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麗澤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2-0159-01
在婦科治療患者中大多數都是患有婦科疾病的患者,例如陰道炎、盆腔炎等類疾病患者,病情特點是病情反復發作,而且病情時間較長。一些患者對于婦科疾病的了解較少導致自身的遵醫囑行為以及自我護理能力較差,嚴重阻礙了疾病的預后,對生活質量造成顯著影響,所以有必要對患者加強溝通。護患溝通是一對一宣教服務,注重患者之間的差異性,根據他們病情程度以及身心狀態的不同,提出有效的溝通措施,提高了護患溝通的效率和質量[1]。婦科病的危害不僅在于患者身體方面,它同時嚴重影響患者的心理健康。所以,臨床上必須要提高對婦科患者的護理服務水平,加強與患者之間的溝通從而改善患者的治療,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心理護理
護理工作人員積極主動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溝通,及時掌握患者的需求,積極有效的緩解患者因各種因素引起的不良情緒造成的心理負擔,以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提高護理質量。女性患有婦科病后對婚姻生活產生很大的影響,不僅身體狀況不佳,而且性生活存在較大的障礙,容易產生陰道干澀、出血問題。患者丈夫的支持對于患者康復十分重要,因此要爭取家庭的支持,對患者丈夫進行心理護理,糾正患者丈夫的不科學認識,鼓勵他們對妻子表示關愛。
2 加強一對一訪談
通過邀請家屬參加的方式開展個體化護患溝通,重視和患者之間的交流和溝通,每次交流時間在30分鐘左右。第一次進行護患訪談要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取得病患的信任,同時簡單普及婦科疾病的相關知識,包括飲食護理、運動指導等。指導病患飲食清淡、注重有氧運動,合理作息,例如在飲食方面,特別是對于炎癥患者,要指導患者規律飲食,確保足夠的營養供應,同時盡可能食用清淡的食物。指導患者細嚼慢咽,杜絕暴飲暴食[2]。在用藥方面,要向患者詳細介紹藥物的使用原理和方法,囑咐患者一定不要擅自停藥和換藥。一些老年患者記憶力和理解力減退護士一定要耐心向患者講解。一些患者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護士要明確告知患者預防并發癥的發生,否則將會增加婦科疾病的發生幾率。護士要分析病患對于婦科疾病的態度以便采取下一步護理措施,讓病患意識到護患溝通對于治療和預防婦科疾病的重要性。第二次進行護患訪談側重于進一步提高增強病患對于婦科疾病的信心和態度,分析不良生活習慣帶來的嚴重后果。第三次及以后的訪談要側重于讓病患增強堅持治療的決心。
3 護患溝通的技巧
3.1語言應富有情感性:護士在與患者交流溝通的過程中,要帶著情感去表達,應該學會情感的控制與調節。護士一進入工作狀態,就應自覺調整自己的情緒,保持一種愉快而冷靜的狀態,這樣才能由衷地產生理解患者、尊重患者、信任患者的情感與情緒;護士的語言表達能力決定了其語言的情感性和感染力。
3.2站在患者角度交談:護士在和患者交談時要站在患者的角度,嘗試從他們的出發點考慮,在深入了解患者的基礎上理解和體驗患者的內心情感。通常情況下人們更愿意和愿意分享的人進行溝通,護士要主動向患者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自身的生活和經歷,與患者溝通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想法不要帶有判斷性和威脅性[4]。
3.3恰當使用肢體語言:肢體語言也是語言溝通的方法是一種無聲的語言,能夠起到較強的輔助表達情意的作用。肢體語言包括人們的手勢、動作、姿勢和體態等,能夠用于表達態度和情感。護士可以恰當利用肢體語言,例如當患者感覺不適時,用手觸摸患者的前額表示關心。在傾聽患者傾訴時用手撫摸患者的肢體等,能夠減輕患者內心的焦慮情緒。
婦科病的發作嚴重損害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患者在身心痛苦情況下影響了護理的依從性,從而導致治療和護理受到影響。婦科病在及時治療后,大多數的患者病情能夠得到長期有效的控制,但仍有少數患者療效不理想,飽受癥狀的困擾。婦科疾病僅僅依靠醫院護理是達不到理想療效的,更需要提高患者和家屬對疾病的正確認識,加強護患溝通這樣對疾病的控制才能達到最佳效果。患者疾病的預后情況不僅和治療方案有關,還與護理服務有著密切的關系,同時患者的遵醫行為以及自我護理能力與認知水平也存在密切的關系,因此,為了進一步提高護理的效果,就必須要提高患者的認知水平,通過護患溝通的方式增加對疾病的了解。因此,必須采取科學有效的護理措施,提高護理質量,從而充分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促進患者康復。進行護患溝通技巧,對患者進行情感護理,可以排解患者的不良情緒,使得患者能夠得到情感依靠;積極獲得患者家庭支持,通過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等社會支持系統[5],讓患者得到家庭成員和社會更多的關心關愛,讓患者出院后可以在和睦、健康的環境下促進疾病的轉歸。
參考文獻
[1]宮譙.健康教育在婦科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6:15(14):225- 226.
[2]傅學俠.循證護理對婦科患者護理效果的影響[J].中醫藥臨床雜志2017:17(07):789-791.
[3]史一真.婦科患者的護理干預效果分析[J].醫藥衛生:文獻版,2017;15(16)197-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