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仕平 陳瀧 王鵬



摘要:助航燈光二次電纜傳統敷設方式是采用人工穿引線后敷設電纜,此種方法不僅浪費引線(鍍鋅鐵線),且人工效率低,為了提高工效、節約材料,經過多年摸索總結,我們創新采用了空氣動力學原理穿線方式進行二次電纜的敷設,此工藝在提高了工效的同時,且不使用引線,特別適合于二次電纜大面積穿管敷設作業。
關鍵詞:空氣動力;空壓機;敷設;助航燈光;二次電纜
中圖分類號:TM2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487(2019)01-0001-02
0前言
助航燈光二次電纜敷設原有方式為預穿引線敷設二次電纜,由于機場二次電纜保護管預制全部在現場集中焊接,管材和鐵線相互連通,焊接時容易使鐵線與管材粘連,造成拉線無法使用,嚴重時甚至影響到管道暢通,加上穿線人工費用和鐵線材料成本,原有施工模式費用較高。現在部分機場已采用穿管器進行二次電纜敷設,但是穿管器穿管長度有限,較長的管線一般還是采用鐵線做牽引,在工期跨度大于一年的機場,鐵線在管內極易銹蝕,從而無法使用[1]。相比較空氣動力學穿線有一定優勢,管線在較長范圍內均不需要穿鐵線,配管時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相較于原工藝均有所降低。
1工藝流程對比
1.1原施工工藝流程
施工準備→清掃管路→穿引線→放線及斷線→管口帶護口→二次電纜與引線綁扎→二次電纜敷設
1.2新施工工藝流程
施工準備→管口帶護口→二次電纜穿入專用工具→
線頭制作→線頭放入管內→開啟空壓機→敷設二次電纜
2新工藝介紹2.1材料與設備空壓機
空壓機(15KW,3m3/min)1臺,空壓機在機具選型上應注重流量而不是壓力,一般選擇具有可移動性自帶動力系統的空壓機,空壓機輪胎應為橡膠輪胎。如圖1所示:
放線架
雙卷電纜放線架,如圖2所示:
專用工具
本專用工具為二次電纜進線導流裝置,空壓機穿線時必須根據現場二次配管情況制作進線導流裝置,其按進線方式不同可分為燈具側導流裝置和燈箱側導流裝置,如圖3、圖4所示:
以上裝置為組合工具,中段采用絲扣連接,在燈具位置進行穿線作業時采用燈具側導流裝置;在燈箱位置進行穿線作業時,只需取消進線連接段加上彎管連接頭即燈箱側導流裝置。進線導流裝置與二次管連接采用插接方式連接,為減少連接部位空氣泄漏,應在連接處加密封膠墊,詳見圖5.
2.2工藝流程介紹
穿線球頭制作
首先將線纜芯線剝離出來,截斷多余銅線,留下4~6股銅線用于綁扎球頭(或絨布),如圖6圖7所示:
穿線球頭可采用棉布或泡沫制作,棉布制作大小應和現場管線直徑匹配,保持其在管內松動即可。用泡沫做球頭時,由于泡沫具有很強的伸展能力其大小可大于管徑,和棉布相比采用泡沫做引導效果更佳,在管線變形的地方更容易通過,同時泡沫不怕脫落于管內,一旦發生以上情況,可在管內加水,利用水柱將泡沫吹出管內[2]。
二次電纜敷設
將綁好的球頭放入管,連接好穿線工具,如圖8、圖9所示
管線與穿線工具連接好后,連接部位由于采用插接方式,應在上部適當加壓,現場做法普遍采用腳踩的方式,穿線施壓一個人即可完成。空壓機穿線速度較快,放線人員必須提前放出需要穿線的線纜,以便加快放線進度,如圖10所示:
圖10穿線工藝流程
空壓機穿線時,線纜應避免交叉,在準備工作完成后,空壓機調至高速,壓力達到0.3MPa(即3公斤/cm2)后開啟壓縮空氣控制閥,壓縮空氣即帶動線纜進入管內,由于管內空氣阻力較小,不會對穿線工具產生太大的后推力,安全方面基本不存在隱患。空壓機敷設二次電纜原理圖如圖11所示:
4新工藝特點及應注意的問題
4.1新工藝特點
(1)管內無雜物,提高了施工質量。
(2)工效大幅提高、成本顯著降低,空壓機穿線時不需要管內預穿鐵線。
(3)線路磨損小,由于空壓機穿線線路處于懸空狀態,線路磨損相對較少。
(4)創新施工技術,有助于提升企業形象。
4.2需要注意的問題
空壓機穿二次電纜設備購買時應考慮空壓機流量而非壓力,壓力達到0.3MPa(即3公斤/cm2)以上就能滿足穿線需要。最好空壓機需用自帶動力類型,如柴油動力空壓機。
空壓機穿線在瀝青道面穿線時應特別注意管線焊接質量,盡量防止漏焊等情況發生,同時應加強管線包封質量[3]。因為一旦管線漏氣嚴重,加上管線堵塞,容易在瀝青道面下方形成氣囊,損壞瀝青道面與水穩層之間的附著力。雖然停止加壓氣囊會消失,但有必要杜絕此類情況發生。
空壓機穿線特別適用于大機場或設備齊全的項目部,由于部分小機場工程量小,沒有配備空壓機,空壓機穿線不一定適用。
5結束語
創新和改良的施工工藝可以大大提高施工效率和質量,節約施工成本,特別是當前機場助航燈光工程大部分是不停航施工,更需要高效率高質量的施工工藝,在這種情況下,就要求我們在保證機場運行安全的前提下,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和改進新的工藝水平,為企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楊子光.機場助航燈光施工研究[J].中國標準化.2017(04):36
[2]朱存清,李宏.夜航探照燈車控制系統設計[J].傳感器與微系統.2017(12):67-69
[3]黨媚.飛機起動/發電機勵磁系統特性研究[J].測控技術.2018(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