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璨
北京光達盛興電力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建筑行業的發展離不開國民經濟的總體建設,其中必然會極度依賴社會發展所需以及相關宏觀調節政策的積極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建筑行業的迅猛發展。其中政府的角色定位十分重要,由于政府在實際的建筑市場監管中嚴重忽略了許多問題,導致逐漸暴露在公共視野下,其影響作用日益明顯。正因為如此,建筑行業所存在的問題對社會關注度來講也同樣不斷在日益上漲。對此,本文將闡述政府監管在建筑管理中存在的意義與概念,逐步分析其中的存在問題與現狀,結合建筑行業的管理模式提出對應的改善解決對策,不斷促進政府對建筑工程的積極引導監管質量,使建筑行業在其中得到更良好且長遠的發展意義。
關鍵詞:建筑行業;國民經濟;宏觀調節;政府監管;市場管理調節
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推動了城鎮化建設的發展,這一狀況下大量的城市建筑不斷涌現,滿足市場經濟發展所需。同時要充分認識到建筑經濟在國民總經濟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表現著我國的綜合實力。對此,對于建筑行業的監管與逐漸市場化便呈現一定的必然趨勢現象,其中政府的監管起到了十分扎實且健康、完善的市場管理調節作用。為了能夠不斷提高政府在我國城鎮化建設中的建筑工程質量,研究其中不斷出現的政府監管內部問題,并提出對應的解決對策,便是本文的目的所在,也是為了能夠充分避免在政府與建筑管理之間的嚴重問題阻礙我國建筑行業發展的弊病現象,其研究意義可見一斑。
一、政府監管在建筑工程中的現狀與問題
(一)多級部門監管亂象
眾所周知,在建筑工程的建設中,其安全性與質量性均與所在區域附近的居民以及相關人員的安全問題以及利用質量均有十分顯著的意義,造成在政府部門中對建筑工程的監管部門形成了十分眾多的多級部門對其進行監管,比如安監局負責建筑工程安全建筑方面的監管、環保局負責建筑工程環境保護方面的監管、住建局負責居住環境以及建筑工程等建設方面的監管。這些部門在監管中非常容易形成各司其職的監管現象,導致不同部門在監管中所利用到的不同監管方式與目的下形成不同意見的分歧、如此以來,建筑工程在這些部門的監管中如果有一方面沒有達到合格的標準,沒有得到這些部門監管的一致認同,便對建筑工程的進展有一定的延誤,使監管建筑工程的質量與效率均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作用。這樣的現象顯然十分常見,且非常不利于建筑工程的正常進度與發展。
(二)監管體制缺乏完善
由于在現階段的建筑工程中,很多建筑工程施工方在施工中的體制與制度均不夠健全,絕大多數均呈現出一種“形式化”的現象。與此同時,在建筑行業中人才流動現象十分嚴重,造成很多時候建筑施工方的施工團隊人員并不是很固定,很可能在這個月所施工的團隊到下個月便換了七七八八,這種現象在建筑行業中十分常見。因此,很多時候建筑施工方為了能夠更好地對員工進行管理,往往在監管機制上的機構進行一定的縮減,形成了政府監管部門在對這些建筑工程項目的監管工作中并沒有充分根據建筑工程內部的機制作為監管基礎,同時使政府部門在其中監管所花費的成本十分高昂,因此導致監管工作一度落空,使政府監管工作的落實開展難度比較偏大。
(三)監管力度比較被動
可以顯然看到,建筑行業的發展與地方經濟甚至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建設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對此,許多地區的政府對建筑工程的監管更應有足夠高的重視程度,同時能夠不斷督促建筑工程施工方更有質量的完成整個建筑工程項目的建設。但是實際上政府部門的監管力度往往比較被動,這是因為建筑工程施工方往往因為處于利益著想對政府的監管常常形成一種不和諧現象,在一定程度上使政府部門的監管工作陷入十分被動的局面。
