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站立
【摘? 要】目的:分析研究經乳暈切口乳腺纖維瘤切除術治療乳腺纖維瘤的效果。方法:選取本院100例乳腺纖維瘤患者開展本次研究,標本納入時間范圍為2016年02月-2019年01月,所有患者通過數字表法進行平均分組,分別為參照組和研究組,各50例。其中接受傳統切口手術的為參照組,接受經乳暈切口手術的為研究組,比較兩組的治療效果。結果:相比較參照組病人各項情況,研究組病人復發率更低(P<0.05);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更高(P<0.05);研究組不能哺乳、瘀斑、血腫的出現率更低(P<0.05)。結論:在臨床治療乳腺纖維瘤疾病時,應用經乳暈切口乳腺纖維瘤切除術,可顯著提高治療效果,有效降低病人復發率,減少術后并發癥的出現,具有推廣價值。
【關鍵詞】經乳暈切口;乳腺纖維瘤切除術;傳統切口;乳腺纖維瘤
【中圖分類號】R737.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6-0382-02
在女性臨床診斷過程中,乳腺纖維瘤出現頻率是比較高的,其隸屬于乳腺良性腫瘤,而且發病部位是比較集中的,通常會出現在乳腺小葉、乳腺上皮的內纖維組織處。目前,為了取得良好治療效果,醫生一般會采用手術,但在獲得良好治療效果的同時,會留下大切口,還會導致術后瘢痕等。對此,本文將以實際案例為基準,細致探究經乳暈切口乳腺纖維瘤切除術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臨床資料
1.1.1納入、排除標準
①經由鉬靶、乳腺B超、血清學等檢查后,確定病人患有乳腺纖維瘤;②病人在2周內,可接受手術治療;③病人不得患有其他乳腺疾病,且乳腺先天發育正常;④病人不得處于哺乳期、妊娠期;⑤病人不得患有全身感染性疾病,且精神狀態正常。
1.1.2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100例乳腺纖維瘤患者開展本次研究,標本納入時間范圍為2016年02月-2019年01月,所有患者通過數字表法進行平均分組,分別為參照組和研究組,各50例。所有患者皆知情同意并簽署了相關意見書,并且本次研究獲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支持。在參照組中,病人年齡介于20-3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4.12±2.88)歲;纖維瘤2-7個,平均(3.54±0.27)個;纖維瘤位置:乳腺頭內下象限16例、內上象限10例,乳腺頭外下象限11例、上象限13例。在研究組中,病人年齡年齡介于21-29歲之間,中位年齡為(24.07±2.91)歲;纖維瘤1-6個,平均(3.54±0.27)個;纖維瘤位置:乳腺頭內下象限15例、內上象限10例,乳腺頭外下象限12例、上象限13例。上述兩組年齡、纖維瘤個數等一般資料的對比缺乏異常明顯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1.2.1參照組
參照組病人接受傳統切口乳腺纖維瘤切除術治療。①病人保持仰臥位;②測定腫瘤位置,并在表面建立弧形切口;③選定腫瘤附近組織,一般而言,半徑為5cm ,將其垂直切除。
1.2.2研究組
研究組病人接受經乳暈切口乳腺纖維瘤切除術治療。①在手術開始之前,采用彩超技術檢查人體,進而確定腫瘤位置,同時做好標記。②選擇病人乳頭、乳暈中心,實施局部麻醉,建立乳暈弧形切口。③在皮膚區切口位置,實施局部麻醉,選好標記位置,切開乳暈處皮膚,并實現最遠纖維瘤的剝離。④一旦病人腫塊較淺,在探查過程中,可以使用皮下潛行方式,促使纖維瘤剝離乳腺組織;一旦病人腫塊較深,直接分離不能完整取出腫瘤,首先切開乳腺組織,其次切開乳管,一直延續到乳腺后縫隙,再取出腫瘤。⑤對于在手術中形成的創面,采用電凝方式止血,并逐層縫合。
1.3 療效判定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情況,并參考《婦科常見腫瘤診治指南》,將治療效果分為顯效、有效、無效三個等級。首先為顯效,即患者經過治療后,最大腫塊縮小一半以上,甚至腫塊直接消失,且3個月后不會復發;其次為有效,病人在治療后,乳房腫塊縮小顯著,通常會縮至原來的2/3;最后為無效,病人乳房腫塊沒有縮小,有的還會增大。顯效率、有效率之和為治療總有效率。
1.4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病人的疾病復發、并發癥出現情況。具體而言,在手術后6個月時間內,要隨訪病人治療情況,主要考核纖維瘤復發、以及并發癥出現情況,其中,并發癥涉及不能哺乳、瘀斑、血腫三項內容。
1.5統計學分析
關于研究中的全部數據資料,都使用SPSS18.0軟件分析處理,用%指代計數資料,執行卡方檢驗;用(
±s)指代計量資料,行t檢驗,當(P<0.05)時,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比較兩組的治療效果
研究組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參照組且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1。
2.2比較兩組術后復發率、以及并發癥出現率
相比較參照組,研究組術后復發率更低為8.00%;研究組并發癥出現率比較小,不能哺乳為8.00%、瘀斑為6.00%、血腫為8.00%(P<0.05)。
3 討論
對于女性而言,乳腺纖維瘤是比較常見的疾病,其發作與人體雌激素分泌水平、卵巢功能等密切相關[1]。
在應用經乳暈切口乳腺纖維瘤切除術過程中,醫生會在人體乳暈緣部位,設置弧形切口,以便隱蔽切口,且術后對合性好,不容易出現瘢痕,可以達到病人美觀性要求[2]。其次,在利用該技術切除腫瘤的過程中,通過一個切口的設置,可以集中切除距離比較近的纖維瘤。一般而言,設置兩個切口,就可以完成多發纖維瘤的切除操作,術后切口少,便于恢復,減少并發癥的出現,降低術后復發率[3]。然后,在手術中,可以推動遠端瘤體,方便手術開展。最后,在切除乳腺深部纖維瘤時,可切開乳腺,進行手指行鈍性游離,確定腫塊位置,保證治療效果。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相比較參照組病人各項情況,研究組病人復發率更低(P<0.05);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更高(P<0.05);研究組不能哺乳、瘀斑、血腫的出現率更低(P<0.05)。說明應用經乳暈切口乳腺纖維瘤切除術治療乳腺纖維瘤,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在治療乳腺纖維瘤過程中,行經乳暈切口乳腺纖維瘤切除術,療效顯著,具有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陳慰慰. 經乳暈切口手術治療乳腺纖維瘤的效果分析[J]. 當代醫藥論叢, 2017, 15(14):95-96.
[2]張道全. 用環乳暈切口切除術治療乳腺纖維瘤的臨床效果研究[J]. 中國保健營養, 2017, 27(1):45-46.
[3]倪會軍. 乳腺纖維瘤給予環乳暈切口切除術治療的效果觀察[J]. 中國醫藥指南, 2019, 17(5):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