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凱
關鍵詞:營改增;商業銀行;稅務風險;運營管理
自2016年5月1日起,我國營業稅改增值稅(簡稱“營改增”)試點工作開始實行。全國范圍內,與金融相關的納稅人全部納入“營改增”試點范圍。由原本的營業稅納稅人轉變為增值稅納稅人。但是,隨著“營改增”政策的全面實施,為銀行的稅務管理的結構框架、征稅方式、稅收風險管理方面帶來了諸多問題。本文將針對這些問題展開詳細的探討。
1“營改增”對商業銀行的意義
“營改增”政策,即營業稅改為增值稅,是指以前交納營業稅的應稅項目改為繳納增值稅?!盃I改增”的最大特點就是只對產品或服務的增值部分納稅,減少了重復征稅,調動了各方的經濟發展積極性,促進服務行業(高端服務業)的發展,使產品和消費等級獲得進一步提升,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使社會形成良性發展。
2“營改增”對商業銀行產生的影響
“營改增”主要對商業銀行稅收部門的組織結構、征稅方式及手段、收收風險管理等方面帶來影響。銀行須對這些方面進行綜合考慮,正確對待“營改增”所帶來的消極影響,在過程中總結經驗,強化稅收部門管理,積極應對“營改增”后稅收現狀及問題。
2.1對稅收成本的影響
“營改增”政策使商業銀行的稅收結構框架得以改變,商業銀行的稅收成本也隨之受到影響。商業銀行將營業稅改為增值稅的過程中,原本的營業稅收制度下結構框架得以保留,在其基礎上,將增值稅收項目分為三大類,即:貸款服務類、金融服務類、商品服務類。稅率相較于原來的營業稅增加了1.0%??偟膩碚f,“營改增”制度實施后,銀行對于稅收業務營業范圍相較以前有所擴大,營業范圍更加明確?!盃I改增”將以前的在營業稅制度下一些不明確的問題清晰化,為銀行進行業務推廣提供便利條件。
2.2對稅務管理的影響
首先,“營改增”改變了納稅申報的形式。營業稅為價內稅,商業銀行在進行計征時可按照營業額收入,按照當前稅率直接計算獲得,此方法簡單方便,可簡化稅收過程,受到銀行稅務部門的一致好評;增值稅屬于價外稅,其處理過程相較于營業稅更加繁瑣,需要在計征時考慮到不同的應稅商品相對應的稅率,在核算時還應增設多項會計科目,申報納稅過程繁瑣,導致“營改增”政策實行起來較為困難。
3“營改增”后商業銀行稅務風險應對策略
“營改增”的實行,對商業銀行的稅收結構框架中的眾多方面產生影響,同時,也會為商業銀行帶來一定的稅務風險。銀行管理人員要在應對這些風險時保持積極態度,加強對稅務部門工作人員的能力培訓,強化稅務部門內部控制并建立完善的稅務風險監管機制,將稅務風險最小化。
3.1加強隊伍能力培養
商業銀行在進行“營改增”政策改革時,需要引進一些具備相關專業知識,專業能力過硬的人才,并組建相關隊伍,以保證“營改增”在當前經濟背景下的正確實施;另外,銀行管理部門需要對稅務部門工作人員進行定期的培訓,加強人員責任意識與相關能力,對最新的政策和規定進行學習,讓各位工作人員能夠適應當前工作環境,與銀行相關業務進行實時對接,熟悉銀行稅務相關工作與稅務風險管理機制,規范人員操作,降低稅務風險。
3.2強化內部控制
銀行對內部進行強化控制,對于商業銀行的稅收管理起到了積極作用。內部控制流程分為三個階段:
在處理稅務事務前,管理部門需建立合理的稅務風險管理機制,對工作人員的操作流程,處理事務的方法手段進行規范,完善處理事務流程,強化人員內心責任意識,加強對稅務風險的管控,防止由于人為因素導致的稅收事故的發生。
在處理稅務事務時,通過建立稅務風險監管機制對工作人員的操作過程進行審查和監督,對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潛在隱患要及時指出,責令其及時改正,避免可能存在的各類問題,影響整體工作進度。
在事務完成后,稅務部門工作人員要對本次工作數據進行復查與核實,確保工作完成質量;對工作中出現的問題要及時記錄,及時總結工作經驗,防止此類問題再次發生。在“營改增”政策實行后,銀行要對內部控制進行強化,確保銀行稅收業務能夠正常進行。
3.3建立銀行稅務風險管控機制
建立稅務風險管控機制,能夠在銀行管理部門對稅務事務進行應對處理過程中,對工作人員提供指導,對操作流程進行監督和管理,對工作人員在操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能夠及時指出并糾正。稅務風險管理機制還能對處理稅收事務過程的潛在風險進行評估,及時發現潛在問題并及時處理,防范有關稅務問題的發生,配合“營改增”政策的推廣,促進銀行稅務的良性發展
4結語
“營改增”政策的實施,對于納稅人與經營企業來說,是極其有利的。首先,“營改增”政策的實行,能夠優化征稅流程,減少對企業和納稅人的重復征稅;其次,“營改增”政策能夠促進行業發展,尤其是一些相對高端的、科技含量較高的服務行業;另外,“營改增”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便利?!盃I改增”對于商業銀行來說,其作用具有雙面性。銀行稅務部門要正確認識政策帶來的影響,采取正確手段,降低政策實施帶來的稅務風險。促進稅收業務良性發展。