庹超
摘要:由于財務風險的潛在和危害性,防范和控制財務風險已成為各個企業經營組織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內部控制作為財務風險防范的重要手段,日益受到研究和重視。我國國有企業內部管理基礎比較薄弱,內控建設中存在觀念落后,執行不力,缺乏內部監督等眾多問題。本文著重分析我國國有企業在財務風險防范方面內部控制缺失的問題,就進一步完善國企內控制度、防范企業財務風險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國有企業;內控管理;財務風險;存在的問題;措施
一、國有企業在內控管理和風險防范中存在的問題
1.1沒有健全的管理制度
在國有企業的發展過程中,普遍存在著一味注重企業經濟效益而忽略了企業內部控制管理的工作,在科技飛速進步的過程中會出現許多熱門行業,這些行業運營風險相對較小,管理者就會忽視實際運營中存在的潛在風險[1],從而降低了企業內控管理的力度。還有許多管理人員在企業內部管理制度的建設上沒有加以充分的重視,導致內部管理效率不高、企業資源在運營生產中的大量浪費,運營結構的不合理性也使企業投入的成本大量增加,運營風險加大,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也會隨之下降。另外一方面,企業內部管理的大意也造成企業各部門不能及時獲取所需的信息,工作效率會因為信息的滯后性大大降低。企業的各種權力職責也得不到具體有效的落實,相關的工作人員對自身的工作細則沒有明確的認知,從而降低了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工作效率。由此,企業內控管理制度的建設要從信息系統的建立完善入手,把每位工作人員的職責進行細化,從而有效提高其工作效率。
1.2內控體制不完善,內部管治力度不夠
國有企業進行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忽視對新形勢下的企業內部控制理論的學習,沒有科學合理的掌握和應用企業內部控制工作模式,導致企業進行內部控制過程中操作不規范,工作開展沒有受到規范合理的監督,讓企業內部控制工作體制沒有發揮出良好效用。企業進行內部控制工作管理,需要結合獎懲制度和考核機制進行落實,否則盡管擁有完善的設備和先進的體制,如果沒有進行科學合理高效的監督管理和考核評價,勢必會導致企業內部控制工作難以有效開展。企業開展內部控制工作需要具有相應的監督,從而有效規范內部控制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和違規行為。但由于國有企業在自身的特殊性,涉及到相應的級別因素,導致國有企業的內部控制工作難以發揮有效的監督效用。
1.3監督體制不健全,發揮的內審作用有限
不少國有企業監督體制是通過內審部門來實現其功能的,一部分國有企業的內審單位屬于財務部門或者與財務部門一起被同一個人領導。財務人員不是內控管治的評價者、檢查者以及執行者。如果第三方不夠獨立、公正,就沒辦法實現檢查以及執行的分開,會為國有企業內控管治帶來一些消極影響。一些國有企業雖然設置審計部門,但是其內審范圍主要在檢查紀檢以及傳統“財務監督”上,在內控體制上提出檢查、評價以及管治上的建議主要依賴于中介機構的管治建議書。
二、企業加強內控管理和財務風險防范的措施
2.1營造良好的企業內控管理和財務風險防范環境
企業的重點發展內容包括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管理和財務風險的有效防范。所以企業的相關管理人員應該認識到相關工作的重要性,并且健全企業的內部控制管理機制和財務風險防范機制,并保證這兩種機制能夠運用到實際運營生產中。同時,要重視員工內控管理和風險防范意識的培養,加強相關知識的教育宣傳,提高員工對這兩種制度實施的積極性。在實施的過程中,還可以制定一些獎懲制度,對于一些積極配合內控管理工作和有效做出風險防范的員工予以一定程度的獎勵。對于一些無視規章制度、對風險置之不理的員工應采取相應的懲罰措施,以此約束員工,提高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在制定相關的機制時可以集思廣益,充分讓員工參與到研究工作中,激發員工主人翁意識,便于發揮其主管能動性。
2.2結合具體國有企業經營管理情況,實施會計委派制
國有企業的獨特性,往往對對實際的企業內部控制工作開展有一定影響,所以結合近幾年的內部審計工作開展情況,可以有針對性的組織和實施會計委派制度,這種制度可以將國有企業的財務會計劃歸到政府的管制下,可以有效規避國有企業財務會計在工作中可能受到的外來因素影響,從而更加準確和真實的制作財務報表和財務決算報表,有效規避國有企業中出現的不正常支出。但是在實際的會計委派制度落實過程中,要把握好國有企業會計和管理中之間的關系,如果兩者沒有協調處理好關系,勢必會影響整個國有企業的財務管理質量和效率,對整個管理工作開展有不良影響,所以針對會計委派制度,管理者要處理好兩者的關系,積極進行協調處理,從而更好的實現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目標的實現。
2.3合理設置控制活動
不僅要在業務源頭,還應在經營全過程進行控制,重點是控制貨幣資金。在會計角度上,所有經濟業務都離不開會計單位,應該明確會計部門和各部門有關業務,以避免在管治當中出現漏洞,也方便會計部門更及時、準確、真實地反應資料,減少會計出現遺漏記錄的情況。增強國有企業內部的會計控制,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即信息控制和人員控制系統。其中,人員控制包含考評績效、資產記錄和接觸使用、票據控制、記錄控制、工作流程、職責分離幾個方面??刂菩畔⑾到y可以通過手工憑證、數據輸出/錄入控制、采取權限控制等等。另外,還應明確會計和出納各自的職責,實現互相牽制。
結語:
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經濟條件下,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財務風險客觀存在于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每一個環節。因此,每個企業在財務管理工作中,積極開展財務風險成因及其防范研究,建立一個完善的內控制度,對降低和化解財務風險,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有著重大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潘文婷.基于財務風險防范下的企業內控管理研究[J].時代金融,2018(30):120.
[2]楊朋軍.試析現代企業內控管理及財務風險防范措施[J].現代國企研究,2018(20):9.
[3]楊謹霞.探析以企業內控管理為基礎實現的財務風險防范措施[J].財會學習,2018,No.193(19):37+39.
[4]胡艷平.企業內控管理與財務風險防范[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8(10):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