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日古楞
【摘 ?要】目的:討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延遲經皮冠脈介入治療的價值意義。方法:將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治療方案差異,分組各25例,觀察對照組(施以藥物溶栓治療)、研究組(加強延遲經皮冠脈介入治療)臨床療效。結果: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96.00%),比對照組(68.00%)高,P<0.05。兩組治療前與治療后1周,心功能指標比較,差異不明顯,P>0.05。治療后6月心功能指標比治療前,與治療后1周優越,P<0.05。治療后6月,研究組LVEF指標水平,比對照組高,P<0.05;LVDD與LVED指標水平比對照組低,P<0.05。對照組不良事件率(36.00%),比研究組(8.00%)高,P<0.05。結論:延遲經皮冠脈介入治療急性心肌梗死效果確切,且安全可靠,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關鍵詞】經皮冠脈介入治療;心肌梗死;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542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3-0163-01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早期再灌注治療,對冠狀動脈閉塞血管的前向血流灌注有一定恢復作用,但前提是12h發病時間內接受治療。針對于發病12h至1個月患者,實施延遲經皮冠脈介入治療效果更加理想,可有效改善心功能,但臨床對延遲開通閉塞冠狀動脈的爭議較大。本文主要對我院在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間,收治行延遲經皮冠脈介入治療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臨床資料展開分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當作觀察對象,患者均符合WHO診斷標準,及家屬均同意參與研究,簽署了書面知情書;排除精神意識障礙、有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史、肝腎功能不全、陳舊心肌梗死史者。按照治療方案差異,分組各25例。對照組男性12例,女性13例;平均年齡65.3±4.2歲。研究組男性15例,女性10例;平均年齡66.5±4.6歲。兩組臨床資料近似,差異不明顯,可對比,P>0.05。
1.2方法
78例患者入院后,均行抗缺血與溶栓等藥物治療,包括硝酸酯類與低分子肝素等藥物。及時糾正高血壓與高血糖癥狀。研究組患者,在發病5-10d內,行冠狀動脈造影術,利用實驗性溶栓方法,評估梗死動脈血流分級情況。穿刺橈動脈組織,緩慢植入動脈鞘,再行造影診斷,合理選擇介入方案,對機體冠狀動脈組織實施球囊擴張,根據病情合理置入支架,治療時長為1周。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治療前,與治療后6月的超聲心動圖,記錄LVED(左心室收縮末期內徑)、LVEF(左心室射血分數)、LVDD(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治療成功標準為參與狹窄不超過20%,無嚴重并發癥。記錄兩組治療期間不良事件情況。
1.4統計學方法
數據分析統計,用spss22.0軟件,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的計量數據,行秩和檢驗;以百分數表示的計數資料,行卡方檢驗;P<0.05,表示組間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臨床療效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比對照組高,P<0.05;如表1所示;
2.2心功能改善
兩組治療前與治療后1周,心功能指標比較,差異不明顯,P>0.05。治療后6月心功能指標比治療前,與治療后1周優越,P<0.05。治療后6月,研究組LVEF指標水平,比對照組高,P<0.05;LVDD與LVED指標水平比對照組低,P<0.05;如表2所示;
2.3不良事件情況
對照組出現急性心力衰竭1例、再梗死3例、梗死后心絞痛5例,發生率為36.00%。研究組出現1例梗死后心絞痛,與1例再梗死,發生率為8.00%,組間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 =5.711,P=0.017)。
3 討論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內科常見疾病,由冠狀動脈急性缺血血氧導致心肌壞死,胸骨后疼痛明顯,藥物與休息不能緩解,同時具有進行性心電圖變化,如ST段抬高等,與血清心肌酶活動升高。疾病可并發心力衰竭與休克等不良癥狀,尤其是老年患者,多合并基礎疾病,心律失常等癥狀程度將加強,直接威脅患者生命安全。生活節奏加快,急性心肌梗死發病率逐年增加,過勞、暴飲暴食、寒冷刺激等都是疾病危險因素[1-2]。
臨床治療以挽救瀕死心肌,縮小梗死面積,改善心功能為主,以預防各種并發癥,確?;颊呱踩委煼椒ǘ鄻?,包括鎮靜止痛、調整血容量、再灌注治療、抗心律失常等。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屬于再灌注治療,但是早期再灌注治療適用患者相對較少,延遲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相比較于直接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晚期重建血運,仍能促進血流恢復,尤其是TIMI3級血流患者,從而防止心室重構,改善預后。心功能改善機制如下所示;一是心肌再灌注,恢復存活心肌功能。二是恢復頓抑與冬眠心肌。三是減少梗死面積,防止心力衰竭等不良事件。四是心肌壞死區血運恢復,側支血流豐富[3]。
綜上所述,延遲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急性心肌梗死,能夠改善心功能,有效降低心臟事件率,促進疾病轉歸;對此,值得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 吳穎, 張勵庭, 馮力, 等. 體外膜肺氧合聯合急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搶救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臟驟停患者的臨床療效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 中國循環雜志, 2018, 33(6).
[2]王華, 劉勁松, 許紹信. 參麥注射液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經皮冠脈介入治療術后心肌和微血管的保護作用[J].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7, 26(11):1201-1203.
[3]張燕妮. 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干預前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MMP-9、IL-6、P選擇素動態變化的臨床意義[J]. 嶺南心血管病雜志, 2018, v.24(02):20-2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