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千鈞
摘要:在西部大開發、十三五規劃背景下,西部新能源發展態勢良好,但其推廣和使用不盡人意。大部分民眾生活中對新能源的使用頻率并不高,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的開發使用與民眾距離巨大,民眾對新能源知之甚少,并沒有意識到新能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新能源與民眾之間距離感研究十分必要。本課題從社會學的方法和視角研究新能源與民眾的距離感,了解拉薩,成都,蘭州,烏魯木齊和西寧五個地區的新能源在生活中應用的現狀,探討影響新能源使用的因素,為西部地區新能源的使用和普及提供具體措施性和建議,提供實際參考,加速推進西部新能源的推廣和使用工作,促進西部經濟環境協調發展以期推動新能源發展的進一步研究。
關鍵詞:關鍵字 西部地區,新能源,距離感
一、研究背景
《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指出要節約低碳,推動能源消費革命,實施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創新生產生活用能模式,推動能源技術革命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我國能源發展擁有一定的發展優勢,也面臨諸多的挑戰。目前我國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總體上偏低。一方面是新能源本身存在諸多問題:技術發展不充分、開發耗費的物力人力較大、市場不夠發達等;另一方面是民眾存在的問題:投入成本過高、使用不方便、傳統能源使用習慣難以改變等。所以新能源的使用現狀面臨十分嚴峻的挑戰。
西部地區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等新能源豐富。在西部大開發、十三五規劃背景下,西部新能源進行規劃開發,發展態勢非常良好,但存在新能源的推廣和使用不盡人意問題。大部分民眾在觀念、生活方式上對新能源的使用頻率和認可度并不高,太陽能,風能這些新能源的開發與使用與民眾距離巨大,民眾對新能源知之甚少,并沒有意識到新能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西部地區民眾與新能源的使用存在距離感,不光只是心理上的,還存在實際生活之中,因此對新能源與民眾之間距離感的研究十分必要。
二、民眾使用新能源的具體問題
隨著低碳經濟的發展,新能源的開發和利用成為了節能減排事業的一個重要環節。新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術基礎上加以開發利用的可再生能源,是用來取代給環境帶來極大污染因子的傳統能源的新事物,具有綠色環保,分布廣,可持續利用等諸多優點。我們遵循因地制宜的原理,研究不同城市的新能源利用現狀以及調查民眾對新能源的了解程度,我們發現,由于各地自然環境及社會經濟水平相異,新能源的開采種類和利用狀況也各不相同,但民眾對于新能源技術的了解程度卻都是不高,甚至于從未接觸過新能源相關新聞或產品。本次調查研究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對新能源的開采利用意識不強,傳統能源仍占較大比重
現代可再生能源技術迅猛發展,大有取代傳統能源之勢,“但也面臨新能源發展與電網發展不協調、局部地區風電消納困難、新能源補貼拖欠等問題”
傳統能源長期占據消費市場以及民眾生活,新能源技術利用的成本仍未降低,高于傳統能源的利用成本,尤其是技術含量要求較高的生物質能,太陽能等的開采利用。以煤炭,石油,天然氣為主的傳統能源結構依舊呈現鐵三角的趨勢,新能源的利用只呈現很小的一部分,難以撼動傳統化石類能源的市場地位。這種鐵三角的趨勢主要體現在本研究中選取的地區相對偏遠,經濟相對落后的蘭州,西藏地區,由于位處中國的西部地區,層巒疊嶂的自然環境使得經濟社會的發展受到限制,對于新能源的應用與開發就顯得格外困難些,傳統能源的固有地位也很難打破,如何提高當地政府及人民對于新能源的接納度和利用意識,成為一個難點。
(二)新能源概念抽象,并未良好的走進民眾生活
