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姍姍
摘? ?要:英語教學隨著時代發展而變遷,語法教學和交際法都曾主導英語課堂教學,兩種教學模式各有利弊。針對英語基礎較差的高職學生,應該采用多樣化的學習模式,將語法教學和交際法融合、中教和外教聯合、課堂教學和課外教學結合起來,如此才能培養學習者實踐操作能力,讓學生的語言學習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關鍵詞:語法教學;交際法;啞巴英語
2018年全國高等職業教育英語教學改革與發展研討會在無錫召開。會議提出,外語教育要尋本—人的發展,在認識、理解學習者特征和素養提升的基礎上定位外語教育目標和要求。高等職業教育英語教學之路,唯有“變”方能“進”。高職英語教學如何“變”,何時“變”,“進”的目標是什么,要達到什么標準,這些都是英語教育工作者在教學中需要思考的問題。目前英語教學還是存在一些問題,如交際法和傳統語法教學的爭議。
1? ? 英語教學的發展和現狀
英語語法是英語語言的結構規律,是英語學習中聽、說、讀、寫、譯等各個技能得以發展的基礎和核心,在英語學習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語法在國內英語教學中的作用也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遷。
英語教學經歷不同的流行主張。建國伊始到20世紀70年代,國內的英語教學高度重視詞匯和語法規則的講解,語法教學備受重視。教學反饋表現為學生的應試效果顯著,但缺乏語言交際能力。20世紀70年代交際法傳入我國,隨著中國改革開放,各行各業逐漸同國際化接軌,社會對英語的要求越來越高,面對學生的“啞巴英語”“中式英語”,社會各級對英語教學提出反對意見,質疑英語教學模式,提出“語法無用”觀點。此時交際法逐漸受到人們推崇,英語教學逐漸從語法教學轉變到重點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這個過程是一個逐漸推進的過程,到今天已將語法教學排除在了交際能力之外,語法教學無足輕重。然而,在交際法主導的英語教學模式下,課堂教學效果一直不盡如人意,學生的聽、說水平并沒有得到長足的進步,相反,學生的讀、寫、譯能力卻急劇下降。從考試結果看,學生三、四、六級通過率也沒有大幅提高?,F實盡管如此,交際法依然大行其道,強調交際法為主的教學模式導致英語語法長久未受到應有的重視,英語語法教學在英語教學中的境地不容樂觀。
2? ? 高職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
從生源素質來看,高職學生與本科院校的學生差距相當大,高職生來源分為3類:對口單招、提前單招、普招生。其中,前兩類未經過高考的學生占高職生人數的一半,而普招生以遠低于本科線的高考分數進校。因此,高職生整體英語水平較低,經過對大一學生的課堂測試,可以明顯看出相當一部分學生的語法儲備是碎片化的、零散的,雖然他們經過十幾年英語學習,但是語法并沒有形成系統。以一個簡單句“I am a student”為例,這樣非常簡單的主系表結構,很多學生卻把“a student”當作賓語來理解,更不用說難度相對大的主從復合句。經過不完全統計,在教學實踐中,能夠完全講出從句類型的學生幾乎僅占學生總數的3%。語法掌握不好,直接反映在學生的作文和翻譯中,屢屢出現諸如“He go to school”這樣犯低級錯誤的句子。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很多,高職生生源差是一個重要原因,另外一個原因是多年來在英語教學中過分強調交際法,輕視語法在學生考試中占的比重,忽視語法對學生綜合技能培養所起的作用。
教師不應完全側重應試教育,但也不能低估它檢測學生英語水平的作用。無論是期末考試,還是面向高職學生的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測試(三級考試),以及主要面向大學生的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抑或是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無一不是采用筆試形式。在筆試考試中,語法的重要性得到淋漓盡致的、完全的展示。以各級英語考試中必考題型—閱讀理解和寫作為例,閱讀理解中長句、難句的正確解釋,寫作時正確、地道的高難度句子,高分作文句式要求多變化,這些都需要堅實的語法知識作為基石。
3? ? 語法教學模式的作用和特點
語法教學為培養學生打下扎實的讀、寫、譯基礎,但是反思傳統的英語教學,確實在英語語法教學方面走了許多彎路。比如教師非常摳細節,對語法教學不厭其煩地舉例,按一定的模板套路,過于著重理論教學,在實際應用中,學生會發現課堂所學的皆是書面語,和外國人交流時費時費力卻收效甚微,無法做到學以致用。學生不能流利與外國人溝通,產生自卑心理,進而形成“啞巴英語”“中式英語”。
4? ? 交際法教學的作用和特點
4.1? 作用
交際法教學在培養學生聽說方面起著重要作用,交際法認為學習語言的目的就是交流溝通,只要能表達清楚,語法錯誤可以忽略不計。通過交際法教學的實行,學生聽力和口語得到了迅速的提高,鍛煉了膽量,和外國人交流溝通比原先更通暢。
4.2? 特點