二、政府監管對建筑工程的影響作用
(一)積極影響作用
對于建筑工程的監管,政府部門參與其中。為了能夠不斷強化建筑工程項目的質量監督管理,對其中的質量與服務工作均有較良好的提升作用。政府部門以及相關部門一并進行聯合監管,在一定程度上確保建筑工程的建設單位能夠有基本的管理制度所建立,對于建筑工程所涉及的企業在其誠信體系中的狀況得以最基本的監管,不僅能夠使建筑企業在政府監管中減少出現違規行為影響人民財產安危的現象。同時能夠對我國建筑行業市場的良性發展與優異的競爭環境有一定的調節作用,與此同時還能不斷在建筑工程的建設中提高建設單位的知名度以及市場影響范圍,進一步幫助這些建設單位擴大其市場規模,更多時候還能與政府監管部門的配合下享受更多政府扶持與優惠力度,這些因素均對建筑工程的發展與前景有十分積極的影響作用。
(二)負面影響作用
但不可否認的是,盡管誠信體系的監管力度隨著政府的參與不斷擴大其作用范圍,使許多在建筑工程行業中有一定的違規行為。建設單位在其中因為政府的管理極大地影響其在建筑市場上的地位,導致對于當地建設發展這些建設單位并沒有資格參與,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許多人的利益,加上這些建設單位并沒有得到及時改善與整頓,反而變本加厲的利用更多極端方式獲取建筑項目的建設權,比如利用分包轉包的不正當方式。與此同時,其違規行為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使所建設的建筑質量產生十分嚴重的影響作用。對于這種建筑工程建設亂象,政府部門需要不斷提高其監管力度,加大監管成本制約這些亂象,在一定程度上對建筑市場的秩序有著相當巨大的沖擊作用,同時極大地提高了政府監管的成本負擔。
三、建設單位在其建筑管理的運行特征
(一)管理力量比較薄弱
建設單位往往因為其管理體制不夠完善的緣故,與此同時為了利益的問題極大地降低了對建設單位管理的成本,導致內部管理并沒有形成一定的系統化運作體系,也有很多建設單位在其中的管理人員聘用上呈現出顯著的專業能力與素質違和度十分大的現象,也因為建筑行業工作人員流動性較大的緣故,使建設單位往往在內部管理中所暴露出來的問題越來越多,其管理效能微乎其微,在一定程度上嚴重影響建設單位的市場競爭力以及其單位的發展。
(二)管理模式比較落后
很顯然,在建設單位的管理力量較薄弱的影響下,其所利用的管理模式同樣弊病很多,很多建設單位在管理模式上大多以傳統的管理模式進行管理。隨著建筑行業的迅猛發展,其建設單位管理模式在其中的更新換代也有著天翻地覆的變化。但是我國許多建設單位并不是很樂意學習國外先進的管理模式,使絕大多數管理停留在封閉管理中,其管理效能自然在落后的管理模式上,出現嚴重的滯后性。
(三)管理機構十分繁多
對一件建筑工程項目來講,其中所參與的不僅只有建設單位,還有其他很多方面的主體單位,比如投資商、開發商、勘察單位、監理單位、設計單位。這些單位在參與建筑工程的建設時均具有對建筑工程行使一定的監督管理權力,這樣一來,由于這些單位管理機構出發點和利益點的不同,導致管理制度出現十分繁亂無章且不規則的現象,同時并沒有將其進行完善。很多情況下交叉管理以及重復管理往往導致建筑工程在其中的管理顯著不如人意。
四、對建筑工程中政府監管的改進對策
(一)政府必須明確其定位
1、成立第三方監督機構
政府應積極不斷學習最先進的管理手段,同時引入社會專業人才,用以成立第三方監督機構,可以讓政府對機構在管理中實現政府對建筑工程的監管責任與權力。這樣一來,在第三方監督機構與政府、建筑工程的相互監督中可以放置任意一個部門出現貪腐跡象,同時在第三方機構中不斷完善監督機制,加強對其的管理。但是第三方機構也要保留足夠的權利,政府與機構必須建立在一種政府監督機構、機構監督建筑工程的地位體系。
2、明確建筑工程責任主體
