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宇
江西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總院 江西省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主要海綿城市的應用現狀出發,闡述了海綿城市雨水規劃設計的理念,同時分析了海綿城市的雨水利用規劃相關技術應用,最后加強城市雨水資源利用規劃的措施進行了探討分析性。
關鍵詞:海綿城市;雨水利用;規劃策略
一、海綿城市的應用現狀
“海綿城市”主要指的是基于尊重自然、遵循生態優先的原則下,在城市規劃建設中使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確保城市水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實現雨水在城市區域的積存、滲透和凈化,進而促進城市雨水資源的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海綿城市建設構建了以“源頭”、“分散式”、“生態化”、“多目標”為指導思想的新型雨水控制利用系統,實現了對城市雨水從源頭到終端的全流程控制和利用,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不透水地面面積逐漸增加,不僅會增加雨水徑流量的堆積,尤其在暴雨季節容易形成內澇,而且雨水徑流因排放不暢等原因會受到污染,當污染水進入到自然水體后會造成更大的影響。另外,不透水地面面積會降低雨水的重復利用率,大部分降水經排水系統直接排放,沒有很好的利用雨水,而且以排為主的城市雨水排放方式逐漸無法適用于當前我國水資源短缺的局面,在這些因素共同的影響下,海綿城市理念提出,實現雨水的積存、滲透和凈化,從而提高雨水的重復利用率,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解決水資源短缺的現象,進而建立和諧的水文生態環境。
二、海綿城市雨水規劃設計的理念
海綿城市的建立,必須有著完善的規劃理念作支撐。通俗地來講,海綿城市雨水利用的規劃理念就是一種全新的雨水利用和排除的模式,這種全新的利用和排除模式能夠有效地避免傳統雨水利用和排除模式中存在的問題,在提高雨水利用率的基礎上變相地對水資源緊缺的現狀起到有效的緩解作用。與此同時,若要實現海綿城市的雨水利用的規劃,就要要求相關的部門尤其是水利部門在進行地區雨水排放工作的過程中,摒棄傳統的雨水利用和排放理念,建立起全新的雨水利用和排放理念,從而能夠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實現生態保護的目標,實現新型的雨水管理方式,最終能夠實現雨水資源的合理利用并且達到資源節約的效果。
海綿城市雨水利用規劃具有較強的目的性。首先,雨水利用規劃理念必須以大量的實踐試驗研究為基礎,因此,在真正實施構建之前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與此同時,要求相關的政府部門結合海綿城市構建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利于雨水綜合利用的空間布局。其次,海綿城市雨水利用規劃的應用目標還體現在對雨水利用率的提高上,有效地緩解水資源緊缺的現狀。最后,海綿城市規劃設計的應用目標還在于相關的國家部門在進行規劃過程中,充分有效地利用技術資源,促使雨水利用規劃管理工作順利開展,最終實現節約水資源的目的。
三、海綿城市的雨水利用規劃相關技術應用
(一)雨水綜合利用技術
對于城市中新建住宅小區,要設計雨水綜合利用系統,使中水回用系統和雨水綜合利用系統同步規劃設計和建設,使小區景觀設計和雨水利用有效結合起來,通過人工濕地、屋頂花園、直接滲透、道路收集、屋頂收集等途徑,收集雨水,用于居民非飲用水和小區內的綠化、景觀用水。通過這種雨水綜合利用系統,進而凈化空氣,美化小區環境,減少雨水排放。
(二)雨污分流設計
