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培飛
關鍵詞:歌劇《運河謠》;水紅蓮;來生來世把你愛
1、歌劇及歌曲的創作背景-
歌劇《運河謠》是國家大劇院第一部自我創作的大型民族歌劇。這部歌劇是由廖向紅導演,著名作曲家印青作曲,董妮、黃維若編劇。中國民族歌劇是在借鑒了西洋歌劇的基礎上,把我國戲曲,說唱到等地方音樂等藝術形式,融入到歌劇表演中,呈現出一部部非常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人民接受和喜歡的民族歌劇作品。在此條件下民族歌劇《運河謠》登上了中國民族歌劇的舞臺。《運河謠》扣人心弦的情節設計、觸人心靈的的音樂旋律,精美的舞臺設計,使其在民族歌劇舞臺上絢爛奪目,好評如潮。
民族歌劇《運河謠》講述了女主人公水紅蓮因為從小長得非常漂亮,被一個大戶人家看上了,想讓紅蓮當妾,但是紅蓮不愿意所以逃跑到運河上靠賣藝為生,后來認識了因告發官府受賄而被追捕的逃犯秦嘯生,兩人不久產生了好感,在一起逃亡到運河的貨船上時惡霸張水鷂看上了紅蓮,不擇手段的想要得到紅蓮,還嫁禍秦嘯生。這時又出現了把秦嘯生認成是負心漢的忙人硯硯。在張水鷂發現秦嘯生是逃犯時為了抓住秦嘯生所以把紅蓮綁在船上,紅蓮為了阻止秦嘯生回來,就把油燈踢倒點燃貨船,紅蓮就這樣起葬生火海,最后秦嘯生上京告狀,懲罰了張水鷂。整劇分六場,選段《來生來世把你愛》屬于第五場中,紅蓮踢倒油燈,在火海中紅蓮唱起了該劇最為經典的歌劇選段《來生來世把你愛》。該選段氣勢宏偉、感人肺腑,造就了水紅蓮為愛犧牲、英勇赴死的大無畏精神以及對男主人公秦嘯生的擔心、牽掛、思念《來生來世把你愛》把《運河謠》推向了最高潮。
2、歌曲《來生來世把你愛》的情感處理
《來生來世把你愛》是歌劇發展過程中最能表現出女主角紅蓮的人物形象的歌曲,也是紅蓮情感爆發的唱段。《來生來世把你愛》是一首抒情的詠嘆調,旋律優美流暢,運用了我國民族五聲調式,該唱段為單三部曲式,采用了我國民族特色的曲式和西方曲式相融合的寫作方式。整個歌曲可以分為四個部分,每一段采用不一樣的形式,不一樣的調式來展現歌劇的戲劇性變化。
第一部分(1 22)小節是從F商調式開始,這部分是引子。從極具推動力的前奏開始可以帶動演唱者的情緒使第一個長音“啊”的憤慨表現得淋漓盡致。高音的旋律激動地表達了紅蓮的悲憤情感,也能將觀眾帶入到劇情中;第二部分(23-42)的速度明顯放慢,與第一部分形成鮮明對比,表達了紅蓮對秦嘯生無怨無悔的情感,“我為你千死前生九泉下…”體現了紅蓮希望來生再相愛的期待,是女性細膩情感的抒發,“悲的是此生常離別…”這里主要表達了紅蓮對秦嘯生的不舍,對美好未來的憧憬但又不能如愿的無奈;第三部分(43-59)情緒上有所變化,這是紅蓮對秦嘯生脫離危險后的囑托,希望他過的好,這一段也是紅蓮最后的告別,所以可以帶點哭腔的方式演唱。轉到了F徵調式,突出了傳統民族戲曲的緊拉慢唱的演唱技巧,展現了中國戲曲的張力和獨特韻味;第四部分(60-102)這是整個歌曲的高潮部分,是紅蓮情感全面爆發的部分,詮釋了紅蓮的整個角色形象,“我要走了,心意永不改”唱出了紅蓮的不舍但又必須這樣做的決心,隨著劇情的發展旋律逐漸加快,緊張激動的心情越發明顯,在最后重復了四遍“把你愛”通過強弱的對比,速度的變化展現出紅蓮一個弱女子對愛情的無私付出,無謂犧牲的人物形象。
3、歌曲《來生來世把你愛》的演唱技巧處理
在聲樂的演唱中,呼吸是演唱的基礎也是動力,想要美麗動聽的歌聲,必須運用正確的呼吸方法。《來生來世把你愛》是一首抒情女高音的歌曲,她的音域很寬廣,旋律跨度大,對演唱者來說要求很高。在演唱“啊,烈焰為我沸騰”之前一定要做好準備,氣息要下沉吸深一點,臉部表情和共鳴腔完全打開這樣才能使聲音更加強大立體“又是歡喜又是悲哀”這里要表現出一種訴說的感覺,所以氣息要以氣托聲,氣息放松身體放松,小腹的勁不用使用過大的力。在“龍游歸大海”時又要回到最初的氣息,這對演唱者的氣息是極大的考驗。“我為你千死千生…”這部分是對秦嘯生的述說,氣息流暢放松,不需要太大的音量,但是強弱對比還是要唱出來。在最后高潮部分是最難唱的,情緒和技巧都達到了最高點,要有一種緊拉慢唱的方法,同時氣息可以帶出一點哭腔表達紅蓮此時的情緒,深呼吸感受到后背張開的力量,從而唱出有張力的結尾。
在聲樂中吐字和咬字也非常重要,咬字不對會影響共鳴腔體的位置發生變化,從而導致氣息的不流暢。《來生來世把你愛》的歌詞貼近說話的感覺,開頭的“啊”子就要盡可能顯得夸張一點。“我為你千死一生”句里“千”很多閉口音的字,很容易就把腔體壓扁了,所以要學會閉口音當開口音唱。注重字頭的清楚和歸韻的準確度,才能讓觀眾聽清在唱什么進而加深對情景的帶入。
4、總結
《運河謠》是一部經典的民族歌劇,《來生來世把你愛》這個唱段旋律優美流暢,情緒激動飽滿,扣人心弦。可以深深地感受到此部作品的創作意義和價值,展現出我們中國民族歌劇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