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鵬偉 王磊
摘要:加氣混凝土砌塊作為承重和非承重的結構材料和保溫圍護材料,具有保溫隔熱隔音效能好、重量輕、有一定的機械強度和可加工性等優點。做好加氣混凝土砌塊的施工質量控制對建筑物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加氣混凝土砌塊;填充墻;墻體質量
隨著我國建筑業的不斷發展,加氣混凝土砌塊以其重量輕、隔熱、保溫、防火、易施工等優點,在工程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由于施工及材料本身等因素,導致在使用過程中常出現一些質量問題,目前使用情況并不理想。本文對加氣混凝土砌塊填充墻質量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施工質量控制措施。
一、加氣混凝土砌塊墻體施工質量控制措施
(一)施工準備工作
1.砌體材料。加氣混凝土砌塊的吸水速度和蒸發速度均較慢,在大量吸水后很長時間內會有很大的實際干縮值,因此應嚴格控制塊材的含水率。加氣混凝土砌塊在28d之前收縮較快,因此砌塊砌筑時其齡期應超過28d。
2.砌塊的運輸及存放。由于砌塊需長途運輸,供貨協議中明確要求供貨方采用配套工具裝運、卸貨。砌塊數量和規格按預先計算確定的各樓層需要提前調配,盡量直接運至樓面,避免多次搬運和損壞,且避免露天貼地堆放和雨淋。
3.施工準備。為減少施工現場切割砌塊工作,砌筑墻體前必須進行排塊設計。窗洞口兩側應設置固定窗用混凝土砌塊,窗臺設C20現澆鋼筋混凝土窗臺板與混凝土結構連結,厚60mm,應配3ф6鋼筋。排塊設計主要根據砌筑時應上下錯縫,搭結長度不宜小于砌塊長度的1/3,且不應小于150mm,墻體底部預留高度不小于200mm的素混凝土,排塊設計時水平灰縫厚8~12mm,最大不得大于15mm,豎向灰縫不得大于20mm。
(二)砌筑施工
1.結構經驗收合格后,把砌筑基層樓地面的浮漿殘渣清理干凈并進行彈線,填充墻的邊線、門窗洞口位置線盡可能準確,偏差控制在規范允許的范圍內。皮數桿盡可能立在填充墻的兩端或轉角處,并拉通線。 2.加氣混凝土砌塊砌筑時,墻底部應砌200mm 高燒結普通磚、多孔磚或混凝土空心砌塊,或澆筑200mm 高墻厚混凝土坎臺,混凝土強度等級宜為C20。 3.砌筑時應預先試排砌塊,并優先使用整體砌塊。不得已須斷開砌塊時,應使用手鋸、切割機等工具鋸裁整齊,并保護好砌塊的棱角,鋸裁砌塊的長度不應小于砌塊總長度的1/3。長度小于等于150mm 的砌塊不得上墻。砌筑最底層砌塊時,當灰縫厚度大于20mm 時應使用細石混凝土鋪密實,上下皮灰縫應錯開搭砌,搭砌長度不應小于砌塊總長的1/3。當搭砌長度小于150mm 時,即形成所為的通縫,豎向通縫不應大于2 皮砌塊,否則應配φ4鋼筋網片或2 φ6 鋼筋,長度宜為700mm。 4.砌塊墻的轉角處,應隔皮縱、橫墻砌塊相互搭砌。砌塊墻的T 字交接處,應使橫墻砌塊隔皮斷面露頭。 5.蒸壓加氣混凝土砌體的豎向灰縫寬度和水平灰縫厚度宜分別為20mm 和15mm。灰縫應橫平豎直、砂漿飽滿,正、反手墻面均宜進行勾縫。砂漿的飽滿度不得小于80%。橫向灰縫的一次鋪灰長度不應大于2m,豎向灰縫應采用臨時內外夾板夾緊后灌縫。 6.蒸壓加氣混凝土砌體填充墻與結構或構造柱連接的部位,應預埋2 φ6 的拉結筋,拉結筋的豎向間距應為500~1000mm,當有抗震要求時,拉結筋的末端應做40mm 長90o 彎。 7.有抗震要求的砌體填充墻按設計要求應設置構造柱、圈梁,構造柱的寬度由設計確定,厚度一般與墻等厚,圈梁寬度與墻等寬,高度不應小于120mm。