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浩然
摘要:設計不同于藝術之處在于它從來不是創作者單方面的自我表達。設計作為設計師的表達工具,是以設計出來的作品為媒介,與觀眾(用戶)形成的一種互動。當用戶在使用設計產品的過程中,產生與設計師在不同空間,不同時間下的交流,這種交流質量的高低,是判定設計產品好壞的標準之一,這種交流過程被稱為用戶體驗。在這種體驗設計中,通過強調、反饋、博弈等方式來讓用戶在使用產品的過程中獲取內心的滿足感,這種滿足感的愉悅可以讓用戶與設計產品之間具有高度的依賴感,以此達到設計目的,在消費時代下的今天,什么是至關重要的影響因素,這值得令人思考與探究。
一、滿足感的相關概念
1、滿足感的概念
滿足感是人類等生命體的需求得到實現時的感受。滿足感是一種心理過程,人們在獲得滿足感的同時內心產生一種愉悅的心理。
2、滿足感在交互體驗設計中的應用
在消費商品的經濟時代,同品牌產品同質化明顯,競爭激烈,更強的用戶體驗往往是決定一款產品能夠勝出的重要因素。通常情況下,交互體驗設計表述一種人與設計產品之間的關系,由人類的觸覺、味覺、嗅覺、聽覺、視覺來反饋,以此達到設計的目的。
滿足感作為一種心理過程被廣泛應用于交互設計中,設計師通過這種滿足感來完成產品的升華。所謂體驗設計就是通過五感的反映來完成設計目標。設計師通過各種方式使觀眾能夠視有所知、聽有所聞、味有所覺、嗅有所感、觸有所即。
從視覺來說,視覺是讓觀眾感受產品的第一要素,做一個“美”的產品不難,但是如何讓視覺變得有體驗則需要設計師去認真感受了。以日本佐藤大的nendo設計事務所設計的Blooming shades作品為例,當百葉窗感受到室內接受到的陽光變得更強時,百葉窗的花朵就會打開以遮擋光線以此平衡室內溫度,這便是一種真正的視覺體驗,而不是單純的視覺產品。
從聽覺來說,所謂聽覺體驗設計就是給觀眾以聽覺的反饋,諸如地鐵即將關門的警報聲,微波爐停止工作的提示音等都是對于聽覺的反饋,這鐘設計便是一種體驗。同樣,當我們看到因特爾的商標腦中會浮現“登~登登登登”的聲音,這也是一種成功的聽覺藝術設計的案例。
從嗅覺來說,很多時候對一個人的記憶來源于Ta的味道,并不是Ta的香氣多么濃郁,可能是身上沐浴露的味道,可能是衣服上洗衣液的味道……這種味道,讓我們多年后也久久無法忘懷。事實上,在體驗里,嗅覺體驗的記憶在五感中是非常深刻的。“氣味圖書館”品牌以打造令人回憶的各種香水聞名,泥土的芬芳、書卷氣息、爆米花的味道、煙火味道……將氣味與情感結合,就是非常成功的嗅覺體驗設計案例。
從味覺來說,味覺元素在五感中是最難被設計師體現出來的,因為味覺需要更復雜的反饋,必須將感官接受的信息通過大腦、唾液等來激發味覺體驗。而且人類的安全感也很難讓產品真正通過味覺來獲得觀眾的體驗。但是三國時期的“望梅止渴”的故事,教會我們可以通過聯想來促進大腦對味道的記憶,從而增強體驗。
從觸覺來說,觸感是人在感知事物時候最真實的手段,設計產品的材料是否可以引發觀眾的共鳴成為了至關重要的環節。我們喜歡觸摸真皮、喜歡捏泡泡紙、甚至喜歡捏碎方便面,不單單是表面材質給我們的反饋,還有在這個過程獲得的滿足感。小米的指壓積木在2018年獲得美國Tillywig Awards最具創意樂趣獎,設計產品可以讓觀眾在觸摸的過程中感受愉悅,釋放壓力,是觸感設計的成功案例。
二、心理預期和實際效果之間獲取的滿足感
用戶在使用產品的時候是有自己的心理預期的反饋的,用戶的每一個動作所產生的心理預期如果和產品所達到的實際效果屢屢相同,用戶就可以在這個過程中獲得滿足感。這也就是所謂的舒適區和不舒適區的概念。所謂舒適區是一種安全的心理狀態,在這個狀態下人們會感到放松,從而產生愉悅的心理。就像偏科的人,不習慣讓他長時間處在不舒適區的科目,而喜歡一直學習自己的舒適區科目一樣。所以,這也是為什么人會把大量的精力投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因為在你做擅長的事情的時候就是在舒適區,人們甚至不會感覺到時間的流逝。而對于不舒適區人們是不由自主的避而遠之的態度,所以產品要讓人在舒適區才能得到愉悅的反饋。但是,產品也不能一直給人心理預期相同的反饋,如果讓用戶一直在舒適區雖然用戶會沉溺于此但是會有一種不過如此的心理產生。
三、回饋反映獲取的滿足感
如果說滿足感是一種用戶使用產品的心理過程,那么回饋就是在使用產品時候的真實反映。
1、聲音反饋
對于電子產品來說,聲音反饋尤為重要。運用聲音反饋最著名的莫過于微軟旗下的WINDOWS系統,當用戶的操作無法進行的時候立刻就會有聲音上的反饋,雖然這種反饋讓人不舒服但這正是其意義所在,這種不舒服的反饋在改變的時候也可以為用戶帶來別樣的滿足感。2018年11月小米發布了自己的MIX3手機,采用了滑蓋式的方案,無疑這種取巧的全面屏處理方案對設計是大打折扣的,但是滑蓋的過程帶有聲音回饋(刀劍出竅的聲音、水波聲音)卻很讓人回味,這種聲音的回饋使用戶在滑蓋的時候得到一種滿足感,甚至讓人對這個動作產生依賴感。
2、視覺反饋
在設計中視覺的反饋尤為重要,因為視覺的場景應用范圍較廣。傳統意義上說,電視的開關指示燈、電水壺的待機指示燈、自動販賣機的指示燈等等。隨著科技的發展,全屏幕手機應用,視覺反饋被大范圍應用。好的視覺反饋能夠讓用戶快速分辨自己的動作是否有效,而且這種回饋的過程應該及時。
四、“原來是這樣”的愉悅心理獲取的滿足感
廣義來說,用戶在使用產品的過程其實就是設計師與用戶之間的博弈過程。設計師的智商要遠遠“高”于用戶才是被人喜歡的設計。克里斯托弗·諾蘭是英國著名的電影導演,諾蘭是在商業電影中最成功的導演之一,他的作品往往發人深思但是又不失主流審美。其實就是靠著比觀眾多想兩點的心理,這種心理作用于觀眾的多想一點,觀眾在這個過程中能通過思考獲取導演的想法的過程來獲取滿足感,當然這種過程也在導演的計劃之中,這就是一種“原來是這樣的”的心理過程。同樣在設計中,淺薄的設計讓人一看就明白的雖然在傳播效果要好,但是沒有思考的過程就會被觀眾所“輕視”,反而影響傳播。在于用戶的博弈中,好的設計需要心理的層次感,這種層次感是對用戶心理的準確拿捏。
..參考文獻:
[1]李杰.智能時代的交互設計.設計,2019.
[2]羅仕鑒.交互設計要做引領型設計,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