體的上面表示沉。”有的幼兒說:“那樣太麻煩了,不如畫一條橫線表示水位,上面的物體表示浮,下面的物體表示沉。”我讓幼兒自選方法,畫出對每種物體沉或浮的猜測結果,為下一環節做好了鋪墊。
2.看一看——幼兒通過實驗操作驗證自己猜測的結果,強化或調整自己的原有認識。幼兒按自己的想法動手把各種物體放到水中進行觀察,看看究竟什么會沉,什么會浮。并把實驗結果與猜測的答案進行對照,一致的打勾,不一致的打點。接下來,幼兒共同驗證實驗結果。幼兒發言積極,當然也有不同意見。如同一種物體,有的幼兒認為會沉,有的幼兒認為會浮,我通過集體再次進行實驗,統一幼兒的認知。這時,我請各組幼兒將浮起來和沉下去的物體分別集中在紅盆和藍盆里,又為下一步進行更深入的探索作了充分的準備。
3.試一試——幼兒動手動腦,嘗試尋找改變物體沉浮的方法。這一環節是活動的難點,我是這樣設問的:“試試讓沉下去的物體浮上來,讓浮著的物體沉下去。”這種問法,幼兒感到沒有壓力,但問題卻很有挑戰性。因此,孩子們一聽到任務,馬上興奮起來,他們反復操作、實驗、多次嘗試,充分感知,既滿足了好奇心,又培養了動手動腦及判斷分析能力。把幼兒從被動學習狀態中解放出來,讓幼兒積極主動地去探究、去發現、去創造。
4.說一說——幼兒交流講述實驗的結果。這一環節,我讓幼兒交流講述自己的發現、操作過程以及實驗方法和結果。幼兒發言積極,有的幼兒說:“我把橡皮泥團成小球插在冰棍棒的兩邊,做成啞鈴,冰棍棒就沉下去了。”有的說:“我把許多浮著的東西都裝在瓶子里,再把瓶蓋蓋好,這些東西就浮起來了。”總之,孩子們說出了各種各樣的辦法,發言的積極性非常高,他們在交流各自經驗的同時,也明白了這樣一個道理:物體的沉浮狀態是可以設法改變的。最后,我由衷地贊揚了他們愛思考、愛探索和合作解決問題的態度,和幼兒帶著愉快,帶著滿足,帶著成功結束了這一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