“新能源技術得到快速發展,生產成本也隨之降低,部分新能源率先進入產業化階段?!钡谠诒敬握{查研究中,我們發現很多人對于新能源這一概念全然不知或模糊不清,不了解新能源到底包括著哪些不同于傳統能源的能源技術,也不清楚使用傳統能源將會給環境帶來怎樣不良的影響,這也就很好的解釋了新能源技術在各個城市的普及率普遍小于傳統能源的普及率的問題,民眾對于新能源有著明顯的距離感,認為新能源就是一個高高在上的抽象概念,這是只有政府和環保部門在操作的技術,并不能放低姿態走入民眾日常的生活中。其實還原真相時,新能源本就是為走入民眾日常衣食住行,貫徹落實環保政策而開采利用的技術,在宣傳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將新能源概念描述成不接地氣的高科技,確實難以喚起民眾心中對于新能源的認同感,距離感油然而生。
(三)民眾主觀對新能源的接受度低,無法更改生活方式
通過調查我們還發現,民眾主觀意愿上仍然希望繼續利用傳統能源,其原因主要是傳統能源根深蒂固,其配套設施,銷售情況,使用狀況都已經普及到大眾之間,想要讓民眾拋棄用了多年生活的煤爐,加了汽油柴油的出行工具,砍伐木材生火的生活方式,確實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俺青l居民對各類生活能源的消費水平有較大差異”新能源在當下的普及情況畢竟需要一定的經濟成本支持,這也就決定了不是每個城市,每個家庭都能為了綠色環保推陳出新,使用市面上的新能源產品。位于中國西部的,地理位置相對封閉的地區中的人們更加不會去接受這種新能源,不會為了顧念環保,就拋棄多年習慣的生活方式。這就是新能源難以走入民眾生活的一個重要原因。
三、研究的對策及建議
在新能源和環保意識發展的背景下,如何讓新能源真正的走入民眾的生活,真正的為環境做出貢獻,也讓民眾主動開始接納和利用,創建一個環境友好型社會,成為了我們討論的熱點。針對上述研究中的問題和困難,我們提出了相對應的對策與建議,秉持這因地制宜和分主體討論的原則,全面分析與典型研究相結合,將新能源技術真正落實大眾生活中,以期能夠縮減新能源與民眾之間的距離感,使得節能減排事業順利發展,減少污染的排放,環保理念的樹立與延展。
(一)能源方面
在新能源利用和推廣的方面,就其本身而言,應當按照各城市的不同現狀,討論新能源的開采和利用,不能從根源上就為了便捷,僅僅開采傳統能源,放棄了綠色環保的新能源開采。對于煤炭,石油,天然氣這一傳統能源利用的鐵三角,新能源也應當提高開采力度,通過監測調查,尋找城市里較為有利的位置著手新能源的開采和利用,如建立風力發電站,生物質能開采站等,新能源的分布密度廣,為新能源的開采提供了有利因素。還有一個較為重要的方面是,新能源的宣傳問題,應當貼近民眾生活,可以列舉出一些生活中新能源的產品,向民眾宣傳新能源技術對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
(二)政府方面
政府應該響應國家關于環保政策的號召,出臺相關優惠政策,針對新能源技術的引用,開采,再加工情況,政府在給予宏觀政策引導的同時,也應當予以相應的補助補貼支持,支持新能源技術的發展,對于新能源技術普及后的配套設施問題,政府也應做出一定的貢獻,督促相關部門加快建設充電樁,充電站等為新能源的普及利用提供服務。政府也應當積極組織對民眾的新能源知識講座等活動,讓民眾了解到新能源的相關新聞和優惠政策,吸引民眾加入使用新能源生活的行列中來。
(三)企業方面
企業在新能源的推廣中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企業采用何種生產方式也體現了是否貫徹落實節能減排思路。企業宣傳新能源技術的同時,也應當主動更新企業的生產資源和生產方式,采用清潔生產的模式,減少三廢的排放,取締對環境有著嚴重威脅的傳統能源下的生產方式,在社會做出使用新能源清潔生產表率,這也是對消費者的一種負責任的態度。
(四)民眾方面
“現有研究更多的是站在國家經濟宏觀發展的角度,關于民眾的研究不多,民眾的融入感不強?!币虼斯P者認為,民眾應當積極參加政府等組織的新能源知識講座活動,積極主動的了解新能源的發展現狀,了解節能減排事業的發展狀況,提高環保意識,對于自身的生活方式做出相應的更新和改變,為環保事業獻出自己的一份力,使用新能源產品如在買車時優先考慮電動汽車,購置家具時考慮購買綠色環保的新能源空調,給家庭帶來一份綠色和環保,在政府給予的優惠政策下,這不僅可以使家庭生活更為健康環保,也是對城市節能減排,經濟發展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