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麗 黃小霞
摘? ?要:文章總結了國內外衛星導航技術軍民融合的發展現狀,闡述了我國北斗導航系統在軍事領域的發展現狀,概括了北斗導航系統環境監測、氣象預警、城市工程管理、國防動員管理等民用領域的廣闊發展前景,結合發展思路給出了關于推動衛星導航技術的一些建議。
關鍵詞:軍民融合;衛星導航技術;GPS;北斗導航系統
1? ? 衛星導航技術軍民融合的發展現狀
1.1? 國外衛星導航技術軍民融合特點
1.1.1? 美國的GPS衛星導航系統
美國發展全球定位系統(GPS)的戰略目標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要保持美國在衛星導航領域的霸主及壟斷地位;二是逐步擴大其在民用產品領域的應用,推動美國GPS產業及相關領域的發展,以獲取最大的安全、經濟、外交和科學利益[1]。GPS的建設和運營發展主要經歷了研制建設、應用推廣和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兼容發展等3個階段。
1.1.2? 俄羅斯的GLONASS衛星導航系統
俄羅斯的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GLONASS發展的戰略目標是:成功開發、有效應用GLONASS系統,促進俄羅斯社會和經濟的發展,保障俄羅斯社會和經濟發展,保障國家的安全。通過對俄羅斯和全球用戶提供高質量的定位服務及衛星導航,保持俄羅斯在衛星導航領域的先進地位。
1.2? 我國衛星導航技術軍民融合現狀
1.2.1? 北斗導航系統軍事領域大展雄風
北斗系統是我軍信息化作戰的重要基礎設施,它具備全球導航的能力。在軍事上,北斗體系主要有4大功能:導航、定位、授時、通訊功能。這4大功能將會在軍事武器,包括體系的運作過程中發揮巨大的作用,它是繼美國GPS、俄羅斯GLONASS之后第3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不僅在軍事領域有著旺盛的應用需求,在國家經濟建設領域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戰略支撐作用。為了大力推動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軍民應用科學、持續、協調發展,就必須堅持走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軍民應用融合發展道路,堅持把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軍事應用建設與發展納入國家科技創新和空間基礎設施建設全局當中,把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軍事應用規劃與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相協調、相融合[2]。以全面推進國家時頻基準體系和衛星導航綜合服務平臺等重大工程建設為契機,充分認識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軍民應用融合發展的重大意義,厘清融合思路、發揮融合優勢、創新融合模式,積極推進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軍事應用跨越式發展。
軍事作戰和民用生產對高精度定位服務質量和安全的差異性需求,亟須針對北斗增強資源的不同精度服務性能,解決軍民融合高精度定位的關鍵技術問題。因此,立足于北斗增強資源的多樣性,從軍事作戰需求的安全性、穩健性和可靠性出發,開展北斗軍民融合系統總體設計、衛星導航信號監測與評估技術和高精度數據處理等關鍵技術,從根本上解決軍民融合快速高精度定位問題,提升北斗在軍事高精度領域服務的性能。
1.2.2? 民用領域遍地開花
2016年3月25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的意見》。會議明確:軍民融合上升為國家戰略。北斗導航系統在優先軍用的同時,已廣泛地應用在交通、電信、電力、國土資源、測繪地理信息、氣象預報、海洋漁業、公共安全、搶險救災和位置服務等領域,市場規模巨大。
2? ? 我國衛星導航技術軍民融合的發展趨勢
2.1? 存在的幾點問題
2.1.1? 融合體系不健全,融合程度不足
“軍民分離”的管理體制和投資渠道不同等因素制約了衛星領域軍民融合的發展。在“軍轉民”“民參軍”、軍民技術成果雙向轉化、軍民資源共享方面的融合程度還不夠深入。
2.1.2? 軍民融合難落地
軍民融合發展工作面臨的困難及問題比較多,主要體現在以下3方面:第一,當前軍民融合方面的政策法規建設滯后。軍隊及國防改革,依據當前的形勢,部分新修訂的規章制度是由問題倒逼而產生,其適用范圍很窄、問題針對性強,缺乏長遠發展考慮及普遍適用性,面對該領域新技術、新設備和新模式不斷涌現,政策法規存在著很大的空白。第二,裝備建設缺少融合統籌[3]。在衛星導航領域和地面應用系統建設和運用領域,存在軍地各自建站及各自配備人員的問題,缺乏軍民融合使用及軍民統籌選址等方面的規劃。第三,數據共享度不夠高。當前在數據和產品共享使用方面,軍地雙方信息壁壘凸顯,軍民共享衛星導航信息資源受到嚴重的制約。
2.2? 發展趨勢
頂層軍民融合上升為國家戰略后,不論是政策支持還是實質推進都有了較大的發展。中國已經進入“北斗+”發展的時代,通過北斗地基一張網的建設與整合,構建位置服務云平臺,以滿足國家、行業、大眾市場對精準位置服務的需求,催生新的經濟形態,構建新的產業鏈并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良好的環境。北斗產業鏈從元器件供應商、產品制造商到集成商運營商,產業鏈上游的技術將隨著市場規模的擴大逐步向深層次快速發展,并由此分化出更加專業化的,擁有高、精、尖技術的龍頭企業。北斗導航應用產業從國家安全戰略的角度出發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可以形成獨具中國特色的產業,在未來將是更深層次的技術專業化和更高層次的市場化的聯合。
勇于面對北斗導航領域發展的國內外環境,把握機遇,快速發展。在相應的政策支撐下,吸引民營企業進入衛星導航領域,積極開發衛星導航領域軍民兩用技術,開拓民用衛星服務領域,從定位、導航、授時等功能出發,集中力量攻克關鍵技術,從根本上提升我國衛星導航領域的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汪春霆.衛星寬帶與衛星移動[C].北京:2016年中國衛星應用大會,2016.
[2]董景龍.國外航天軍民融合發展研究及對我國的啟示[J].中國航天,2017(8):28-31.
[3]李科,張靚,蔚蘭,等.海洋環境衛星軍民融合發展的現狀及幾點思考[J].海洋測繪,201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