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嬌
【摘 要】目的:分析護理干預在老年病人服藥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我院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接收86例老年患者。根據(jù)雙盲分組方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兩組均43例。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患者展開護理干預。對照不同護理措施的效果。結果:統(tǒng)計兩組患者服藥依從性,觀察組患者要高于對照組,檢驗數(shù)據(jù)P<0.05,符合統(tǒng)計學意義;且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對照組為(73.2±4.2)分,觀察組為(95.6±3.2)分,檢驗P<0.05,符合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為老年患者提供護理干預措施,可明顯提高患者服藥依從性,改善臨床護理質量,應用價值比較高。
【關鍵詞】護理干預;服藥;老年病人
【中圖分類號】R3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2-0185-02
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加劇,老年患者數(shù)量不斷增加多。老年人在年齡增長期間,機體功能逐漸衰退,對其日常生活構成嚴重影響。從臨床接收到的老年患者例數(shù)便可了解到,老年患者慢性疾病占據(jù)較多數(shù)[1]。慢性疾病是威脅老年人群身體健康的重要原因。而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需長時間服用藥物。長時間服用藥物就會減弱患者用藥的積極性,導致疾病控制效果不理想。對此,就需要為老年患者提供相應的護理措施,提高服藥依從性。本文分析護理干預在老年病人服藥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院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接收86例老年患者。根據(jù)雙盲分組方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兩組均43例。對照組男26例,女17例,患者年齡為60-84歲,平均年齡為(65.3±5.2)歲。病程1-12年,平均病程為(6.3±2.1)年。觀察組男25例,女18例,患者年齡為61-84歲,平均年齡為(66.1±4.9)歲。病程1-13年,平均病程為(5.9±2.1)年。分析兩組患者的基礎性資料,無統(tǒng)計學意義,可進行對比。
1.2方法
在兩組患者均接受相同治療措施的過程中,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根據(jù)臨床治療情況提供相應的護理措施。觀察組患者展開護理干預。具體操作如下:
(1)心理護理。一般情況下,老年患者普遍為慢性疾病,需長時間服用藥物,病程較長。長時間用藥患者跟容易產(chǎn)生悲觀、焦慮、抑郁以及消沉等情緒。護理人員需結合患者性格、年齡與文化背景、家庭環(huán)境展開針對性的心理指導。向患者說明疾病治療期間“三分治,七分養(yǎng)”同樣自身調節(jié)的作用,采用相關的語言技巧與患者溝通,與其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必要時進行心理疏導與勸慰,為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告知患者盡快恢復健康,保持良好情緒狀態(tài),充分發(fā)揮心理防御性作用。(2)基礎護理干預。提供護理服務的過程中,護理人員應注意患者日常護理需要,結合臨床治療情況,向患者說明服用藥物對疾病控制的重要性,并貫穿于整個臨床護理中。保持病房環(huán)境衛(wèi)生干凈、整潔,定期開窗通風,預防出現(xiàn)細菌滋生。同時護理人員可根據(jù)不同老年患者的不同疾病,實施針對性的健康教育,促使老年患者對自身疾病有基本的認識,并能夠自覺遵循醫(yī)囑服用藥物,提高臨床治療效率。(3)飲食指導。對老年患者而言,日常健康的飲食護理習慣對疾病控制與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護理人員可結合患者飲食喜好為其制定飲食方案,并敦促患者嚴格按照飲食方案,并告知患者適當予以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類食物維持日常飲食,以滿足機體營養(yǎng)需要。(4)用藥護理。不少患者對服藥存在一定的畏懼心理,導致出現(xiàn)不科學服藥的情況。護理人員應糾正患者這種心理,告知其恢復期繼續(xù)服藥的科學性與重要性。同時根據(jù)患者服藥后的反應,指導如何減輕副作用,消除患者服藥恐懼心理。在提供心理護理服務的過程中,護理人員可定期評估患者心理狀態(tài)。針對心理狀態(tài)不合格的患者,還需展開針對性的心理補救措施。對于可能出現(xiàn)的意外情況需提前告知,以免患者出現(xiàn)因缺乏專業(yè)知識而出現(xiàn)心理恐慌,促使患者能夠按時、按量服用藥物,增強藥物使用的利用率。護理人員也可將患者服用藥物的信息寫在卡片上,并掛在患者床頭上,以便患者記憶自己所服用藥物[2]。(5)出院指導。護理人員需在老年患者即將出院時告知出院后繼續(xù)治療,并鞏固臨床效率,加強疾病防治。為患者制定個體性的指導計劃。告知患者戒煙酒,全面補充所需營養(yǎng),維持充足休息,預防出現(xiàn)勞累或呼吸道感染。告知患者出院后還需遵循醫(yī)囑規(guī)律服藥,定期來院復查。如患者服用藥物后出現(xiàn)副作用,需及時與醫(yī)護人員取得聯(lián)系,以便找出解決措施,預防不良事件發(fā)生。
1.3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分析應用SPSS21.0統(tǒng)計學軟件,均數(shù)±與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并采用t檢驗;計量資料則采用率(%)表示,經(jīng)X2檢驗,如P<0.05,說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統(tǒng)計兩組患者服藥依從性,觀察組患者要高于對照組,檢驗數(shù)據(jù)P<0.05,符合統(tǒng)計學意義,詳情見表1;且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對照組為(73.2±4.2)分,觀察組為(95.6±3.2)分,檢驗P<0.05,符合統(tǒng)計學意義。
3 討論
老年患者的疾病有很多種,藥物服用方式與種類比較復雜,為促使患者能夠更好的服用藥物,可實施護理干預[3]。護理人員掌握患者藥物服用規(guī)律,采取恰當?shù)姆绞街笇Щ颊叻盟幬铮瑴p輕老年患者服用藥物期間的不良心理,促使患者能夠更好的了解記憶藥物,并提升藥物依從性。改進患者不良藥物服用依從性,以此提高臨床治療效率。
綜上所述,為老年患者提供護理干預措施,可明顯提高患者服藥依從性,改善臨床護理質量,應用價值比較高。
參考文獻
[1]黃澤慧,黃燕.優(yōu)質護理干預對抑郁癥患者服藥依從性和護理滿意度的研究[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7,14(4):567-568.
[2]周晨霞,戴燁,陳川,等.藥學服務改善老年高血壓患者用藥依從性及療效的效果研究[J].中國藥業(yè),2017,26(6):88-91.
[3]李曉莉,胡明,曾進,等.護理專案在提高年齡相關性白內障患者院外用藥依從性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7,32(3):265-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