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茹
【摘 要】目的:對較大嬰兒配方食品必需營養素含量分布情況展開調查分析。方法:抽選2014年06月-2016年12月,本市1426例較大(12月-36月)嬰兒配方食品作研究對象,重點檢測GB10767內規定的26種食品必需營養素含量,調查并分析其含量分布情況。結果:調查結果顯示,1426例本市較大嬰兒配方食品當中,必需營養素含量的分布相對均衡,其中,維生素D、蛋白質、氯營養素含量分布相對低,鈉、鐵、銅營養素含量分布相對高。結論:對較大嬰兒配方食品必需營養素含量展開調查分析,含量分布較均衡,但還有部分食品必需營養素含量指出現極低或極高情況。
【關鍵詞】較大嬰兒;食品;營養素含量;分布
【中圖分類號】R1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2-0231-02
嬰幼兒時期,臨床需告知產婦給予嬰兒母乳喂養,若產婦受身體影響,則可以采用嬰幼兒配方食品支持嬰幼兒生長發育,提供營養支持,而嬰幼兒配方食品就是比較關鍵的一項營養來源[1]。因此,為了解較大嬰兒配方食品必需營養素含量分布情況,此次抽選1426例較大嬰兒配方食品作研究對象,現將研究結果作如下總結。
1 對象和方法
1.1臨床資料
研究抽選1426例較大嬰兒配方食品作研究對象,相關人員仔細收集、整理、檢測GB10767內規定的26種食品必需營養素含量。
1.2方法
相關人員對1426例12月-36月齡幼兒配方食品做相應調查處理,以GB10767中規定的國標檢驗法收集檢測GB10767內全部食品必需成分含量,所調查分析營養素含量結果用每100千焦產品計[2]。
1.3數據統計
選SPSS22.0軟件對文中數據作統計,對1426例較大嬰兒配方食品中的必需營養素分布范圍做統計處理,以了解營養素的具體分布情況。
2 結果
此次所抽選1426例較大嬰兒配方食品必需營養素含量與GB10767要求基本相符,并以百分數方式來反映整個幼兒配方食品必需營養素含量分布范圍,食品中必需營養素含量的分布相對均衡,其中,維生素D、蛋白質、氯營養素含量分布相對低,鈉、鐵、銅營養素含量分布相對高。如表一所示。同時對GB10767中設置相應的上限、下限8個營養素,各個營養素均有極大值,且P95呈陡增趨勢,針對氯、鈉2種食品必需營養素僅僅規定上限營養素,氯營養素分布情況相對低,鈉營養素分布情況相對高。而針對在GB10767中沒有設置相應上限值的各個營養素,實際含量在國標下限值至P95范圍中呈均勻分布,而部分營養素極大值比P95值更高,比如維生素B6,P95值是50ug/100kJ,最大值是1286ug/100kJ,二者進行比較差距較大。表明當前幼兒配方食品當中很多營養素含量均于合理的范圍內廣泛分布。
3 討論
本次重點調查分析二十六種食品必需營養素,包含:脂肪、蛋白質、亞油酸、煙酸、泛酸、葉酸、生物素、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1、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維生素B12、鉀、鈉、銅、鐵、鎂、鈣、鋅、 碘、氯、磷等,包括GB10767內規定的全部食品必需營養素。現階段,國內幼兒配方食品當中必需的營養素呈現均衡分布,然而還是會出現一些較大值,將其和P95展開相應比對,呈現陡增的情況,出現此種情況的原因很有可能和一些相對小的企業在研發方面實力不夠等有很大關系[3]。
針對GB10767內已經設置的相關上限、下限的較大嬰兒配方食品中必須的營養素,維生素A、銅、鉀、脂肪等營養素含量值基本處在標準的范圍之內,且呈現出均勻分布的情況,而氯、維生素D、蛋白質等必需營養素含量的整體分布相對低,也就是很多食品營養素的含量值慢慢接近于下限;鋅、鈉、鐵三種必需營養素含量分布則呈現持續升高的情況,很多的食品營養素含量值漸漸接近上限。據相關實踐研究結果證實,如果嬰兒攝入大量蛋白質,則會加快整個嬰幼兒的生長速度,使得機體腎臟負擔明顯加重,長時間下來會使嬰兒在成長的過程中歐慢慢患上慢性病[4]。需要注意的是,針對嬰兒配方食品必需營養素含量分布相對高或者是相對低的一些必需營養素,相關部門在整個修訂標準過程中,需要搜集較多的科學證據,進一步了解必需食品內比較適宜的營養素含量范圍,且全面、細致地考慮較大嬰兒在成長過程中所需量以及食品實際應用情況[5]。
目前,相關人員在開展較大嬰兒配方食品必需營養素含量分布調查工作的過程中,食品分布情況、食品研究數據、國內外標準研究等,均屬于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修訂的一個核心依據[6]。國內已慢慢開展對較大嬰兒配方食品必需營養素含量的研究,如國際標準和國內標準展開比對、特殊膳食用食品標準體系調查研究等。按照此次調查結果展開分析,相關部門需要全面考慮以上各項因素,建議國內對較大嬰兒配方食品標準做相應的修訂,具體表現為:第一,針對一些未設置上限值的食品必需營養素做相關規定,這樣能夠較好地避免一些嬰兒配方食品必需營養素的含量較高,將過量攝入風險降到最低;第二,全面考慮嬰兒成長過程中具體需要的食品量,保證食品食用安全性且滿足食品生產需求。通常情況下,相關人員把上限值設置于下限值3-5倍左右,這樣不僅與當前的國際慣例相符,還不會影響整個食品市場的發展。
綜上所述,當前較大嬰兒配方食品中的營養素含量分布相對合理,相關人員針對一些沒有規定上限的食品必需營養素,需加大重視。同時,為使較大嬰兒配方食品安全性、營養性得到進一步提升,需在保證食品安全生產的基礎之下,了解嬰兒配方食品實際應用情況,對所設置的上限值、以上分析的26種營養素含量等做更加深入的了解,且在整個標準修訂過程中做相應的考慮,以便選取安全、適應的視嬰兒配方食品,確保嬰兒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梁棟,牛犁天,李湖中,等.我國市售幼兒配方食品必需營養素含量分布研究[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6,24(10):1024-1027.
[2]趙德春,徐能潮,王軍,等.配方營養素對母乳喂養嬰兒骨密度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響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5,(22):2684-2687.
[3]李湖中,王杉,揭琴豐等.嬰兒配方食品中營養強化劑鉛限量值評估[J].中國食品添加劑,2016,(1):65-70.
[4]任文靜.妊娠期合理均衡膳食及適量補充微量營養素與新生兒骨密度的關系[J].中國現代醫藥雜志,2014,(5):71-72.
[5]白文興,李鵬,張妍,等.采用食物頻率問卷評估8月齡嬰兒能量和營養素攝入量的準確性[J].中國生育健康雜志,2015,(5):397-400.
[6]鮑小丹,劉魯林,許中敏,等.孕期乳母期婦女微量營養素缺乏與補充劑產品狀況研究[J].中國食品添加劑,2014,(1):198-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