圈梁、構造柱的插筋宜優先預埋在結構混凝土構件中或后植筋,預留長度符合設計要求。構造柱施工時按要求應留設馬牙槎,馬牙槎宜先退后進,進退尺寸不小于60mm,高度為300mm 左右。當設計無要求時,構造柱應設置在填充墻的轉角處、T 形交接處或端部;當墻長大于5m 時,應間隔設置。圈梁宜設在填充墻高度中部.加氣混凝土砌塊填充墻砌體與后塞口門窗的連接:后塞口門窗與砌體間通過木磚與門窗框連接,具體可用100mm 長的鐵釘把門框與木磚釘牢。木磚可以預埋,也可以后打。預埋木磚時,木磚應經過炭化,埋到預制混凝土塊中,隨加氣混凝土塊一起砌筑,預制混凝土塊大小應符合砌體模數,或用普通燒結磚在需放木磚部位砌長度240mm、寬度與加氣塊等厚的磚礅,木磚放置中間。9.加氣混凝土填充墻砌體在轉角處及縱橫墻交接處,應同時砌筑,當不能同時施工時,應留成斜槎。砌體每天的砌筑高度不應超過1.8m。10.切鋸砌塊應使用專用工具,不允許用斧或瓦刀任意砍劈。 11.墻體洞口上部應放置2 φ6 的拉結筋,伸過洞口兩邊長度每邊不少于500mm。 12.不同干密度和強度等級的加氣混凝土不應混砌。加氣混凝土砌塊也不得與其它磚、砌塊混砌。但在墻底、墻頂及門窗洞口處局部采用燒結普通磚和多孔磚砌筑不視為混砌。
(三)墻體飾面施工1.為保證抹灰層與砌體結合緊密并避免砌體吸收過多水分,抹灰前需用界面劑涂刷砌體。按照監理技術交底要求。本工程界面劑的配合比為:999 強力膠∶水泥∶細黃沙= 1∶2∶2 (重量比) 。施工前先清掃墻面浮塵、松動砂漿及其它雜物。分數遍澆水濕潤墻面。由于加氣混凝土吸水速度先快后慢,吸水量慢且延續時間長,故應增加澆水遍數。澆水應在前一天進行。澆水效果以不顯浮水為準。涂刷界面劑,要求厚度約3mm ,且應涂刷均勻,不顯露墻面。監理工程師驗收時各房間均進行全面檢查,若發現一處不合格,則整個房間返工。界面劑硬化至手掰不動后進行抹灰。抹灰前仍需進行適量噴水,然后進行抹灰。
2.外墻填充墻抹灰前,首先涂刷3mm 厚的專用加氣混凝土界面劑,然后采用聚合物水泥砂漿進行第1 層抹灰,抹灰厚度6mm;聚合物水泥砂漿采用配比為1 :4 水泥砂漿摻加砂漿用水量20 %的801 膠砂漿抹灰并壓光。其中管道溝槽和梁柱交界處均在抹灰層中加設網格布,并在抹灰時,將網格布壓至抹灰層內,使其粘合牢固不外露,然后進行第2 遍砂漿抹灰并壓光。3.內墻抹灰做法同外墻基本相同。內墻抹灰采用聚合物混合砂漿,聚合物混合砂漿的配比為1∶1∶6混合砂漿摻加砂漿用水量20 %的801 膠。內墻抹灰時,在管道溝槽和填充墻與混凝土柱、梁、板相接縫處同樣要求壓網格布。然后進行第2 遍聚合物混合砂漿抹灰并壓光,最后涂刷內墻乳膠漆兩道。
二、結語
加氣混凝土砌塊墻體的裂縫、空鼓問題,比起工程中其他裂縫原因相對單一,造成的影響較小,因此,框架結構中的加氣混凝土砌塊墻體的裂縫、空鼓問題容易受到忽視,既影響墻體外觀,也給業主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在實際工程中,只要精心施工,規范操作,加氣混凝土砌塊墻體的裂縫、空鼓等質量通病是可以克服的。因此要徹底解決裂縫問題,必須在材料、設計、施工等各個環節嚴格遵守規范、規程、技術標準的有關規定,精心施工,嚴格監督。
參考文獻:
[1]張宏標.加氣混凝土砌塊墻體抹灰層空裂原因及防治.建筑砌塊與砌塊建筑,2004,(4).
[2]王良佑,趙春翰.常見房屋裂縫原因及控制.住宅科技,2002,(5).
(作者單位:恒大旅游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