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暉 崔波 劉殿博
摘 要:現(xiàn)階段,比較常用的廢液從爐膛下部噴入、煙氣上行式爐膛爐型,其在對含鹽有機廢液進行處理的過程中,經(jīng)常存在廢液燃燒不完全以及燃燒效率低等問題。所以,在這種背景下,本文深入研究了一種廢液由爐膛頂部霧化噴入,煙氣下行的新型含鹽有機廢液焚燒鍋爐。針對這種類型的鍋爐,其具有很多的優(yōu)點,包括:廢液霧化效果相對良好,煙氣的停留時間較長,能夠讓廢液充分燃燒等。
關鍵詞:含鹽有機廢液;焚燒鍋爐;研究與應用
針對含鹽有機廢液而言,其成分具有較強的復雜性,通常都含有大量的氫氧化鈉以及硫酸鈉等,并且在沸點較低,無法有效的對危險有機物進行講解。所以,在對含鹽有機廢液進行處理期間,一定要采用相對科學的手段。
1 鍋爐結構和應用分析
1.1 鍋爐結構分析
在本次的研究的中,新型焚燒爐主要由爐膛、凝渣管等組成。其中,針對爐膛頂部,設計了廢液焚燒器,在爐膛的中間部位,設計了四角切圓燃燒器及四角切圓燃盡風噴口。并且,在鍋爐的底部,設計了對沖燃燒器,具體如圖1所示。
1.2 鍋爐的實際應用分析
通常情況下,在對含鹽有機廢液進行處理的過程中,其會由爐膛頂部燃燒器噴出來,然后進行燃燒,而廢液會從上到下,有順序的經(jīng)歷干燥、蒸發(fā)以及燃燒過程。并且,通過鍋爐中部的燃煤器,會進一步對廢液的燃燒溫度進行提高,同時,利用四角切圓燃燒器及四角切圓燃盡風噴口,也可以對鍋爐骨爐膛內(nèi)部煙氣的湍流度進行增強,以保證廢液可以得到良好的燃燒。
在對這種新型鍋爐進行應用期間,其主要是對液態(tài)排渣手段進行應用,從鍋爐爐膛的底部位置,有效的將熔融態(tài)無機鹽排放出來。并且,對于鍋爐底部的對沖燃燒器而言,其能夠有效的對鍋爐底部的溫度進行保持,讓其內(nèi)部的溫度可以一直高于無機鹽的熔點,從而從根源對熔融態(tài)的無機鹽進行有效排放出去。同時,還可以讓廢液得到充分的燃燒,有效的降低了環(huán)境污染。
在廢液排放過程中,高溫煙氣會依照一定的順序,經(jīng)過凝渣管區(qū)、輻射冷卻室、蒸發(fā)器。并且,隨著處理深度的不斷增加,煙氣的溫度也會越來越低,隨后,對已經(jīng)吸收的煙氣熱量進行應用,讓其產(chǎn)生飽和蒸汽,最后在通過鍋爐排放出去。在這一過程中,對凝渣管束進行有效的設置,可以有效的對煙氣所包含的無機鹽進行捕捉,進而讓這些物質(zhì),包括:熔融態(tài)無機鹽等,都可以全部從鍋爐底部清除在外。當從鍋爐底部排除在外的熔融態(tài)無機鹽處于冷卻狀態(tài)之后,會進入熔渣接灰斗中緩存,并通過包裝機,對這些無機鹽進行打包外銷[1]。而針對煙氣攜帶的粉末狀堿灰,則會通過鍋爐煙道的灰斗進行回收,并利用包裝機進行外銷。
2 含鹽有機廢液焚燒鍋爐的研究
2.1 研究方法
在本次的研究以及分析過程中,主要是采用數(shù)值模擬以及理論計算共同結合的手段。通過對理論計算方式進行應用,將計算結果與鍋爐的實際運行數(shù)據(jù)進行合理的分析,有針對性的進行比較,并對該類鍋爐機性能的計算手段進行有效的優(yōu)化[2]。此外,對數(shù)值模擬手段進行應用,實現(xiàn)對鍋爐內(nèi)煙氣的流動特性模擬的效果,進一步研究煙氣的溫度分布情況等,然后有針對鍋爐進行改進和完善。
2.2 研究對象
2.2.1 參數(shù)結構
研究焚燒爐的主要結構尺寸如表1所示。
2.2.2 燃料性質(zhì)
鍋爐應用了X油作為助燃燃料,具體如表2所示。
2.2.3 數(shù)值模型
將本次研究的廢液焚燒鍋爐的結構尺寸等作為依據(jù),對其燃燒器等進行了簡化,具體創(chuàng)建了數(shù)值模型,具體如圖2所示。
2.3 研究內(nèi)容
2.3.1 傳熱計算
對本次研究的廢液焚燒鍋爐進行了計算,具體結果如表3所示。
2.3.2 數(shù)值模擬
在對模擬進行計算的前期階段,進行了如下假設。第一,廢液的液滴粒徑平均值假設為400μm。第二,因為液滴具有較強的粘性,如果接觸了鍋爐壁的表面,就會被捕集,并會經(jīng)歷干燥以及揮發(fā)的過程[3]。
其中,圖3表示不同溫度下,氣流流動軌跡。圖4表示每個噴口出來的氣流方向以及不同噴口氣流之間的碰撞方式。并且,通過對圖4的進一步分析和研究,針對氣流運行期間的分布情況,可以對大部分的受熱面進行沖刷。
3 結束語
通過對焚燒鍋爐內(nèi)部氣流以及燃料液滴流動性的模擬得知,新型焚燒的結構設計型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達到提升焚燒效率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陳杰,謝金芳,安兵濤.含鹽有機廢液焚燒鍋爐的研究[J].工業(yè)鍋爐,2017,22(06):126-130.
[2]馬靜穎,張廷羽.高濃度含鹽有機廢液焚燒技術[J].能源工程,2017,22(01):145-148.
[3]陳曉平,趙長遂,沈來宏,等.流化床焚燒技術在有機廢液無害化處理領域的應用[J].鍋爐技術,2017,32(19):125-128.
作者簡介:
李朝暉(1969- ),專科學歷,工程師,一直從事焚燒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