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銳 張新剛 行浩楠
摘 要:石油鉆機是用來進行油氣勘探和開發的鉆井設備。油氣資源的開發水平取決于鉆井工藝的技術水平,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又依賴于鉆井設備的技術水平。本文重點對鉆機制造實施過程優化、創新和實施組織模式進行探究。
關鍵詞:鉆機;創新;優化;應用
隨著油氣勘探難度的日益增加,為了適應各種不同地域的環境要求,在鉆機制造技術上,也有了較大的發展。當前,世界油氣開采向著深井、大斜度井等領域發展,對鉆機的要求將向著高效率、低成本、模塊化、自動化及智能化控制方向發展。鉆機的技術性能、可靠性、靈活性等直接影響到鉆井效率。我國無論是從事國外鉆井工程技術服務,還是在國外購買油田區塊開發油氣,大型模塊鉆機都是必不可少的裝備,我們必須加強此類鉆機的研究和開發制造。
鉆機工序繁雜,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往往不能滿足交貨,面對制造現狀,生產優化是發展的新型產業形態,是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方向。通過創新優化生產組織形式、運營管理方式和商業發展模式,不斷增加新的要素在投入和產出中的比重,從而實現以加工,生產、組裝為主向“制造+服務”轉型,從單純的生產向“專業化生產”轉變,有利于延伸和提升價值鏈,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1 技術要點
①鉆機工序銜接高效快速,便于拆裝和運輸;②鉆機生產專業化增強;③生產效率大幅提升;④生產組織模式的布局;⑤生產要素明確。
2 主要創新點
2.1 降低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
從傳統的生產組織方式向流水化邁進,從之前的串聯作業到現在的平行生產作業;僵尸設備的復活,通過改良投入生產,解決了人的問題。自動化、機械化、智能機器人的應用讓機器代替人來做體力沉重、環境惡劣的工作。在這之前班組從下料、組合單片、拼裝、組裝的周期最多產出一套/月,另外制作部分部件,就是班組生產的最大產能。實行流水線專業1年來,產能大幅度提升,術業有專攻,員工明確專業的生產任務,明確上下工序的銜接,減少了人員生產任務不充分的現象。使員工的勞動強度降低,工作效率得到提高。
2.2 以流水專業化,促進質量控制
專業化后各工序的控制要素明確,下工序監督上工序,質量整體促進。例如:外焊H型鋼組焊控制要素,翼板下料寬度尺寸偏差,腹板下料寬度尺寸偏差,翼板組合前進行反變形處理;單片制作控制上下開檔尺寸,直線度誤差,端頭上下開口尺寸;拼裝接頭間隙控制,全長直線度誤差,各相關件的定位尺寸,角度大小偏差;組裝垂直度、全長直線度控制。每個工序責任心增強,上下工序的銜接點,控制要素明確。下工序監督上工序,下工序將存在問題積極及時的反映到上工序,產品質量逐步提升。
注重工藝技術改革,積極采取新技術、新工藝節能降耗,從根本上減少原材料的消耗,在達到產品質量目標的同時,保證成本控制目標的實現;實施精益管理,降低成本。一方面要采取短、平、快的技改方式;另一方面要采取超常規的管理,上項目時機要選準,立項要準確,實施要快速,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提高生產效率。
積極開展群眾性的質量管理小組活動進行質量攻關。對影響產品質量,一時又難以搞清的質量問題,作為QC小組的攻關課題,開展群眾性的QC小組攻關活動,使QC小組活動在有組織領導、有活動課題、有計劃安排、有檢查落實的受控狀態下進行,從而提高產品質量。
2.3 改變傳統生產模式,達到高質量發展
傳統生產從下料,單片備料、拼裝備料,組裝備料,在生產過程中,大量的時間浪費(人員浪費、材料等待、產品周轉等),加班頻繁,生產效率沒有充分的體現出來,產品生產周期長,時間、節點跟不上生產計劃安排。自從實行流水化作業后,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情,產品的各道工序,在時間上基本相等;各道工序的時間(工作量)比例,同各道工序的工作地數量的比例基本同步,生產周期明顯縮短,產能提升。新的生產組織方式,要不斷的比較與分析,分析差別原因,把存在問題,逐步解決,并充分應用到生產中,所有的工作重在積累,推廣應用,實現高質量、高產能。
2.4 根據產品特性生產化布局
根據廠房結構,區域,合理布局生產區域,減少產品周轉,現目前有單片制作單元、拼裝單元,組裝單元,焊接單元,油漆單元合理的布局,有效地促進生產。既節約了成本,減少了等待物料時間的浪費又消除了搬運作業及產品生產過程中不斷調換的問題。同時流水線時間較快,產品堆積時間也隨之減少,增強了協作性。
2.5 降低安全風險
傳統生產,從開始到結束,人員面對的安全風險基本上都存在生產制造過程中。流水線后,將全盤生產流程都分解到每個工序,安全風險也隨著工序的調整而分解出去,同時對每個工序針對專業作業進行風險評估,歸納,將安全風險降到最低。在工作中要高度重視安全工作,時刻緊繃安全這根弦,加強巡查,加強設施維護保養,做好安全宣傳工作,堅決杜絕安全事故。加強管理,責任到人,整改完善,總結經驗。
3 結論效果
優化之前,一套K型井架的生產周期為30天,車間月產能3-4套。實行優化后,單片、拼裝、組裝工序分開,一套K型井架的生產周期為15天,滾動生產,實現平行作業,車間月產能為6-8套;生產連續化,比例化和節奏化;提高了全要素生產效率,降低了經營成本,提高了質量。2018年10月-2019年5月共生產鉆機56臺套。
參考文獻:
[1]鄧東生.淺談我國鉆機發展建議[J].石油礦山機械,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