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
關鍵詞:畬族文化;特色美術資源
一、研究目的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各民族創造的民間工藝都屬于世界藝術的一部分,也只有保持了本民族獨特的藝術特色,才能在世界藝術之林中占有自己的位置。奇異的畬族文化寶藏,是我們了解和學習民間工藝不可多得的資源,通過學習研究不但可以加強專業知識,還可以增進我們對歷史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熱愛。
二、研究方法
1.參觀與考查:走訪閩東畬族聚居地,了解奇異的畬族文化。
2.查找資料:了解畬族的歷史與發展歷程及特色的工藝和技術。
3.挖掘與總結:挖掘適合學生學習的寶貴資源,形成特色的美術教學資料。
畬族是我國一個古老的少數民族,全國現有畬族人口63萬人,在56個民族中居第19位。福建境內約有畬族34多萬人,分布在寧德地區的福安、寧德、霞浦等縣(市)的有15萬多人。因長期與漢民族交錯雜居,受漢民族文化影響較深,他們在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與漢民族文化交往密切,原保留的一些畬族民族文化特征亦已或正在逐漸消失。只有部分住在邊遠山區的畬民,尚保留較明顯的畬族民族文化特征。
(一)畬族民族文化特征:
畬族人民勤勞、淳樸、正直,能歌善舞,在服飾、婚嫁、祭祀、節慶等方面保留著獨特的民族傳統習慣。畬族有本民族的語言,絕大部分畬族群眾會講接近漢語的客家話。畬族沒有文字,通用漢文。歷史上畬族男女服裝多用苧布和棉布縫制。服裝顏色多為青黑或藍色。男裝式樣和漢族大致相同,女裝則別具特色,衣服和圍裙上繡有各種花卉、鳥獸及幾何圖案,五彩繽紛、異常美麗。
(二)畬族特色文化:
1、獨具特色的畬族“鳳凰裝”:相傳畬族祖先“三公主”從小就把女兒打扮成鳳凰的模樣。當女兒長大出嫁時,美麗的鳳凰從廣東鳳凰山銜來五彩斑斕的鳳凰裝,畬族女子就根據鳳凰鳥的模樣來打扮。
2、奇異原始的圖騰崇拜:盤瓠傳說和遠祖崇拜形成了畬族最原始、最基本和最核心的氏族宗教的神靈,這是畬族傳統文化的出發點。據畬族傳說,該族始祖是龍犬(亦稱龍期),名盤瓠。上古時期,高辛皇后耳痛三年,后從耳中挑出一條形似蠶的小蟲,育于盤中,忽而變成龍犬,盤瓠平番王與三公主成婚成一段佳話。
3、精致雋永的畬家銀飾:在歷史長河中,畬族人民創造了富有特色的歷史文化,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人文風情。畬家銀飾便是其中一道亮麗的風景,它蘊含著驅邪平安、吉祥如意的美好祝福。戴上精致的頭飾,穿上美麗的鳳凰裝,一種別樣的風采別樣的浪漫便在畬族婦女頭上展示開來。畬族許多原汁原味的風俗,也同銀飾、鳳凰裝一起,代代延續下來。
(三)畬族文化中的美學特征探索
1、原始奇異、粗獷熱烈的造型特征:畬族盤瓠傳說和遠祖崇拜形成了畬族最原始、最核心傳統文化的出發點,奇異的遠古傳說、熱烈的民族情感,滲透在畬族人民的生活之中,表現在木雕、壁畫、泥塑上,決定了其造型充滿想象、荒誕不拘、粗獷熱烈的特征。
2、簡潔神秘、崇尚自然的色彩追求:畬族人民有自己特別鐘愛的色彩和搭配方法,形成頗為典型的視覺符號,顯示出鮮明的民族藝術特色,其突出的表現在畬族服飾上。畬族崇尚黑色和藍色,在服飾上以黑、藍為主調,顯得凝重深沉、簡潔神秘。在以黑、藍為主調的基礎上,有的加上一點色彩鮮艷的花邊或頭巾、圍腰之類,平添幾分情趣。畬族婦女的彩虹式花襟由五節很寬的藍、紅、白、綠、黑布圈或彩緞鑲接而成,這其中又包含著一定的象征意義,如藍代表天空,綠代表草地,紅代表太陽等。
3、富有情趣、構思精巧的形式構成:從畬族服飾、壁畫、銀飾上可以找到花樣繁多、精致細密的圖案。圖案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各種活生生的物象。圖案紋樣不以光影為主要表現手法而是采用中國傳統的線描式或近乎線描式,以單線做為紋樣輪廓的造型手法。形式構成上有二方連續、四方連續、圓形適合紋樣、方形適合紋樣等設計樣式,這種直接來源于生活感悟的藝術創造,使圖案紋樣生機勃勃、不落俗套,富有生活情趣,搭配上巧奪天工的刺繡、銀飾等細密工藝手法,呈現給人們一種獨特的視覺享受。
三.結果與分析
畬族奇異的民族文化,富有特色的美學元素,呈現獨特而迷人的風景,是研究閩東特色美術資源不可多得的鮮活案例:
1.畬族文化中可用于開發的美術資源豐富、種類繁多:木雕、泥塑、壁畫、銀飾、刺繡、編制工藝品等應有盡有。
2.層次分明、粗獷與細膩兼備:表現圖騰崇拜的泥塑、壁畫,色彩張揚濃烈,造型夸張、粗獷,與構思精巧、工藝細膩的銀飾和刺繡作品,構成了畬族文化中的南北兩極,向我們昭示了畬族文化的多元和層次。
3.因材施藝、實用與美觀兼備:許多畬族工藝品是在十分簡陋的條件下,以簡單便宜的材料制而成,但絲毫不影響其美觀與實用,究其原因如何最大限度的發揮人的聰明才智巧妙應用美學規律才是成敗關鍵。
4.熱觀向上富有生活情趣的追求:任何民族的物質和精神產品,都離不開本民族特定的社會文化背景,脫離不了那個社會文化環境中滋生的民族底蘊,畬族文化中崇尚自然、熱觀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富有生活情趣的作品。帶給我們物質而商業的現代社會對生活方式和追求的反思。
四.結論與建議
畬族文化是閩東大地的一朵奇葩,其悠久的人文歷史,獨特的民族風情,豐富的民間工藝,展現著別樣的藝術魅力,是閩東美術教育熠熠生輝的一顆明珠。
畬族文化中的美術資源開發有著廣闊的一片天地,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都可以有所收獲。小學階段的美術資源開發應依據學生心理特點,把握“深入淺出”的原則,通過開發者的妙筆丹青將奇異的民族文化轉化為學生樂于接受的學習范本,以欣賞借鑒為主,以研究應用為輔,同時注重彰顯閩東地域文化特征,將民族文化與地域文化的融合貫穿其中,讓學生獲得不同以往的學習感受和多方位、開闊的美術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