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聯
【摘 要】心內科老年患者中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的患者人數較多,且這兩種疾病均為導致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原因,另外,患者情緒激動,進行劇烈運動等也會增加患者發生心源性猝死的概率。在患者住院治療期間,應當加強對患者生命體征、病情情況的監測,同時對各類危險因素積極做好預防措施,以使患者生命安全得到更好的保障。在心內科老年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應該對酗酒、吸煙、情緒以及運動等可控因素進行良好的控制,并且嚴格檢測患者的生命體征,以盡量降低患者的心源性猝死發生率。
【關鍵詞】心內科;老年患者;治療期間;心源性猝死;臨床危險因素
【中圖分類號】R5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2-0092-02
【Abstract】There are many elderly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the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and these two diseases are important causes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In addition, patients'emotional excitement and vigorous exercise also increase the probability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During the period of hospitalization,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monitoring of patients'vital signs and condition, and actively take preventive measures against various risk factors, so as to ensure patients' life safety better. During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in cardiology department, the controllable factors such as alcoholism, smoking, mood and exercise should be well controlled, and the vital signs of patients should be strictly monitored to minimize the incidence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Key words】Cardiology; Elderly patients; Treatment period; Sudden cardiac death; Clinical risk factors
引文:
心內科疾病是目前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患者以老年人群為主,并且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的加劇,心內科疾病患者的數量出于逐漸上升中。心內科疾病患者具有較高的死亡率,并且患者在進行治療的過程中存在發生心源性促使的可能,導致心內科患者的死亡率進一步提升。為了對該情況進行抑制,我們將80例在進行治療期間發生心源性猝死的心內科老年患者設為我院本次研究對象,對其發生疾病的原因以及既往生活習慣進行了解,并根據此對其發生心源性猝死的原因進行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從我院中選取80例在實施治療期間出現心源性猝死的心內科老年患者為研究對象,治療的時間選擇為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這些患者都能符合心內科的有關臨床診斷標準,而且所有患者家屬都已對知情同意書所簽署。在80例患者中有41例男,有39例女;年齡在62-74歲,平均(67.4±3.2)歲;其中有30例冠心病患者, 22例高血壓心臟病患者,16例患有原發性心肌病的患者,12例患有肺源性心臟病的患者,沒有因心臟意外發生猝死的患者。本次研究已經過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研究方法。參考相關文獻并對相關專家進行咨詢,向患者家屬發放我院自制病情調查問卷,問卷主要包括患者發生心源性猝死的原因,并對患者的日常生活習慣以及進行住院治療期間的生活情況進行調查和了解,明確患者是否具有酗酒或是吸煙等不良嗜好,并了解患者在發生猝死之前是否存在情緒激動或是進行劇烈運動的情況。
1.3 觀察項目及標準。對全部80例患者發生心源性猝死的疾病因素及生活因素進行分析。
1.4 統計學分析。我院本次研究全部數據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表示和χ2檢驗。
2 結果
2.1 全部80例患者發生心源性猝死的疾病因素分析。調查研究顯示,患有冠心病的患者為30(37.50%)例,患有高血壓性心臟病的患者為22(27.50%)例,患有原發性心肌病的患者為16(20.00%)例,患有肺源性心臟病的患者為12(15.00%)例。
2.2 全部80例患者發生心源性猝死的生活因素分析。調查研究顯示,發生心源性猝死前情緒激動的患者為31(38.75%)例,發生心源性猝死前進行劇烈運動的患者為25(31.25%)例,發生心源性猝死前便秘用力的患者為13(16.25%)例,具有酗酒習慣的患者為9(11.25%)例,具有吸煙習慣的患者為1(1.25%)例,無顯著原因的患者為1(1.25%)例。
3 討論
心內科患者普遍身體素質較差,所以發生意外情況的機率相對較高。一般來說,心內科老年患者在發生心源性猝死時病情較為緊急,且病情能夠迅速進行發展,導致患者受到嚴重的、不可逆的傷害,同時也導致患者家屬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心理上的傷害,為了避免心內科老年患者在進行治療過程中發生的心源性猝死引起諸多的傷害,我們需要盡量降低該情況的發生率,也就需要對其發生的危險因素進行深入的了解。通過臨床研究我們發現,在患者猝死的因素分析中,心臟病是導致患者發生心源性猝死最主要的原因,所以,對于心內科臨床上患有心臟病的老年患者,醫護人員應該給予其密切的觀察和重視,為其制定科學合理的治療方案及護理計劃;在患者心源性猝死的生活因素分析中,導致患者發生心源性猝死最主要的原因是情緒激動,其次是進行劇烈運動,再次是便秘用力,最后是酗酒習慣,在本次研究中,具有吸煙習慣以及無顯著生活因素的患者比例較低,情緒激動能夠導致患者的血管發生積聚的收縮,使患者的心臟供血出現障礙,進而導致患者發生死亡;患者進行劇烈運動能夠促進血流速度加快,導致心臟的負擔增加,形成心肌缺血的癥狀,從而引起患者的心源性猝死。研究顯示,導致心內科老年患者在進行治療期間發生心源性猝死的疾病因素主要為冠心病和高血壓性心臟病;導致心內科老年患者在進行治療期間發生心源性猝死的生活因素主要為情緒激動和進行劇烈運動。導致患者出現心源性猝死的因素較為復雜,并且大多數是由共同因素作用下導致的,因此針對容易出現的危險因素,應加大預防力度。(1)加大對老年患者的健康教育,告知患者疾病的情況,增加老年患者對疾病的重視程度,同時還要培養患者的良好生活習慣,幫助其戒煙戒酒,同時制定科學的運動計劃,不要強烈的進行體育運動,予以患者充足的休息時間。(2)飲食防范,告知患者應多吃纖維較高的食物,同時多飲水,保持大便的通暢,另外,還可以對患者的腹部進行按摩,幫助腸胃進行運動,如果患者出現便秘的情況,應實施開塞露等藥物進行治療。(3)情緒干預,由于情緒波動是主要引發因素,因此護理人員在對患者進行護理過程中,應告知患者如何自我調節情緒,同時不要讓患者出現情緒波動,降低外界的刺激,另外對老年患者的家人和子女進行健康教育,予以老年患者的關心,讓其放松。(4)并發癥干預,由于心內科老年患者的體質較差,因此很容易出現并發癥,所以護理人員應對患者的情況進行密切觀察,告知患者常見并發癥,同時告知其解決方案,因此當出現異常時,應及時進行相關措施干預。(5)危險因素預防,控制發病因素也是降低心源性猝死的關鍵,醫院應對患者的現場急救知識培訓,同時完善相關急救設備,并告知患者和家屬如何掌握自救技能。通過上文我們可以認為,在心內科老年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應該對酗酒、吸煙、情緒以及運動等可控因素進行良好的控制,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嚴格的監測,以盡量降低患者的心源性猝死發生率。
參考文獻
[1]周雋,王慧群.心內科老年患者治療期間心源性猝死的臨床危險因素淺析[J].世界臨床醫學,2017,(17):235.
[2]朱大勇.心內科老年患者治療期間心源性猝死的臨床危險因素[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7,(32):46.
[3]康曉潔.心內科老年患者治療期間心源性猝死的臨床危險因素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79):120.
[4]蒙應寫.心內科老年患者治療期間發生心源性猝死的臨床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27):106-107.
[5]賀延奇.心內科老年患者治療期間心源性猝死的臨床危險因素調查[J].中國實用醫藥,2014,(11):126-127.
[6]王明太,白薔薇,李歡,等.社區“第一目擊者”培訓對心源性猝死患者院前急救的意義[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8(03):15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