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進
現今正是中國現代首飾設計崛起與健康成長的關鍵時期,本人緊隨當代裝飾的發展趨勢,對花絲這一古老技藝展開研究,對花絲工藝在現代首飾設計中的表現形式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花絲工藝;現代首飾;造型藝術
正文:縱觀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創造了許許多多具有人文氣息和時代特征的傳統手工藝,為后代留下許多美輪美免、驚世駭俗的傳統工藝佳品。在這些優秀的傳統手工藝中,花絲工藝又堪稱中華民族歷史上的工藝之魂,其精致、細膩且華麗的古老工藝特色不僅反映了各個時代的工藝制作水平,也體現了不同時代的時尚文化發展的趨勢。所謂花絲工藝就是用金、銀等延展性良好的金屬絲,經過盤曲、掐攢、堆疊等技法來呈現,俗稱累絲工藝。古代手工藝人將花絲與鑲嵌相結合進行加工制作,被人們稱為金銀細金工藝,然而經過漫長的歷史傳承,流傳至今的金銀細金工藝,融合了不同地域的藝術風格和人文文化、從而衍生了多種生動細膩的金屬表現技法。故而在近代,人們更習慣將其統稱為花絲鑲嵌工藝。在本論文開始研究之前,本人在黃金首飾公司實習,并參與現代首飾花絲工藝的設計,與多位設計師進行交流學習。他們針對花絲工藝在傳承上遇到的問題提出了可行性意見,挖掘出花絲工藝在現代首飾設計中的多種表現形式,呼吁大家要具有傳統手工藝的保護傳承的意識,并將這門傳統特色工藝發揚光大。
傳統的花絲工藝發展于宮廷,歷來一直為皇家御用,其工藝流程繁多,做工要求細致精美,不能批量生產,只能手工打造。工藝融合了多朝代、多民族的宗教、文化、美學等文化因素,以皇室宮廷風格多見,早期應用在首飾中的特點表現為:工藝特點、表現內容和造型手法等發面趨于傳統保守,設計元素多為自然界的花草魚鳥和傳統紋樣。從藝術和設計的角度來說,形式風格上比較單一。常見的有首飾品、成列品、實用品三類。近年來,國內幾家首飾企業對花絲工藝在現代首飾中的應用進行了探索。國內知名黃金首飾企業翠綠推出2015年世博花絲鑲嵌工藝珠寶(見圖1、2)
花絲工藝在現代首飾造型藝術形式中劃分為首飾造型藝術表現、首飾材質表現以及首飾工藝創新三個部分,文章將逐步論述說明花絲工藝與現代首飾的關系以及表現形式的創新。
從商朝最早的花絲工藝萌芽開始,到北朝時期金絲編織的“累絲金龍項鏈”,再到明代花絲工藝成為燕京八絕之首,工藝品和生活用具數量漸增多,技藝逐漸完善,奇珍異寶數不勝數。由此我們發現工匠們始終努力將花絲的線之美與技之巧以空間的語言展現世人眼前,造就了許多稀世珍品,但花絲工藝呈現的藝術表達形式大多過于傳統和單一,多樣性的創新還不夠。首飾作為人與藝術交流的媒介,其造型便是飾與人溝通的首要語言,形態是造型的基礎,貫穿于造型始終,在現今首飾的潮流之下,本人認為應從現代首飾的風格特點出發,保留花絲工藝的甚本技藝,嘗試改變其傳統造型,適當融入首飾設計最基本的形態因素:點、線、面、體,來重新組合花絲工藝,從而形成抽象與象、自然與偶然、仿生與創造的首飾特點,從傳承出發,將設計與創造相結合,從而根本上改寫花絲工藝的形態語言和空間藝術。
點元素在花絲工藝中的形態體現:點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往往與線、面、體構成共同存在的,在花絲工藝的基本工序中,“填”這道工序就完美地運用了對點的設計,將扁的花絲和素絲按紋樣填入掐制好的大邊中。形成相間點的相聚、排列、和組合形態,就整體首飾而言,在花絲大邊中填的花絲作為點的組合造型從小的局部改變整個首飾的面和體,從而產生新的規則幾何形態。我們可以嘗試運用點的虛實對比來改變的點在花絲工藝首飾中為主的角色,也可以首飾配件的形式在首飾中充當點睛之筆,從而增添首飾的靈動性和功能性。(見圖4)
線元素在花絲工藝上的形態體現:花絲工藝基礎造型單位就是線,以線為的構成通過量與質的變化,來表現線排列或堆疊出的秩序感、伸展感以及空間感。在花絲中“編”和“織”即利用線的粗線變化以及直線和曲線不同的交織形態,從而產生節奏感。傳統“編”的工序是將編制好的一股或多股花按照經緯織線編織成花紋。
花絲工藝與現代首飾表現形式不斷的融合,時代不斷前進,傳統花絲工藝已不能滿足現今消費者的增長的需求?;ńz工藝應在保留傳統制作技法的精髓的前提下,選取簡約現代主義的設計元素,從表現形式、首飾材質和首飾風格上發生新的衍變。(見圖5、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