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婷婷

摘要:目的:研究消毒供應中心管理中護理新理念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消毒供應中心工作護理人員20名,為其提供護理新理念培訓,對比實施新理念培訓前后的消毒供應中心各項消毒指標合格率。結果:實施護理新理念后的各項消毒指標的合格率顯著高于實施前(P<0.05)。結論:消毒供應中心管理過程中利用護理新理念可以良好的提高各項消毒指標的合格率,順利展開醫療工作,臨床上應用價值較高。
關鍵詞:護理新理念;消毒供應中心;管理應用
醫院內感染控制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成為了推廣護理新理念的主要場地。消毒供應中心作為醫院的核心部門。消毒供應中心的具體工作是由無菌器材和敷料等為醫療用品展開消毒殺菌[1]。為了確保無菌管理,就需要采用管理工作來提升消毒供應中心的服務質量水平。如果產生質量問題,那么會嚴重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一定要提高供應中心的服務水平,減少感染出現率,從而為消毒供應中心提供護理新理念,詳細分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消毒供應中心工作護理人員20名,其中包含主管護師10名,護師4名,護士3名,工人3名;年齡為26-50歲,平均年齡為(39.50±7.20)歲。
1.2方法
1.2.1開展“五常法”
按照消毒供應中心實施護理新理念的工作質量具體情況,改善工作環境,提高工作質量,由此利用“五常法”可以良好的滿足這點需求,優化我院的消毒供應中心管理工作。具體包含:常組織、常清潔、常規范、常自律、常整頓[2]。
1.2.2三化”理念的實施
“三化”理念具體是制度化管理、規范化操作以及整齊化陳列[3],確保消毒供應中心工作處在安全、整潔、美觀的狀態,在給消毒供應中心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的前提條件上,確保科室正常工作達到國家提出的各項消毒供應中心的管理要求,確保可以良好的滿足醫院的發展需求。
1.2.3開展科學化護理流程
平時管理過程中,制定出科學的護理流程,確保消毒供應中心可以根據流程展開,避免護理人員盲目或者隨便展開操作流程,摒除傳統的事后處理的工作模式,做好預先防范工作,有效避開隱患。在工作當中量化消毒供應中心人員、崗位、質量以及標準,把傳統的經驗管理方法過渡到規范的管理方法。
1.2.4開展PDCA管理模式
想要提高我院消毒供應中心的工作質量,減少出現差錯的幾率,就能夠利用PDCA管理模式,在落實此管理模式過程中能夠制定出對應的獎懲制度,確保兩種方法良好結合起來,充分調動起消毒供應中心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主動性,保證工作人員積極參與到工作當中來,及時發現工作問題,及時展開解決。
1.3觀察指標
對比實施新理念培訓前后的消毒供應中心各項消毒指標合格率。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來進行數據分析,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采用P<0.05來表示。
2結果
2.1護理新理念實施前后消毒供應中心消毒情況
實施護理新理念后的各項消毒指標的合格率顯著高于實施前(P<0.05),見表1。
3討論
消毒供應中心具有非常強的獨立性,消毒供應中心管理具有科學、技術性以及操作規范性,具有獨立完整的工作過程,從而將護理新理念應用到消毒供應中心管理當中應用性非常強。消毒供應中心管理當中利用護理新理念,可以嚴格控制消毒供應中心各項醫療器械的回收、清洗、包裝、存儲等流程,減少出現交叉感染的幾率,提高工作質量,保證工作效率,減少醫院成本,在保證總體醫院醫療服務質量的同時保證醫院的經濟效益。此外,在消毒供應中心當中利用護理新理念,可以增強工作人員的責任感,樹立起工作人員良好的服務意識,從而不斷提高工作人員的服務技術水平,真正做好“以患者作為中心”,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而且,通過護理新理念的培訓,讓工作人員全方位掌握患者的需要,協調各部門的關系,提高醫院服務水平。
上述研究結果表示,實施護理新理念后的各項消毒指標的合格率顯著高于實施前(P<0.05)。
綜上所述,消毒供應中心管理過程中利用護理新理念可以良好的提高各項消毒指標的合格率,順利展開醫療工作,臨床上應用價值較高。
參考文獻:
[1]趙海燕,張曉梅,俞慧.護理新理念在消毒供應室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49):177-178.
[2]郝燕,劉海英.護理新理念在消毒供應中心管理中的滲透[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09):1+5.
[3]李越,陳紅紅.護理新理念在消毒供應中心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7,8(18):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