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向春 魏海雄
【摘 ?要】公共衛生場所監督管理工作中監督檔案發揮著重要作用,監督檔案是對以往衛生監督工作的記錄,也是開展未來公共場所衛生監督工作的理論依據。因此,加強公共場所衛生監督檔案管理工作,加強衛生檔案管理工作落實,可進一步提高公共場所衛生監督力度。因此,本文通過對公共場所衛生監督檔案管理工作的特點進行分析,提出幾點衛生監督檔案管理工作的可行性路徑,為實際衛生監督檔案管理工作提供理論支持。
【關鍵詞】公共場所;衛生監督;檔案管理
【中圖分類號】R197 ? ? ?【文獻標識碼】B ? ? ?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3-0228-01
公共場所衛生監督檔案管理是公共場所衛生監督的主要工作內容之一,直接影響著社會衛生秩序的保持與控制,在一定程度上也關系到人們群眾的健康,所以,加強衛生監督檔案管理工作力度具有重要意義[1]。在開展公共場所衛生監督檔案管理時,要明確監督要求與相關法律法規,規范衛生監督檔案內容,強化檔案管理路徑,為公共場所衛生監督檔案工作的良好開展奠定堅實基礎。因此,本文就公共場所衛生監督檔案管理工作的特點與路徑進行簡要分析。
1 公共場所衛生監督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公共場所是在自然環境與人工環境基礎上,通過加設合理的公共設施,為群眾提供多種服務功能的場所,是人們生活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共場所具有人流量大、空間有限的特點,在固定空間、一定時間內會大量接納或聚集人群,人群流動速度較快,人們的組成復雜,由于人們生活環境與生活方式不同,導致公共場所環境的復雜性也大幅提高,人群在公共場所活動中會將化學、物理、生物等因素帶入到公共場所中,進而對公共衛生質量造成嚴重不良影響[2]。衛生監督機構依法對轄區內開展的監督、督促、整改等活動稱為公共場所衛生監督管理。衛生監督管理工作的開展,可加強對流行性疾病預防與控制,對社會正常衛生秩序具有維護作用,對群眾的身體健康具有保護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促進經濟文化發展,社會進步。
公共場所衛生監督檔案是指衛生監督機構在開展衛生監督、監測、處罰、分級管理等行為中直接產生的資料數據。檔案可通過文字、圖表、聲像等載體記錄。衛生監督檔案是對衛生監督機構依法履行執行監督職責的記載與印證,也是各級衛生監督管理機構領導指定決策的重要依據[3]。衛生監督檔案是對公共場所衛生工作進行研究的基礎性資料,是公共健康安全管理提升的必要基礎。因此,加強公共場所衛生監督檔案管理,進一步規范衛生檔案管理行為,對于社會發展、經濟與文化水平的提升均具有重要意義。
2 公共場所衛生監督檔案管理的特點
2.1 動態化表現
由于公共場所的種類、環境、經營性質、人群特點等均存在差異,所以,衛生監督機構需要依法對公共場所進行定期檢查或不定期抽查,通過對公共場所經營單位的衛生行為進行考核,復核,加強日常監督監測,對不良行為進行處罰,以提高公共場所的衛生質量。在上述衛生監督管理工作中產生的相應的文書資料。因此,衛生監督檔案中的個戶檔案具有動態性。
2.2 雙軌制
目前,我國公共場所衛生監督管理工作均是由人工形成報告資料,所有的文書資料均由紙質文檔記錄。隨著計算機管理系統的普及應用,各級衛生監督機構的管理人員可通過對計算機管理系統的應用,完成對相關單位衛生行政管理工作,申請、變更、注銷等管理行為的實施,不僅會產生紙質文件,而且會在系統中形成相應的電子文件,通過紙質檔案與電子檔案共同記錄,保證管理數據的完整性,方便對衛生管理檔案進行查詢[4]。雙套并存的檔案管理決定了相對單位個戶檔案管理中實施雙軌配套的管理機制。公共衛生監督管理過程中形成的紙質文件與電子文件應仔細核對后,確認兩份資料數據相同無誤后歸檔。
3 公共場所衛生監督檔案管理路徑
3.1 動態化管理
衛生行政許可文件材料由管理部門簽發統一后,由具體承辦科室對材料文件進行及時收集與整理,監理個戶檔案,方便后續管理。個戶檔案包括公共場所相應管理單位的基本信息表,衛生行政變更、復核與注銷資料,監督信息報告卡、不良行為文件報告材料、日常監督文書、分級量化計分表等,將上述資料進行處理后形成一證一檔,一檔多卷的動態化管理。針對公共場所衛生處理案件檔案管理時,需收集整理從處罰決定下達、調查取證、行政處罰審批、復議等多個環節文件資料,同時根據時間先后入卷裝訂,制定個體的衛生行政處罰檔案[5]。專項整治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檔案的制定,需要對專項整治與突發衛生事件的相關資料進行收集整理,然后根據一事一檔原則整理成檔案文件記錄。
3.2 統一化管理
公共場所衛生監督檔案管理應以“分級負責、統一負責”為基礎原則,由相關部門或科室負責對公共場所衛生監督文件進行收集整理,交由監督科進行資料的統一歸檔。根據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并與衛生監督機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制定科學的檔案管理工作制度,在制度落實過程中不斷進行完善。檔案管理制度中要明確檔案收集、整理、歸檔等操作規范,以保證檔案管理工作更具科學性、規范性。統一公共衛生監督檔案管理相關業務規范,將資料收集、分類、編號、檢索等要求進行明確,以便實際工作中可根據統一業務規范嚴格執行,保證檔案管理的規范性,使后期的檔案查詢與利用更加方便、快捷。所有公共場所衛生監督科形成的監督檔案文件,均需要根據工作周期與完成時限將檔案資料移交至單位檔案室,由檔案室進行統一保管。建立信息化管理平臺,將電子檔案儲存在計算機中進行統一管理,實現信息高度共享,檔案資料的合理利用。
4 結束語
衛生監督部門要充分認識到檔案管理的重要性,規范管理制度,實施統一化管理,實現數字化、信息化管理,使檔案管理工作可及時、規范開展,方便對檔案信息的查閱與利用,進而提高公共場所衛生監督檔案的利用率。
參考文獻
[1]張永杰,許長旭,陳超.公共衛生監督執法檔案的數字化管理問題探討[J].中國衛生產業,2018,15(26):159-161.
[2]閆海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公共衛生檔案管理優化策略[J].卷宗,2017(6).
[3]馬麗娟.簡述公共衛生檔案管理的創新模式[J].辦公室業務,2018,No.296(15):87.
[4]周香云.簡述公共衛生檔案管理的創新模式[J].發現,2017:141.
[5]郭文宏,韓旭,張慶,等.我國58家候車室衛生管理現狀[J].職業與健康,2018,34(20):77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