在一項建筑項目中,其中的責任主體十分多,剛才筆者也列舉了多個單位部門,這些單位部門均為建筑工程的責任主體。對此,建筑工程必須將這些單位作為責任主體,而不是將政府的職能部門作為責任主體。政府也要適當放開一點責任權,建設單位必須不斷提高其內部的管理機制,不僅要徹底整改只顧眼前小利而忽視長遠發展的弊病,還要不斷明確建筑工程的質量安全問題,且不斷對其中所出現的問題與缺陷進行深入的改善與完善。
3、履行監管與輔管責任
要知道政府作為一個監管單位,做的應當是指導建筑工程的發展,行使監督的權利,在與建筑工程的管理中要做到輔助管理。因此,對建筑行業來講政府更應在其中不斷將建筑行業的規定進行翻山,不斷提高現如今的建筑工程技術與管理。同時,為了能夠讓建筑工程在建設中有著足夠良好的質量,政府要盡快確保建筑工程能夠按規定辦理建設手續,同時保證其中的質量,力求將監管責任與輔管責任明確進行。
(二)不斷提高各部門協調性
1、明確各機構與各部門責權
政府部門在建筑工程的監管工作所涉及到的部門十分多,比如建設部、安監局、衛生行政部、勞動保障部。因此,必須做好各級機構與部門的協同管理,同時明確其責權意識,政府的建設行政部門必須充分以帶頭身份引導建筑工程的施工監督機構,不斷檢查建筑工程所需要辦理的資質文件與相關證件材料,同時對建筑工程在建設現場的管理狀況進行明確監督與管理;而安監局要能對建設部做好監督指導工作,同時衛生部與勞動保障部門要充分做好本職工作,積極與建設部和安監局做好建筑工程的監管工作,對建筑工程在其中的衛生許可證等相關材料以及施工環節衛生、建設單位的工傷保險狀況做好監管工作,這些部門要不斷明確自己的責任與權力,提高監管工作的協調性,從而才能避免諸多問題的發生。
2、明確政府在安全管理部門的職能定位
自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政府的職能定位不斷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而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對建筑工程的政府監管工作來講,政府必須充分明確自己處于監管地位,而不是建設地位。就如同比賽不能做選手又要做裁判,政府就是比賽中的裁判,就要充分履行裁判的責任與權力,而不是對建筑工程的監管出現嚴重的越位行為。對建筑工程中的建設單位與監理單位、施工單位等均要以其安全管理工作作為主要監管內容,對于這些建筑工程的責任主體部門政府切記不可出現“越俎代庖”的現象,要充分明確自己在其中的職能與定位狀況。
(三)建立協調體系,提升協作的多元化
1、完善以政府為核心的多部門協調治理機制
為了能夠徹底提高對建筑工程的監管受益率以及竣工驗收合格率,確保這兩種指標能夠轉向百分百的良好目標。政府部門要對監管工作在各處方面做到深層監管,確保施工現象、材料、相關施工人員等信息要有十分明確的標準。同時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地位,積極定期促進建筑單位等部門與國內外優秀建筑單位做好交流工作,不斷借助外力發展地方建筑行業,其中各級部門協調治理機制的完善是最關鍵的地方。
2、不斷提高建筑從業人員安全責任知識
政府部門要定期對地方所在建筑行業的相關從業人員做好安全知識培訓工作,無論是最基層的建筑工人還是施工負責人以及建設單位管理人都要充分在培訓工作中確保能夠從上至下的提高每位人員的安全責任知識與意識。同時要監督這些機構做好對新人的等同培訓工作,力求地方建筑行業的所有從業人員能夠有著最基本的安全責任意識,充分發揮出安全第一的和諧建筑理念。
3、建立多方機構共同管理機制
社會的力量是巨大的,為了能夠確保建筑工程的質量以及政府對其的監管質量,政府要積極建立多方機構,確保監管工作的質量性,以第三方管理機構為主,確保第三方管理機構可以在對建筑工程所需要的工作有進一步的完善,比如對建筑行業安全標準的制定工作、建筑工程的決策咨詢工作以及對政府部門在監管工作中的輔助工作。對此,要充分加強政府與第三方機構、建筑工程的多方監督管理工作,不斷提高建筑工程的質量。
(四)完善相關法律法規與建筑制度
1、完善法律體系
