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分析了職教1+X證書、會計技能大賽對日常教學的作用,闡述了三者融合的現狀,提出了三者融合的新途徑和促進三者融合的建議。
關鍵詞:會計技能競賽 證書 教學 融合
2018年開始,教育部在職業院校推行1+X證書的制度,實施國家職業教育重大改革,改革的目的在于深化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提高教學效果;會計技能競賽的目的是以賽促教、以賽促學;會計日常教學的效果關系到學生理論知識和會計技能的掌握水平。因此證書、會計技能競賽、會計教學之間關系緊密,如何做好三者的融合,使職業教育水平上一個大的臺階,意義重大。
一、證書培訓、技能競賽對日常教學的作用
(一)技能大賽促進教學模式與觀念轉變
會計技能大賽從出納、成本、總賬、主管四個崗位出發,涵蓋了會計多課程理論知識和崗位的技能技巧。它反映了當前會計發展的新動向,參與技能大賽是一次全方位的學習和培訓過程。通過競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使其拓寬知識領域,豐富知識結構,提升學生的實踐技能,鍛煉了冷靜沉著心理素質,強化了競爭意識。技能競賽強調技能的重要性,為了提高比賽成績,學校在課程教學上有意識增加與競賽相關的內容 [1]。
(二)證書培訓提升了教師教學能力
證書培訓體系,強調技能導向型、課堂教學實務化。新的人才培養需求,要求所有的專業教師不僅懂理論,更要擅長實操。這對許多不是來自企業的教師而言,急需提高自己的專來操作技巧。名師出高徒,教師只有自己精通考證有關的內容、操作方法和要求,才能使效果更佳。因此學校應選派教師參加培訓進修,到企業參觀學習,努力提高教師的實操技能,成為名符其實的“雙師型”教師[2]。
二、證書、技能大賽與日常教學融合的現狀
(一)以賽促學的作用有限
學校普遍重視技能競賽,但通常以“能否得獎”來定成敗,對于過程關注不多;許多院校,只有少數參賽的學生才有機會學習競賽的內容和技能,也就是賽教脫離,沒有達到“以賽促學”目的。
(二)強者恒強,弱勢學院缺乏合適的指導教師
眾所周知,想在技能大賽中脫穎而出,指導教師不僅要懂理論,更要精實務。但通常只有少數教師達到這種水平,致使獲獎在一定程度上形成相對壟斷的局面。并且在歷年競賽教師的選拔上,學院偏愛曾經取得好成績的有經驗者,不愿花時間和精力培養新人,這與“以賽促教”的初衷相背離。
(三)證書與技能競賽相脫離
技能大賽通常每個學校最多只有8人可以參加,許多學校只重視對參賽選手的培養,而不注重全體學生技能水平的提高。有的學校組織校內競賽,選出個別優秀選手作為參加省賽,有的學校直接由指導老師指定。為了提高成績,對這些選手進行停課強化訓練。參賽選手技能有較大提高,而未參賽的學生,在專業技能方面進步相對較慢。由于比賽獲獎的學生畢竟是少數,只有獲獎的少量學生,把它作為一種榮譽證書,而不是作為大多數同學的職業能力水平的證書。
三、證書、會計技能競賽與日常教學融合途徑
(一)技能競賽與日常教學的融合途徑
1.證書、技能競賽與人才培養成方案融合
推進學歷和證書的融合銜接,將證書培訓有關內容及要求滲透到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優化課程證書化設置。建議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時,將職業證書的考取作為畢業的條件之一,通過嵌入人才培養方案。結合會計行業對會計學生的崗位需求標準,突出課程設置的證書化特色,形成適應產業發展的現代化職教課程模塊體系,在其中加大技能類、證書類、就業類和拓展類課程的選修空間,滿足學生就業的崗位能力需求。在設計人才培養方案時,要在相應的課程中明確相關崗位的操作內容以及所需達到操作技能的程度,通過相應等級證書方式檢驗實際教學效果。
2.技能競賽的崗位與課程融合
課程教學內容的設置可以根據會計崗位要求進行調整,滲透相關崗位的比賽內容,做好課程教學與對應崗位比賽內容的融合。比如,把現金支票和轉賬支票的填寫,票據的貼現,進賬單的填寫,網上銀行業務、點鈔、票據的簽章,票據的整理等比賽的內容劃為《出納實務》課程。
把《經濟法》課程中的票據與票據的偽造、變造與出納崗位的簽章融合。把票據時效、票據權利的消滅與出納崗位的票據出票日期相融合。進而延伸到票據法的票據絕對記載事項、相對記載事項,再進一步延伸到票據權利、票據行為的有關知識點。
(二)技能競賽與證書融合途徑
近日,教育部印發制度試點方案,要求院校做好學歷教育外,著眼可持續發展,鼓勵積極考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拓寬就業創業范圍。除開展技能競賽外。政府出面統籌企業和學校資源,研制職業技能等級標準、設計有關技能等級證書體系,在競賽內容基礎上,按職業技能等級標準重新整合比賽內容,匹配相應等級的證書,按從易到難分成一二三四等多級證書體系。減少證書類型,把職稱、稅務師和注會證書內容整合進來,形成完整的會技技能證書體系。
(三)證書與日常教學融合途徑
優化課程證書化設置和教學內容的實務化,為使能力培養更符合實際,高職院校應整合會計教學內容、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方法。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改變傳統以理論為主實務為輔,先理論后實務的方式;以實務處理為教學的切入點,課堂教學采用從具體到抽象,符合認知心理學的原理。
四、促進證書、技能競賽和日常教學融合的實施建議
搭建政府、企業和學校聯動運作平臺。政府出臺政策,鼓勵企業參與到證書和會計技能競賽的項目中來。企業應積極參與實訓場所建設、證書內容、競賽教材、日常教學教材開發,對參賽成績優秀者給予獎勵并允許進入企業實訓,實現畢業后與企業之間的零對接。改善實訓條件,滿足新的人才培養要求。應加大投資,按照新的人才培養需要重新布局、配備證書培育和技能競賽活動專用設備和軟件,為各類考證和技能競賽活動的開展提供有效保障。
總之,學校應該營造良好氛圍,在以賽促學、促教、促建、促改的基礎上將“證書、競賽與會計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教師隊伍建設融合,改革教學內容、創新培養模式來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
參考文獻:
[1]鄒勇燕.高職會計技能競賽與常規會計教學融合路徑探索與實踐[J].才智,2016(22):152.
[2]盧太平,劉向榮 高職會計技能競賽與教學融合的探討[J]工作研究2015(9):62
作者簡介:章永貞(1975-),女,籍貫:浙江永康,職稱:講師、會計師,研究方向: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