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
摘要:目的:??對優化急診護理路徑在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病人搶救方面的表現進行全面分析;方法??自2018年3月至2018年8月來我院治療的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病人中任意抽取82人進行分析,并應用隨意分配的方法明確為二個小組,對照組病人應用一般急診護理手段,觀察組病人應用優化急診護理方法;結果 ?觀察組病人護理情況較好,對照組病人達不到觀察組水平;結論 ?在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病人搶救過程中引入優化急診護理路徑能夠收到突出效果。
關鍵詞:優化急診護理;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搶救效果
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指的是因為病人體內冠狀動脈當中出現了粥樣物質而發生了破裂現象,進一步引發動脈腔過小或堵塞問題的發生。這種病癥不但有著較多的發病人數,而且極易引發病人死亡[1]。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包括各種各樣的種類,不同的種類有著不同的表現,但各種類型均病情發展不可預料,治療效果令人擔憂。為了救治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病人,要爭取做到早發現早治療,一旦明確病人患有此類病癥要立刻進行搶救,爭取通過較短時間完成接診、急救、轉移等各項工作,通過爭分奪秒來搶救病人生命。但應用一般護理手段與當前此類病人搶救過程明顯脫節,筆者自2018年3月至2018年8月來我院治療的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病人中任意抽取82人進行分析,主要過程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基本資料
自2018年3月至2018年8月來我院治療的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病人中任意抽取82人進行分析,并應用隨意分配的方法明確為二個小組,二個小組人數相同。觀察組41人,26名男性,15名女性,年齡處于44-69歲之間,12人屬于不穩定心絞痛,13人屬于急性心肌梗死,10人屬于高血脂癥,6人屬于高血壓癥。對照組41人,23名男性,18名女性,年齡處于43-69歲之間,11人屬于不穩定心絞痛,14人屬于急性心肌梗死,9人屬于高血脂癥,7人屬于高血壓癥。比較二個小組病人的各項材料沒有發現顯著不同,表明此研究具有較強的說服力。
1.2方法
對照組引入一般護理手段,主要護理內容有隨時關注病人病情發展,嚴格依據醫生要求開展護理操作,并認真完成護理記錄的書寫工作。
觀察組引入優化急診護理路徑,以時間為標準接收病人后,協助病人完成各項檢查與診斷、治療等各項操作,務必保證整個過程穩定運行,并依據實際情況持續改進護理操作細節。結合病人的急診接診、病人搶救、病人轉移、護患交流等各項工作制訂臨床護理路徑,每天完成護理工作后要認真填寫護理工作記錄,并以制訂的優化護理路徑表為依據落實各項護理措施,防止各項護理工作中間出現間斷問題,爭取為病人節省住院時間[2]。主要優化急診護理路徑包括下面這些內容,第一,舉辦專業知識學習班,組織當前護理人員參加技能培訓,提高護理人員的責任感,幫助其掌握豐富的法律知識,使其感受到護理工作的重要性,每周評估全體護理人員的工作績效,做好護理工作的監督與檢查,一旦發現護理不到位的問題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補救;第二,實際措施的落實。(1)術前,協助病人完成各項身體功能檢查與化驗,并利用業余時間與病人及家屬深度溝通,術前為病人開通靜脈通路,隨時觀察病人各項生命指標變化,并提供阿司匹林與氯吡格雷藥物,及時更換衣物,對病人開展健康知識宣傳,鼓勵病人主動了解搶救知識,上述各項操作務必在半小時內完成[3]。(2)術中,護理人員要做到團結合作,及時為病人輸氧、接通心電監護儀,為病人準備充足的搶救藥物與儀器,手術過程中保證各管道的暢通,并隨時關注病人的各項反應,準備完善的手術用品,鼓勵病人配合醫護人員[4]。(3)術后,術后一天不得間斷氧氣供應,并隨時觀察病人各項生命指標,要求病人臥床休息,有的病人臥床期間需要使用制約工具,護理人員則需幫助病人采取正確體位,并認真觀察病人穿刺部位是否出現異常,為醫生操作提供各種幫助[5]。
2結果
觀察組41人,住院時間均值為8.41天,出現護理問題3例,占參與研究人數的7.32%,40人認可護理工作,占參與研究人數的97.56%。對照組41人,住院時間均值為11.40天,出現護理問題12例,占參與研究人數的29.27%,31人認可護理工作,占參與研究人數的75.61%。比較二個小組的各項數據存在顯著不同,進一步證明了觀察組病人護理情況較好,對照組達不到觀察組水平。
3討論
近幾年,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病人不斷增多,而且一旦確定為此類病癥則極易出現死亡現象,筆者通過查閱大量有關文獻,結合實際工作經驗發現引發大量此類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就是急診時間過晚,導致最為合理的搶救時間白白流失。患有此類病癥人數不斷增多的主要原因則是近幾年人們的生活作息規律出現了變化、環境空氣出現了污染、人體抵抗能力下降等。
急診科是醫院的一個重要科室,其運行過程中面臨著諸多困難,搶救任務繁多。大多急診護理工作人員因為長期處于緊張忙碌的工作狀態而出現心理問題,同時意識不到急診護理工作的重要性,在遇到緊急情況時頭腦不冷靜,反應速度過慢。為了利用較短的時間搶救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病人,應用優化急診護理路徑效果突出。通過對一般急診護理工作進行分析,發現在過去較長時期內,急診出診準備工作不足,急診人員與醫生交接時應用的時間較長,而且一旦出現問題會相互推托。所以要針對手術準備工作、手術過程中、手術完成后等各項護理工作進行優化。
本研究中,觀察組41人,住院時間均值為8.41天,出現護理問題3例, 40人認可護理工作。對照組41人,住院時間均值為11.40天,出現護理問題12例, 31人認可護理工作。比較二個小組的各項數量存在顯著不同,進一步證明了觀察組病人護理情況較好,對照組達不到觀察組水平。
總之,在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病人搶救過程中引入優化急診護理路徑效果突出,有效減少了護理問題的發生,幫助病人節省了費用支出,加快了病人身體康復速度,是一種適合在較大范圍內推廣的護理方法。
參考文獻:
[1]?陳淑云.應激心理護理干預在老年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中的效果觀察[J]. 當代醫學. 2019(17)
[2]?董佳麗.急救護理路徑在急診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綠色通道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8(50)
[3]?文惠,王芳.急性冠脈綜合征并發左心衰患者心臟介入術的護理體會[J].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8(08)
[4]?何雪華.急救護理流程在急性冠脈綜合癥的重要性[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2018(06)
[5]?湯偉芬,甘海紅.優化急診護理路徑在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中的應用[J]. 當代護士(上旬刊). 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