我國現階段在建筑行業中的法律體系很多,但是從總體上來看,這些法律體系的時效性并不是很強,早已不能滿足現階段的建筑行業發展所需。對此,為了能夠充分發揮出法律體系對建筑行業的引導監督作用,政府要不斷將這些法律法規進行充分的完善,不斷結合現階段的建筑理念與發展狀況,將其中的落后法律以及相關的空白領域規范進行完善,確保法律體系能夠充分滲入建筑行業的每一方面。
2、建立建筑質量安全保險制度
安全保險制度的實施能夠提高建筑工程施工人員的安全問題,對此,政府要不斷在其中建立相關的建筑質量安全保險制度,同時盡可能學習與引入國外先進的建筑質量安全保險制度,不斷在法律法規中完善保險制度,確保這些保險制度能夠對每位施工人員做好保險工作,提高保險的理賠作用與受益。
3、加強制裁違規行為的管束
政府部門在對建筑行業的整頓中,部門建筑單位不斷在其中因為整頓工作而禁止參與建筑工作,正因為如此才能不斷滋生多種承包轉包等違法行徑。對此,政府必須徹底加強對這些違規行為的制裁與管束。比如,必須充分對相關的違規企業單位進行懲罰,同時嚴格審查在招標工作中參與招標的相關企業單位的建筑資質,確保分包轉包等違規違法行為能夠及時扼殺在搖籃中。然后,對于那些不斷出現“陰陽合同”的相關企業進行嚴厲打擊與懲戒,對于在建筑工程所發生事故的單位必須進行嚴格整頓,對于違章建筑必須堅決拆除,確保這些建筑附近居民的安全。
五、結語:
總而言之,建筑行業的發展始終與民生問題有十分密切的聯系。對此,建筑工程的建設中政府的監管工作必不可少,政府在其中所行使的監管權力無論是建筑工程質量還是建設單位的良性發展,均有不可忽視的重要性地位。但是由于我國現階段在建筑行業的發展與管理中仍舊存在過多的問題現象。而筆者經過上述的整理后不斷將其中所涉及到的相關弊病現象進行深入的剖析,同時提出對應的改善對策,確保政府等多部門能夠徹底做好監管工作,提高其監管質量。無論是對民生問題的調節,還是對地方經濟的發展、地方城市的建設,以及對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均有十分顯著的重要性影響。對此,相關部門與企業必須嚴格確保其責權意識,做好協調管理,同時不斷提高相關從業人員素質,完善相關法律體系與制度,從而才能更好地促使建筑行業在我國未來的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謝曉寒. 建筑工程中政府監管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
[2]胡云峰. 建設單位工程質量管理中出現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 中華建設, 2017(6):70-71.
[3]葉飛. 政府建設工程合同管理的問題和對策研究[D].
[4]馮海群, 張俊. 工程建設招投標過程中存在問題及監管對策研究[J]. 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3):73-75.
[5]宮驚立. 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 建材與裝飾, 2017(40).
[6]石匯.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常見問題及其對策研究[J]. 中國高新技術企業, 2015(12):125-126.
[7]楊世芳.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 管理觀察, 2010(24).
[8]陳儀琳. 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 城市建筑, 2013(2):138-138.
[9]鄭紹樺, 鐘箴吾. 建筑施工安全生產標準化存在的問題及對策[C]// 2014浙江省安全科學與工程技術研討會. 0.
[10]神曉楠. 政府監管綠色建筑施工的有效性研究[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