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璐


摘要:目的:探討個性化健康教育對慢性牙周炎患者種植療效的影響。方法:此次試驗,采用回顧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對空軍軍醫大學口腔醫院牙周病2016年9月-2018年5月收治進行種植的64例慢性牙周炎患者,按照就診順序,對其進行編號,奇數號為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偶數號為觀察組,對其進行詳細并具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兩組各32例。觀察兩組患者種植體周圍改良菌斑指數(mPLI)、改良齦溝出血指數(mSBI)、探診深度(PD)及種植體周圍炎發病率。結果:隨訪期間,兩組患者在種植術后1月比較,各項體周檢查指標比較差異不大,但術后3、6個月觀察組的各項種植體周檢查指標均低于對照組。結論:個性化健康教育可明顯提高慢性牙周炎患者種植治療效果,并降低種植體周圍炎的發生率。
關鍵詞::個性化健康教育;?慢性牙周炎;?種植治療
目前,牙周炎已成為我國成年人牙齒缺失的首要原因,牙齒健康直接影響日常生活,牙周炎帶來的牙齒松動,脫落以及牙槽骨的吸收等情況,為傳統修復帶來了挑戰,對于患者而言,明顯降低生活質量。當前,生活、經濟水平的提高,對口腔保健的要求更高。眾多的重度牙周炎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牙齒缺失,在人們對生活水平逐漸提高的情況下,種植牙穩定性強、咬合功能良好,具有佩戴舒適、美觀等價值,成為修復的首要選擇,開始廣泛用于治療中。但是,基于患者個體特點的不同,例如對牙周炎的重視程度不夠,口腔衛生自我維護程度較差,炎癥控制較差,直接或者間接的影響種植效果,嚴重者則會造成不可逆的種植體周圍骨吸收。基于此,本文就我科慢性牙周炎種植患者作為實驗對象,總結個性化健康教育對慢性牙周炎種植患者的后期療效的影響,為慢性牙周炎種植患者護理工作提供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實驗病例均為慢性牙周炎種植患者,病例選自我科2016年9月-2018年5月收治進行種植的64例慢性牙周炎患者。患者均為牙周炎患者并符合種植手術適應癥,經臨床明確診斷,按照就診順序,對其進行編號,奇數號為對照組,偶數號為觀察組,各32例。對照組:男性15例(植入種植體19顆),女性17例(植入種植體20顆);年齡中位數(42.30±3.20)歲;觀察組:男性16例(植入種植體21顆),女性16例(植入種植體19顆);年齡中位數(46.50±3.30)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臨床資料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兩組患者均在種植修復后,在術后1、3、6個月進行,為期6個月。
對照組:常規健康教育。包括口頭講解牙周炎的病因、預防、維護的方式以及重要性等。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針對每一次復診所發現的問題進行個性化健康教育。(1)根據患者的文化水平以及理解力不同,選擇合適的宣教方式。例如:針對文化水平較低的患者,需要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宣教,同時借助圖冊以及模型,形象宣教。(2)根據患者所面臨的問題進行針對性宣教。例如:針對牙縫較大容易塞牙且被此問題所困擾的患者,介紹并教會患者正確使用牙線。(3)根據患者不同的生活習慣,結合實際進行宣教。例如:對吸煙患者進行戒煙勸導等。(4)根據患者口腔衛生維護情況的不同,進行目的性健康教育。例如:針對口腔維護意識強、但效果差的患者,詳細了解其維護方式,尋找原因,若因為患者未掌握正確的方式,可使患者在模型上進行演示,幫助患者找出原因,糾正錯誤,加深印象。
1.3觀察指標
記錄觀察組與對照組在種植術后1、3、6個月復診時各項指標,包括改良菌斑指數(mPLI)、改良齦溝出血指數(mSBI)、探診深度(PD)及種植體周圍炎發病率。mPLI:0級:齦緣區無菌斑;1級:齦緣區視診不可見菌斑,但探針尖輕劃種植體表面可見菌斑;2級:齦緣肉眼可見菌斑;3級:齦緣區或齦溝內可見大量軟垢。mSBI:0級:齦溝內無出血;1級:齦溝內出現點狀出血;2級:齦溝內出現線狀出血;3級:出血溢出齦溝或自發出血;PD:齦溝底到齦緣的垂直距離。
1.4統計學方法
64例慢性牙周炎患者種植術后實驗指標均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19.0計算。種植體周圍炎發生率進行卡方檢驗。P<0.05的情況下,證明兩組患者組間觀察指標對比結果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mPLI、mSBI、PD比較
隨訪期間,mPLI、mSBI隨著時間增長,觀察組組內比較P>0.05;對照組組內比較P<0.05。隨訪3、6個月時,對照組明顯高于同期觀察組水平,P<0.05。PD值隨著時間的增長均逐漸升高,組間比較P>0.05。
2.2種植體周圍炎發生率
隨訪期間,觀察組種植體周圍炎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3 結論
種植修復是如今慢性牙周炎患者常用的治療方式,然而種植體周圍炎最終導致種植體周圍牙槽骨的喪失是種植體無法存活的重要原因。與天然牙相比,種植體周圍組織缺少牙周膜,因此更加容易受到種植體周圍致病菌的破壞及侵襲,降低防御能力,導致致病菌的不斷增加,從而造成種植體周圍炎,最終導致種植修復的失敗。因此,如何維護牙周的環境,對種植體的存活率具有重要意義。個性化的健康教育相比于傳統的健康教育而言,可以很好的評判患者對疾病的認識程度、重視度,同時加強患者的自我維護意識,提高患者的自我維護效率,從而提高種植修復的成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斯熱吉丁·尼牙孜,熱沙來提·阿不列力木.種植治療的慢性牙周炎患者口腔護理干預的效果分析.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29):40.
[2]包愛琴.口腔護理干預在慢性牙周炎種植治療中的效果評價.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14(22):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