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強
摘要:如今我國許多水利工程已經普遍運用了節水灌溉的技術,通過運用噴灌技術、滴灌技術和雨水利用技術等措施達到節水灌溉的目的,因為每種技術的成本不同,效果也具有一定的差異性,所以在選擇節水灌溉技術的時候也要結合當地的具體情況,對環境和設備的認識進一步加強,才能使得節水灌溉技術得到有利的發揮。
關鍵詞:農業行業;水利工程;節水灌溉技術;注意事項
水利工程建設對農業進步發展有著現實意義,但對水利設施要求高,尤其是水利灌溉技術的應用,直接關系到農田水利建設的長效發展。當前農業水利建設中存在技術與設備落后、輸水渠道堵塞、灌溉源頭污染等問題,與政策推行的高效、節能生產要求嚴重不符;對此,落實結合配水過程、新技術引入、調整種植結構等措施尤為關鍵,以實現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1農業節水灌溉技術概述
節水灌溉是指采用微灌、噴灌等技術來減少灌溉用水量,同時能獲得較高的產量。它指的是利用現代灌溉技術來增加農作物的收益。這不僅是完善基礎設施的舉措,而且是生產技術類型之一,可顯著提高農田的利用率,特別是對于干旱以及半干旱地區農業生產具有現實意義。節水灌溉水利工程就是利用少量的水滿足農業生產的需要,實現水資源的最優利用。
2農業的節水技術分析
2.1關于渠道防滲的技術分析
我國在農田灌溉方面,大多是以渠道為輸水的方式。不過我國的傳統土渠在輸水過程中因滲漏而造成的損失可達輸水總量的50%~60%。渠道防滲技術在節水過程中能有效提高渠系水的利用系數及渠道的抗沖能力,從而能有效增加渠道輸水的安全率,還能有效降低渠系在輸水時造成的水量滲漏的損失,并能有效提高輸水的能力。
2.2關于噴灌的技術分析
以噴灑的方式來進行灌溉,即為噴灌。具體而言,噴灌是依靠水泵、管道或動力機等相關設備來加水,或者憑借水自然的落差將水輸送至灌溉的地域,再依靠噴灑器將水噴射到高空分散成若干細小的小水滴,從而令水滴均勻散布以達到灌溉的目的。噴灌的系統大致包含著抽水泵、發動機、噴灌頭以及有關的輸水管道等。噴灌的系統一般可分為固定模式的、半固定模式的及移動模式的3類。所謂固定模式,即為其組成的各個部分要么均位置固定,噴灌頭位置不固定,其他部分均位置固定;而所謂半固定模式,即可以在地面進行移動的噴灌頭以及裝噴灌頭的管道位置不固定,其他各個部分均位置固定;而所謂的移動模式,即為水井、管道、池塘等水源位置固定,包括動力機、抽水泵、噴灌頭、輸水管道等在內均能進行靈活移動。
2.3關于低壓管道輸水灌溉的技術分析
低壓管道輸水灌溉,簡稱為“管灌”,指的是依靠低壓的輸水管道替代輸水的土渠將水輸送至田間以灌溉農作物,從而有效減少輸水過程中因蒸發滲漏而造成的損失的相關節水技術。使用低壓管道來進行灌溉,常常依靠給水的裝置(例如水源、發動機、抽水泵、輸水的管道等)和附屬的相關設備(例如量水的有關設備、灌溉的設施等等)。它一般可以分成固定模式與半固定模式以及移動模式這3類。其中固定模式是指包含機泵、給配水裝置及輸配水管道等在內的建筑均為固定裝置。
3提高對節水灌溉技術應用性價比的重視程度
3.1提高性價比的重視
我國社會經濟發展迅速,促進了水利節水灌溉技術的良好發展,也提高了整體的經濟水平,但是結合農業水利的資金成本來看,節水灌溉技術的不同,之間的效果差異較大,其中價格最高的屬于滴灌技術設備,價格較低的屬于步行式灌溉技術。根據調查的數據,步行式灌溉技術受到了農民的廣泛應用,對于集中的噴灌的效果,所以在發展的過程中還需要對于節水灌溉技術的成本進一步研究,提高節水灌溉技術的性價比,使得水利節水灌溉技術得到總體發展。
3.2提高對設備維護的重視
農業水利節水灌溉技術的使用中,需要對于設備的保養提高重視,設備的維護和保養能夠延長設備的使用時間,還能夠節省工程的成本,提高農民的收入,同時節水灌溉技術設備的維護能夠進一步的保證節水的效果。因為在施工的時候,經常會產生管道滲漏、水資源浪費的情況,農田灌溉的資源浪費現象較為嚴重,同時,因為漏水還會導致土壤的質地質量受損,所以在水利節水灌溉的過程中,節水灌溉設備需要進行定時的保養和維護,保證節水灌溉技術的效果。在中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維護中,政府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農田水利工程有利于增加農業收成,增加農民收入。
3.3依照因地制宜的特點
我國土地面積非常廣,并且東西、南北跨度非常大,地區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因此不同地區之間的發展呈現出不平衡的現象,農作物類型比較多。在進行農業水利節水灌溉的時候需要進行謹慎的選擇,結合各個地區的實際情況與特點,對節水灌溉技術進行合理的選擇,并且在進行應用的過程中還要考慮到當時的環境和地質,從根本上保證農業水利灌溉工程的應用。
4農業水利節水灌溉技術的發展趨勢
在現代化技術的支持下,我國農業水利節水灌溉技術逐漸朝著以下方向發展:一是噴灌技術、滴灌技術等成為大型農田機械化節水灌溉方式,在未來,結合農業水利灌溉要求,其發展方向為節能綜合利用,各個灌溉技術各有特點,要因地制宜地進行利用,多種灌溉技術相結合,取長補短,進而達到灌溉效益最大化的目的。二是地下灌溉技術逐漸被推廣和利用,這是一種高效節水灌溉技術,但是在實際發展中還存在推廣速度慢、技術問題多等問題,但在關鍵技術得到解決后,會在未來具有十分廣闊的發展空間。三是隨著農業節水灌溉技術的逐漸成熟,使得節水灌溉管理工作愈發關鍵,并一度成為高效節水或是高效灌溉的決定性因素,這需要相關從業人員加強對節水灌溉管理的重視,建設控制技術資源數據庫和模擬模型,達到時、空、量、質上的精確灌水,這是今后攻關的重點。
5結語
綜上所述,農田水利是我國農業發展的基礎,也是保障糧食產量的重要條件,加強基礎農田水利建設也是加強我國糧食安全、社會穩定的重要保障。農業水利工程建設的過程中,應該采取科學合理的節水灌溉技術,對水資源進行規范合理的運用,這樣對我國的經濟發展也有著重要意義,想要進一步提高水資源的利用,就需要深入分析農業水利灌溉技術,保證農業水利節水灌溉技術的合理性。
參考文獻:
[1]賽衣旦·艾力.農業水利灌溉模式和節水技術措施的探討[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15(15):55~56.
[2]呂梟雄.農田水利建設中的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及發展趨勢初探[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8(2).
[3]付寶寧,王曉.農田水利工程節水灌溉措施策略及其施工實踐研究[J].江西建材,2016(24):123.
(作者單位:河北邢臺威縣水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