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少華 石祎貝
關鍵詞:高校;藝術教育
一、藝術教育的涵義
藝術教育是一種以視覺和聽覺藝術為主要內容的教育形式,具有形象性、感染性和愉悅性的特點,藝術教育與現代社會及人才素質有著密切關系。藝術教育以它獨有的教學特色有利于幫助大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和健全心理的形成。通過藝術的媒介,培養受教育者藝術表現力,提高受教育者藝術修養。“以情動人,潛移默化地培養社會民眾的性格品德于不知不覺之中,深刻而普遍”,宗白華先生的這句名言精辟地指出了藝術教育的獨特性所在。藝術教育通過意象的形式令受教育者在與現實生活實際更為近似的情境中潛移默化地受到教化與陶冶,這就比其他教育形式更加靈活、具體,更富有感染力。藝術教育以它內在的平等精神、人道內涵和開發潛能的直接性、完整性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發展起著深刻的人文教化作用,它能為受教育者提供一個情感健康宣泄的途徑,使受教育者合理地處理物質利益與精神價值、知識技能與心理素質、個人追求與社會需求之間的關系;使受教育者的內心在審美狀態中達到感性與理性、生理與心理、情感與精神的統一發展。
二、藝術素質的特征
藝術素質是指具備藝術范疇內的內在知識水平和外在表現相協調統一的一種綜合水平和能力。比如從事舞蹈、音樂、繪畫、文學創作等藝術行為的人他們所具備的和藝術相關的能力。是指一個人的藝術素養和心理品質,除正確的審美觀念、對藝術作品的感受和鑒賞能力外,更要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能把真實生活中熟視無睹的信息、符號、現象重構于一個新形式之中。
藝術素質教育即是指通過特定的方法和內容,來改變藝術素質水平的教育。首先藝術素質教育與“德”有緊密聯系。藝術素質教育作為人文素質教育內容的一部分,其內容是廣泛而富有聯系的,如果僅僅將藝術素質教育歸結為單純的技巧性訓練,顯然達不到正確理解藝術的目的,應該從文化現象或者說人文素質的高度來整體認識藝術'才是對藝術素質教育的全面認識。而且從內容上看也不單只包括繪畫、音樂、舞蹈等門類。各民族、民間藝術,由于不同時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下,其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審美情感、藝術觀念,乃至整個社會的風尚、習俗、氣質等都有或多或少的差異,因而產生的藝術也必將表現出各自的特質。但作為藝術的整體,文化的組成部分將其納入人文素質教育內容的一部分,不僅使藝術教育更為寬泛.同時對真正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傳播民族文化,樹立民族形象以及培養愛家鄉、愛本土的愛國主義思想具有潛移默化、實實在在的價值。
三、藝術教育對審美觀念的培養
藝術教育的主要任務是:通過藝術課程和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文化藝術活動,來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文化素養的。審美需要是人類內在情感生命的需求,是人所特有的本性,心理上的情感沖動是它的直接表現形式。處于青春萌動期的大學生想象力更加豐富,情感起伏變化更加強烈,對精神生活產生了更高的需求,為了使情感能夠不影響實際生活地釋放出來,一種虛擬情境的創設就成為必要。而藝術教育的審美功能正是通過具有強烈感染力的藝術意象訴諸受教育者的感官,調動起受教育者的感知、情緒、想象、理解等各種心理功能,令受教育者走上健全人生發展的軌道。在藝術的類型中,最主要的、人類感覺最敏銳的是視覺藝術和聽覺藝術。音樂是聽覺藝術,是人類語言的一種,因此,任何有感覺的人都會對音樂的音響而有所反應、有所感知,音樂是表達人類情感最直接、最細致的一種藝術。可見,藝術作品影響人、感染人的過程,也就是教育人的過程,這一過程是受教育者認識美的過程,是在不斷的審美過程中完成的教育。正是因為藝術本身是美的鑄造,它感染人,作用于人類的審美,靠的就是它自身美的魅力。所以說藝術教育是提高人的審美意識,提高素質的重要手段。
四、藝術教育對思維的培養
藝術教育除了審美功能作用外,形象性思維的培養是另一主要功能,感人心者莫先于情。愛因斯坦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現代醫學已經證明,人的左右腦有著不同的分工,左腦以語言、計算、邏輯等功能為主,右腦以記憶、形象、情感等功能為主,左右腦既分工不同,又互相調節,互相輔助,偏重任何一方,智力的發展會受到限制,只有全面平衡的發展,才能達到增進智商的目的。在我國傳統的教育理念中,認為:邏輯思維是科學家的方法、形象思維是藝術家的方法。藝術創作是情感的心理活動,是藝術家通過非具象的手段表現他的內心世界。由于是非具象性的藝術,因此,他的創作必須以想象力為心理基礎,通過想象和聯想的充分發揮,塑造出豐富的藝術形象,而作為藝術的受教育者,通過不斷地對感知力的培養,對藝術欣賞的二度創作,也變得更加豐富,這個由感官刺激到受理智支配的過程,是受藝術情感激發的過程,是藝術不斷給大腦思維提供豐富給養的過程。蘇聯巴甫洛夫學說:人類的生理心理機能,都有其節奏規律。大腦思維時,注意的對象越是處多變的運動狀態,注意力就越集中,越有深度,注意對象轉換的本身,就是給注意力的一種給養。就是不斷給腦力形成新的刺激,不斷導致神經興奮的再現。因此,對促進全面思維創造了條件。“藝術能夠激起幻想,開拓思想,形成道德原則,擴大眼界,皆因思想立場,給人以理想”。
總之,藝術教育能提高學生的藝術素質,能潛移默化地陶治學生的性情,純潔心靈。事實上,素質的提高,不單是文化知識水平的提高,更是審美觀念、審美理想、審美標準個人意識、道德修養等的提高;素質的提高,普通高校開展藝術素質教育是國家發展長期戰略大問題,是能否培養出高水平人才問題。其所面對的是全體學生,培養全體學生的藝術素質問題,使全體學生享受到良好的藝術素質教育,這才是普通高校藝術素質教育應該發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