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云
關鍵詞:有效課后作業PEP教材層次性實踐性合作性
一、引言
《英語課程標準》提出:教學活動不應僅限于課堂,而應延伸到課堂之外的學習和生活中。英語課后作業就是課堂教學不可或缺的補充和延續,是學生鞏固和加強課堂所學知識的載體,是師生互動的橋梁,更是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有效途徑。然而,現行PEP小學英語課后作業存在著一些問題和弊端。
二、小學英語課后作業布置的現狀和問題
現行小學英語課后作業形式普遍是單純地聽磁帶、跟讀、抄寫單詞等機械訓練,這樣的作業設計存在低效或無效的問題和弊端,主要表現在“三化”和“三缺”,即:作業內容機械化,缺乏針對性和靈活性;作業形式單一化,缺乏層次性和趣味性;作業反饋呆板化,缺乏創新性。面對這樣的作業,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很難被激發,相反,將嚴重扼殺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挫傷學習熱情、影響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不少學生把英語作業成了教師強的沉重負擔,愛因斯坦說過,教育應該讓學生將提供的東西作業一種寶貴的禮物來享受。為此,我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能否找出一種有效作業形式幫助學生消除這樣的厭倦心理,把英語作業的“要我做”變成“我要做”?
三、有效課后作業的設計與探究
(一)尊重差異,分層設計
新課標強調充分發揮學生主體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興趣不同,基礎不一,學習習慣也不一樣。如果布置“一刀切”作業,將會導致“好學生吃不飽,差學生吃不了”。心理學家羅杰斯強調:各種水平的學生在遇到對自己有意義的、恰當的問題時,必然會進行自我主動的學習。因此,在作業設計時,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考慮到學生個體的差異,依據其最近發展區(ZPD:zone of proximaldevelopment)(維果斯基),設計多層次的彈性作業,既讓優等生有發揮的空間,又保證稍差生能夠在努力后能夠獲得成就感,適應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
(二)深入實踐,激勵創造
1.做一做
小學生心靈手巧,動手能力強,手工制作是他們每個人的興趣愛好。如學習PEPl Unit6 How old aYe vou?句型“How old are you?Im…”時,我讓學生發揮想象制作數字卡片,并配上句型"How old are you?Im…”。這樣,抽象的句型與形象的圖畫聯系起來,從而讓學生在語言與繪畫的交叉使用中,同步發展了語言智能和視覺空間智能。又如,在教完PEP6Unit3 When is your birthday?中關于月份的單詞,我讓學生做一本自己的日歷,這樣,既鞏固了所學知識,又很好得鍛煉了他們的動手能力。
2.貼一貼
PEP教材的一個特點即以話題為中心,很多都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連,如顏色、動物、衣服、家庭成員名稱、水果、生活用品等等。在布置這類單詞的作業時,我常常鼓勵學生走進生活,去發現身邊的這類單詞,然后為這些物品貼上“單詞名片”。例如,在教完PEP5 Unit5 My NewRoom Part A Lets learn后,我讓學生把trash bin,mirror closet,air-conditioner,end table這些英語單詞寫在卡片上,做成標簽,然后分別貼在相應物品上,新穎有趣,這樣學生不僅了解了新的知識,更重要的是他們在這種“自我發現”學習中,發現生活處處有英語,從而激發他們學習的欲望。同時,用所學知識運用于實際生活中,調動學生學習和運用單詞的積極性和趣味性,并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3.畫一畫
大多數小學生喜歡畫畫,一筆一畫便可以表達他們心中的奇思妙想、喜怒哀樂,根據這一特性,可讓學生根據所學的語言知識內容,畫英語“飛行棋”、英語手抄報等,在此過程中,鍛煉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還可以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4.編一編
愛唱愛跳是學生的天性,學生可以根據所熟悉歌曲的調填入所學的單詞、句型、對話等,然后大聲演唱,同時配上自己喜歡的動作。學生在演唱和活動中自然而然地學會、理解、掌握并應用所學的語言知識。比如在教學PEP7Unit3What are you goingt0 do?PartB Letslearn后,我讓學生根據所學內容編寫歌曲和歌謠。美妙的旋律,歡快的節奏,給學生帶來美的享受。這樣的作業不僅鞏固了所學語言,而且開發了學生的音樂智能,培養了學生的創造力。
5.查一查
小學生天性好奇,因此,教師可以設置“查一查”的課后作業培養其自主學習和探究能力。例如在教學PEP2 Unitl Welcome back to school中的部分國家后,我讓學生去查閱這些國家的國旗,國家全稱以及代表性事物。這讓學生進一步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
(三)嘗試合作,樂在其中
1.小組合作
對于難度大的作業,可以采取小組合作形式,如四人小組合作合編一張英語手抄報,擅長繪畫的負責美工,書寫漂亮的負責抄寫,各盡所能,相互合作。這樣,每個學生的才能得以展示,同學問的情誼加深了,合作意識增強了,何樂而不為呢?
2.親子合作
語感是在不斷聽音朗讀中潛移默化形成的。單靠課堂40分鐘的聽讀是遠遠不夠的,PEP教材配套的磁帶,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節奏感強,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我們可以與家長共同配合,指導家長監督學生的聽音,同時也增進家人間的感情,可謂“一舉兩得”。
四、結語
清代教育家顏元有言:“講之功有限,習之功無已”。小學英語教學不僅要重視課堂教學,更要重視“習之功”,重視課后作業。“教者有心,學者得益”,不拘一格的作業形式,使學生在鞏固語言知識的同時,讓學生感受到學習和成功的喜悅。教師應該慧心巧思,使課后作業成為學生真正的朋友,讓學生在多元化的英語作業中得以發展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