雨水分流制主要是把雨水系統納入城市基礎設施規劃,在城市新建區規劃建設獨立的雨水系統,對舊排水管網系統進行改造,分流后的雨水進行統一貯存、處理和利用。他與傳統的城市排水系統相比,傳統系統大都為合流制,即雨水和污水混流,它即浪費了大量雨水資源;也不利于雨水排放不暢同時加重了對納污水體的污染,還會出現“馬路行洪”現象。合流制已成為城市防洪排澇的一個瓶頸,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應采用雨污分流制。
(三)雨水滲透和攔截技術
雨水滯蓄池包括離線滯蓄池和在線滯蓄池,大量雨水經過溢流設施以后流入滯蓄池中。通常情況下,滯蓄池中應設置沉積物沖洗設備,雨水通過自然地面滲透下去,或者將雨水引入攔蓄和滲透性能較高的開闊平整綠地或者平地,使雨水自然下滲,并且停車場、人行道等路面建設應盡量采用透水性地面,使雨水通過滲溝、滲井、滲坑、草皮磚地面、透水磚地面、透水混凝土地面以及多孔瀝青等逐漸下滲,及時補充地下水。
(四)屋頂雨水收集技術
主要包括沉淀、過濾、消毒等處理環節以及分配、儲存、傳輸、集雨等基本過程。以水箱作為儲存系統,落雨管和集雨槽作為收集系統,不透水屋面用于集流面,雨水流入蓄水池之前要進行沉淀和過濾,水箱內對水進行消毒處理。屋面是城市中最適合和常用的雨水收集面,屋頂收集的雨水可以用于企業、公共場所和家庭的非飲用水,使用雨水來洗車、澆灌綠地、沖廁等,可以極大地減少水費,并且大幅度削減地表徑流,改善城市地表水質,具有較高的經濟、環境效益。
四、加強城市雨水資源利用規劃的措施
(一)提升雨水利用效率
提高雨水資源的利用效率是海綿城市雨水利用規劃關鍵環節。在雨水利用效率提高的具體工作中主要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首先,政府部門必須有足夠的對雨水利用的意識,同時加大對雨水利用的好處和意義的宣傳工作,實現雨水利用的“流行”;其次,政府部門在提升雨水利用率的過程中,將其理念逐漸應用于其監督管理工作中,促進雨水利用項目在社會發展過程中發揮出應有的效用,從而達到節約水資源的效果;最后,相關部門在開展雨水利用效率提高的過程中,加強其運行監管工作的力度,促使工作人員的操作行為在過程中逐漸趨于規范化,最終實現雨水管理和利用效率的提高。
(二)修復雨水的生態功能,減少城市地表的不透水面積
修復雨水的生態功能,減少城市地表的不透水面積,主要是通過增加多種“蓄、滲、滯、留”雨水措施,如地下蓄水池、地表蓄水池、下凹式綠地、人工濕地等設施,補充現有排水系統能力的不足。規劃部門需要在新建的城市地面采用透水性能良好的材料進行鋪裝,以增加雨水的滲透能力,減少局部大量的積水。維護好雨水的蒸發,徑流,入滲的正常生態比例。
(三)制訂政策法規,加強監管力度
城市雨水規劃應制定相應的政策法規,以確保城市雨水資源能夠得到充分的合理運用。例如,在各項規劃中,要求增加雨水的收集利用率。規定在新建小區內,或以報建的商業,工業或是居住小區內,都必須要有關于雨水利用的方式及設施,否則不予審批同意或征收雨水排放費。進而使雨水利用的意識在城市中能夠得以提高。同時,為確保正雨水規劃設計內容能夠實現,雨水收集利用的效率能夠得以提高,有關部門還需要加強雨水利用規劃的建設監管力度。
(四)完善雨水管理模式
海綿城市雨水利用規劃設計是離不開合理完善的雨水管理模式的。這就要求相應的部門有效利用宣傳工作所帶來的效果,促使最佳雨水利用管理狀態的形成。再有就是在完善雨水利用管理模式的過程中進一步深化雨水利用規劃工程項目的實施,在工程項目的準備階段和實施階段制定并出臺相應合理的規章政策,進一步促進雨水利用規劃的發展,形成一個適合海綿城市雨水利用規劃項目發展的政策環境。
五、結語:
總之,海綿城市建設是現代化城市建設發展的重要趨勢,尤其在當前水資源形勢日益緊張的局勢下,加強城市雨水利用規劃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我們結合城市實際情況,科學合理的編制雨水利用規劃方案,采用多樣化的雨水利用規劃技術,提高海綿城市水資源利用率,進而促進城市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周建國. 濟南市“海綿城市”建設管理問題研究[D]. 山東大學,2016.
[2]杜晨. 莊河市海綿城市建設路徑研究[D]. 遼寧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