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敏
我的人生由無數(shù)個瑣碎組成:按部就班的兩點一線,按部就班的備課上課批改作業(yè),按部就班的開會聽課做筆記,今天不斷重復著昨天的故事——讀管建剛老師的《一線教師》,我仿佛看到另一個自己,如此真實,如此熟悉。21年的教學一線生涯,16年的班主任工作,看起來似乎比別人多了一些閱歷,但似乎又和工作才幾年的教師沒多大區(qū)別。
21年的光陰啊,在年復一年的瑣碎中不知不覺就消散了,不曾留下過什么,可又似乎有那么一丁點兒什么令人懷想,引人深思。讀罷《一線教師》全書后,我不禁豁然開朗:一線教師的教書生涯注定了就是被無數(shù)的瑣碎所包圍。作為教師,明智的做法就是在這樣的繁瑣中找準自己的位置,感受教師的職業(yè)價值,并從中獲得成就感。唯有如此,你才會發(fā)現(xiàn),其實我的人生是有意義的,我的人生還是充滿了快樂的。
管建剛老師就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他尤其令人佩服的是,一個赫赫有名的大師,一位男老師,能夠如此耐心而細致地對待那么多婆婆媽媽的雜事,能夠如此真實地把自己教書生涯的另一面,實實在在地袒露給大家看。他的坦蕩讓我釋懷,原來大師也和我們任何一位普通的教師一樣,同樣要面對形形色色的家長、風格迥異的學生,同樣要“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不停地變換著方式去引導和督促學生朝著正確的方向走,同樣要歷經唐僧取經的“九九八十一難”,才能“立地成佛””“修成正果”。我還驚喜地發(fā)現(xiàn),自己的某些觀點、做法似乎和管老師不謀而合。
“萬丈高樓平地起。”從一年級進校起,管老師就格外注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為此他不僅擬定了詳盡具體的規(guī)章制度,還梳理了與不同家長進行交流溝通的有效方法。這樣的舉措,不僅有利于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塑造,更是為他們將來學好學科知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關于學習習慣的規(guī)程,其中一點最叫人印象深刻。那就是管老師尤其重視學生對書包的整理。其實就學生進校習慣的培養(yǎng),我也和管老師一樣,相當?shù)仃P注和重視。但不同的是,管老師做得更加細致,更加得法。關于書包整理,我的通常做法是:利用班會課時間教孩子們將自己的書本一一疊放整齊,并依次放入書包內。待大家熟練操作三遍后,便在班級內開展“整理小能手”比賽,以增強學生“書包應隨時保持整潔”的意識。這樣的做法,從表面來看,每個孩子都已在當堂課上達成了目標,但諸不知,對那一小搓自理能力差,在家里被寵成小皇帝小公主的孩子而言,短短的一節(jié)課,怎么可能讓他們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行為習慣呢?實際上,這小部分孩子很可能在該節(jié)課上能做到有條不紊地整理書包,但短短的兩三天之后,他們立刻又舊疾復發(fā),書包里重新恢復“臟亂差”的模樣。同樣是針對學生書包整理的問題,管老師的做法就更值得借鑒。他頗具慧眼,清醒地認識到抓“桌兜文化”與學生學習成績的緊密關系。因此,他制定出更為有效的策略來治理學生書包“臟亂差”的現(xiàn)象。比如請能干的同學示范幫扶,請家長言傳身教并配合整治,在班上設立“桌兜檢察官”,讓他們來提醒“小皇帝”們文具歸位,書包整潔。每天早上,管老師還會親自在教室門口督查,發(fā)現(xiàn)書包不整潔的同學責令其立即整改。另外,為杜絕學生半天從書包里掏不出本子的現(xiàn)象,管老師又特意提醒每位學生備好一個塑料文件袋,專門用來放置各種作業(yè)本。同時,他還要求孩子們用包書紙把作業(yè)本包好,強調本子上不要出現(xiàn)污漬,本子的紙張不要出現(xiàn)破損等。單從書包整理這樣一個小小的細節(jié),我們就不難看出管老師對學生日常習慣的培養(yǎng)遠比我們做得用心、到位。
“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管老師和我們所有語文老師一樣,格外重視學生的課外閱讀。他認為,大量閱讀是夯實語文基礎的法寶。為此,他不但要求學生在閱讀時要心懷敬畏之心,還在班級開展閱讀之星評比活動。他制定了學月閱讀之星評比表,用于統(tǒng)計學生每月的有效閱讀數(shù)字。(“有效閱讀數(shù)字”統(tǒng)計,主要由家長負責。學生每次閱讀后須向家長匯報清楚三點:書的大致內容,三個難忘的地方,感受、感想。)以四年級為例,學生上學期有效閱讀數(shù)字20萬字以上獲評“閱讀之星”,下期則要求達到25萬字以上。同時,他還設立了至高無上的榮譽:“閱讀王子”“閱讀公主”。他們的閱讀量則必須達到每月50萬字以上。被評選為閱讀之星的同學可獲得一張作文優(yōu)選卡,其作文可以有一次直接入選班級作文周刊的機會。除了量的規(guī)定,管老師還在閱讀的質上下功夫。管老師認為:一本好書才能帶給人啟迪,一本好書要反復多讀才能體會其真諦。所以他對學生說,如果你發(fā)現(xiàn)有一本書,一個月里讀了三遍,閱讀量就可以乘以3,這本書是10萬字的話,有效數(shù)字就算30萬字。此外,他還引入了晚上的“枕邊書達人”活動:學生每天晚上看10頁書再睡覺,課外書放枕邊,家長拍照發(fā)在群里。有認真的家長便給孩子的課外閱讀做了詳盡的記錄,管老師結合家長的做法順勢推出“晚間閱讀記錄單”,再一次有效地推動了學生的閱讀活動。
閱讀《一線教師》一書,我無刻不在為管老師的耐心和細心點贊,無刻不在被管老師的教育智慧所折服。原來,在平凡而瑣碎的教育事業(yè)中,我們同樣可以觸摸到幸福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