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仲英
摘 要:如何對班級實施有效的管理,是每位班主任都十分關注的問題,努力營造一種民主和諧的班級氛圍,嘗試讓學生自我管理。筆者認為這是一種適應時代的民主思想。本文針對班級管理中的自我教育與自我管理展開了簡單的論述。
關鍵詞:民主;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治
我班共有學生44人,其中男生27人,女生17人。我們班在初一年級當中屬于成績落后的班。開學之初各科科任老師就反映說我們班學生不會聽課、注意力不集中,作業書寫一團糟。課間追逐打鬧、隨手扔垃圾是每天上演的節目。針對我們班的具體情況,如何培養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我進行了如下的嘗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組建班干部:組建一個“干部比群眾”還要多的集體
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一個好的班集體,班干部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視。開學初,首先,我在開學第一周要求他們寫自我介紹、寫我的家庭、我難忘的小學生活、我未來的初中生活等,從而盡快了解和熟悉每個學生各方面的情況。然后把學生分類,屬于學習基礎差的、屬于紀律散漫型、屬于自覺性弱的、家庭管教不到位的、學習成績優秀的、有體育等特長的、領導能力強等類型。根據學生特點組建了第一批班干部隊伍。工作一段時間后,重新進行改選班委,這次由全體同學進行投票選舉產生新的班委會。這樣選舉出來的班干部有群眾基礎,也有光榮感,有責任感。同時我一改以往的做法。把課代表也歸入班干部的隊伍中,每個科目都設兩位課代表,召集班干部會議時候,課代表也要參加,用我們班學生的話說:我們班干部比群眾還要多。這樣做的好處是讓更多的學生承擔各種對集體負責的角色,引導他們對班級負責。正是這股力量成了我們班的正能量。優秀、能干的班委隊伍成為老師得力助手,推動了班級不斷進步。
二、通過賞識活動進行自我教育,樹正氣,立班風
如陶行知所言:“教是為了不教。”教育者可以充分激發學生主體意識,挖掘學生心靈中閃光點,讓學生在贊賞中體會快樂與成就。從第二周班會課開始,每周班會課都布置班會課作業:“給某某同學點贊”。觀察全班同學的表現,寫一位你認為最值得稱贊的同學,要寫清楚點贊的理由。從上交上來的作業看出,被點贊的理由有助人為樂,努力學習,作業認真受到表揚,言語文明的、講禮貌的等。從中可以了解學生的辨別是非的能力。每周班會課公布被點贊最多的學生,被點贊的是什么。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學生尋找學習的榜樣,通過寫優點、閃光點,進行自我教育,自我感化。被點贊的學生會以此為前進的動力,推到自己不斷進步。
通過三至四周賞識活動,糾正班中的歪風邪氣,樹立了正氣,樹立了良好的班風、學風。
三、制定班規,實現“自治與他治”
“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一個班集體如果沒有一套完善的班級制度來管理,就不可能有強大的凝聚力。我們班的“法”是在全體學生和我一起制定出來的,然后作為班規,粘貼到墻上。我們班參考學校文明班評分標準,制定了班級德育評分方案,每個項目有專人負責登記總分,每周一班會課上公布上周的分數。一個月進行小總結,總分前15名的學生通過家校通向全體家長通報表揚,后5名學生單獨告知家長,提出整改措施,要求家長協助教育。以下是我們班德育評分細則及階段性總分。
另外在班級中設立了進步獎、優秀獎及監督臺。每月評選一次,讓學生清楚自己和同學的差距是多少,老師可以給予小結和鼓勵,以此來激勵學生。根據班規,凡是違反的按班規處罰。例如在教育他們講究衛生的時候,對于亂扔垃圾,我適當采取了一些懲罰措施。比如:先分田到戶管好自己的“三分地”,也就是自己負責自己區域的衛生,不允許自己隨手亂丟垃圾,也不允許別人往自己的領地丟垃圾!凡是被發現地上有紙屑的,會讓他們撿起來,接著讓他們按班規處理值日一周!雖說比較嚴厲,但是個人覺得,為了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下重拳治理是難以成效的。同時安排專人負責檢查衛生,每天兩次記名。嚴重違紀學生,不服管教的學生都要刷地板。現在,我們班的亂扔垃圾的現象沒有了,衛生狀況得到徹底的改觀。學校的衛生檢查中我班幾乎能得到滿分。
這樣做有以下好處:第一,制度明確,獎懲分明,負責管理登分的同學有法可依,做到對違紀學生的處理有章可尋,從而讓學生心服口服,減少了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的矛盾與沖突,營造和諧的班風。第二,學生也能參照班規自我約束自己,習慣成自然,學生的自主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就不斷提高。
四、組建“特種隊”,幫助特殊生
每個班都存在幾個“特殊”的學生。就拿我班的宋某某同學,就屬于一個典型的例子。由于母親的溺愛,父親放任自由,從不管教孩子,宋某某是屬于行為習慣極差的一類。例如,宋某某每天坐的桌椅,不是椅子翹著,就是桌子翹著,常發生坐著就摔跤的事情。平時嘴里總含著嚼著東西,只要能逮住東西就往嘴巴送,所以筆、校卡、鑰匙扣、書等被他嚼碎的無數。由于他患有嚴重的鼻炎,常常拖著鼻涕。面對這學生,我和班干部共同討論,制定了一套有正對性的幫助方案,先由班主任對宋某某從道理上予以引導,從心理上進行疏導,從行動上加以指導。然后指派女班長和性格潑辣的女生組成一個關愛團隊,制定改正措施,時刻關注和耐心幫助。經過大半學期的耐心教導,宋某某的壞習慣改正了很多。在幫助宋某某的過程中,我班學生也體會到授人玫瑰,手有余香。班上的互愛、互助的良好班風氣逐漸形成。
經過不懈的努力,我所帶班級學生能嚴格按學校常規進行學習、生活,在自我管理能力和學習習慣上有了明顯的進步。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相信只要用心一定能管理出一個優秀的班集體。
參考文獻
[1]王本陸主編.課程與教學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08).
[2]朱慕菊主編.走進新課程[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12).
[3]董力.清華大學教育研究.199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