交際法的作用顯而易見,而交際法的缺點也非常明顯。交際法教學非常重視口語交際的能力,越來越忽視語法的作用,認為談論學習語法就是方法落后。然而在交際過程中,學習者即使接觸了大量的語言輸入,仍然會犯很多語法錯誤,語法知識與交際能力不成正比。語法不好對英語學習帶來的副作用是隱形和全方位的,它可能不會像聽力和口語表現得那么明顯,但卻會制約聽、說、讀、寫、譯的全面提升,如“Stop to do”和“Stop doing”的區別搞不清,甚至一些簡單句都能出現匪夷所思的錯誤,如“I like do my homework”,望文生義,完全按照中文逐字翻譯,無視語法規則。
這樣的問題,在初學語法或者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習者中經常出現,原因就在于對語法規則的機械記憶和生搬硬套。
5? ? 解決方法
語法非常重要,堅實的語法是英語水平進階的充分必要條件,語法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不斷提高的過程,在“任務”的心態之下,語法學習容易變成一種被迫的行為,很難持之以恒。而在“投機”的心態之下,語法學習容易變成一種短期行為,妄圖在短期內一蹴而就反而會遭遇“欲速則不達”的困境,都是不可取的。事實上,語言的運用總是遵循一定的規則。
首先,學習者要有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靜下心來認真學習語法,根據自身的實際水平來選擇適合自己的語法書,如《張道真實用語法》《薄冰語法》《朗文英語語法》等,加強自主學習能力。
其次,教師應對英語教學法有端正的態度,語法教學和交際法教學各有利弊,將交際法和語法教學完全對立起來是不可取的,過分強調一方的作用而忽視另一方也是有失偏頗的做法。
英語教學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即聽、說、讀、寫、譯5個分項技能,各個分項技能對語言正確性要求不同。聽、說對語言正確性要求較低,讀、寫、譯對語言正確性要求較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根據不同能力的要求安排語法教學,不應籠統地因“培養綜合運用能力”而忽視語法,而是要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
對于聽、說能力的培養,可以安排外教為學生授課,外教得天獨厚的語言條件為英語教學帶來無可比擬的優勢。外教資源畢竟有限,無法為每個班都開設外教口語課,在這種情況下,安排外教在全校范圍內開設“英文歌曲賞析”“英文影視聽說”等選修課,開設英語角、英語廣播等第二課堂。還可以參照網絡課程模式,充分利用學校現有的自主學習平臺、多媒體語音室等教學資源,由外教開設英語聽說網絡課程,擴大受眾范圍,讓學生接觸原汁原味的英語。
對于讀、寫、譯方面技能的培養,重點放在中國教師的英語課堂教學中。增設語法講解的教學部分,傳統的語法講解單純依靠教師“灌輸式”講解,上課內容枯燥乏味,氣氛沉悶,教師費時費力無效果,學生難以提起學習的興趣。師生如同兩個世界的人,被一堵高墻隔開,沒有互動,無法溝通。英語教學不能停留在語法的講解,要培養學生對語法的實踐應用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把以往的“無聲教學法”變為現在的“有聲訓練法”,將“啞巴英語”變為“開口英語”,將知識傳授同交際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互動性。
具體做法為:在課堂上聽和某個語法點相關的英文歌曲。聽英文歌曲是學習英語語法的一種有效的方式,一首歌曲時間比電影時間短得多,一般5 min左右,不會讓學生產生畏難情緒。優美動聽的旋律、有意境的歌詞激發學生學習語法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如在講解“Whatever”引導的狀語從句時,可以給學生播放著名的歌曲Right Here Waiting(《此情可待》),“Wherever you go, whatever you do, Ill be right here waiting for you.”當動聽優美的旋律響起時,音美、詞美、旋律美,沁人心脾,在心靈享受的同時學習和掌握“Whatever”“Wherever”引導的條件狀語從句的用法。
開放式的授課方法新穎獨特,適時地以某種娛樂方式豐富課堂,使得教學過程交際化,幫助學生樹立自主的學習理念,從多樣素材中引導學生發現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學生有機會親身感受英語學習的樂趣,從而創造出良好交際性的教學課堂。
[參考文獻]
[1]韓憲武.交際教學法在高職高專英語語法教學中的應用[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6):108-109.
[2]高遠.增強語法意識,加強語法教學—談大學英語語法教學[J].外語界,2007(6):15-24.
[3]樊慧燕.高職英語語法教學中的不足與改善[J].高教學刊,2018(10):181-183.
[4]邱君.大學英語語法教學的基本原則和操作方法初探[J].高教學刊,2015(22):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