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陽
摘 要:縱觀我國當前煤焦油行業的發展現狀,其無論是在生產規模、生產技術還是產品種類和市場發展等諸多方面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這與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本文將就焦化焦油深加工的現狀及發展趨式進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
關鍵詞:焦化焦油;深加工;現狀分析;未來發展
眾所周知,我國是煤炭大國,我國重工業得以發展的一個重要基礎便是豐富的煤炭資源為其提供了充足且強大的發展動力。但是,近些年我國的煤炭儲備量越來越少,可利用的煤炭資源也越來越有限,焦化工業面臨著越來越嚴重的發展局面。如果繼續沿用傳統的應用理念和生產技術,煤炭資源終將邁入枯竭的階段。為了及時扭轉這一局面,我們必須要將關注點更多集中在焦化工業領域的深加工層面,借助先進的科學技術來實現煤炭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以下是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相關工作經驗,就此議題提出自己的幾點看法和建議。
1 關于煤焦油深加工的背景與發展方向分析
目前,煤焦油深加工所生產出的各種產品已經被廣泛應用到了社會生產與生活的方方面面,諸如醫藥領域、染料領域、農藥領域以及合成纖維領域等等,在我們身邊隨時可以發現與煤焦油深加工相關聯的各種產品。煤焦油的深加工是我國也是全世界范圍各個國家都非常關注的一個重要研究領域,其都在積極致力于煤焦油深加工技術的創新以及產業鏈的拓展,意在通過煤焦油的深加工在進一步豐富產品種類,提升產品的附加值,進而加強對煤炭資源的利用率,為煤炭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伴隨著可持續發展理念的不斷滲透,現代人對于生態環境保護越來越重視,對于自己所生存的環境也非常關注。當前我國煤焦油領域的深加工正處于產業升級和轉型的關鍵階段,我國煤焦油行業未來將會朝著深度加工、精細化以及集中化發現進一步發展,這也是煤焦油行業一種必然的發展趨勢。
2 關于焦化焦油深加工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分析
2.1 煤焦油行業效益出現兩極分化
我們都知道,近些年我國的鋼鐵煤炭等重工業發展相繼都進入到了發展的瓶頸期,這是很多方面的原因多重作用下的結果。煤焦油行業本身存在的價值和作用就是為鋼鐵產業的發展提供支撐和服務作用,但是,現階段的煤焦油行業幾乎都面臨著雙重壓力,正處于落后和突破的掙扎時期。
根據筆者的調查和了解,發現當前我國大型鋼鐵企業中已經將煤焦油深加工作為了實現企業增收的一個重要內容,但是,就煤焦油深加工這一單獨領域而言,其卻呈現出了增產不增收的現象,很多焦化企業的經濟效益出現了嚴重的兩極分化的現象。比如,近幾年在我國的河北省、山東省這些省市的獨立焦化企業經濟收益非常理想化,因為這些省市的企業本身對于焦炭的需求量就非常高,而且在加工和回收領域內本就處于比較領先的位置,但是,在一些原來就以煤炭為主的東北區域的相關企業經濟收益卻出現了明顯的下降。這是這種經濟收益的兩極分化,讓煤焦炭的深加工開始將注意力投放在了產業鏈的繼續延伸上面,這會是未來推動我國煤焦炭行業升級與轉型的一個重要切入點。
2.2 大型化、集中化、規模化方向發展
眾所周知,我國在煤焦油深加工領域擁有著比較長遠的發展歷史,我國的煤焦油深加工能力在近些年也一直都處于世界領先的位置。就我國煤焦油領域的分布而言,其集中分布在我國的北方地區,以東北、華北為主。現階段,華北、華東地區的大型煤焦油加工產業格局線路基本上都分布在河北省、河南省、山東省、山西省、內蒙古、遼寧、江蘇等地區,這一產業格局的形成為我國煤焦油深加工產業鏈的延伸與開發奠定了非常堅實的發展基礎。
煤焦油深加工集中化發展得以實現的基礎是當前所使用的一些能耗高、污染重、設備落后的間歇蒸餾、間歇酸堿洗滌以及間歇結晶加工技術等等這些傳統的技術將會被更具先進性和高效性的科學技術所替代,煤焦油深加工領域所產生的污染以及能耗將會被更加集中地進行處理,煤焦油深加工因為污染受到的發展制約因素將會越來越少。
關于煤焦油深加工的大型化和規模化發展的目的和作用是為了進一步開發煤焦油所含有的稀缺資源,要進一步強化煤焦油深加工可以利用的資源基礎。未來,我國將會進一步加強與世界范圍內各個國家質檢的合作,與一些更具實力的外國大型煤焦油深加工企業建立起更深入的合作關系,為我國的焦化強國發展之路奠基鋪路。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焦化焦油的深加工是全世界范圍內都非常關注的一個課題,其不僅僅關系到煤焦油領域自身的發展,更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速度和動力。煤焦化深加工領域的這一次變革與轉型既是一次非常嚴峻的考驗,也是一次不可多得的發展機遇,我們必須要抓住這次關鍵的機會,結合我國煤焦化深加工領域的實際情況,做出最強有力的創新、調整與優化,竭盡全力推動我國的煤焦化深加工邁入更高的發展臺階。
參考文獻:
[1]谷小會.煤焦油分離方法及組分性質研究現狀與展望[J].潔凈煤技術,2018(4).
[2]游翔,張冠群,霍奕璇.鞍山煤焦油資源利用開發情況分析[J].精細與專用化學品,2019,27(04):32-34.
[3]霍鵬舉,黃勇.低階煤的分質利用技術現狀及發展前景[J].應用化工,2018,47(10):249-253.
[4]馬彥飛,支麗平.基于專利計量視角的我國煤焦化及深加工領域發展態勢分析[J].河南科技,2018(36):23-29.
[5]溫姍姍.新型煤焦化數據分析平臺建立的探討與設想[J].山西化工,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